蓝田镇一处老旧的宅子里,张二娘掀开家里的米缸,叹了口气,缸里只剩下薄薄的一层大米。
扒拉两下灶边的竹筐,还有些红薯可以吃,这日子真是过不下去了!来年该怎么办呢?张二娘迷茫的想着。
“阿娘,家里是不是没米了?”
张二娘的大儿子看到娘亲站在米缸边,唉声叹气,心里咯噔一下,立刻猜到了原因。
自从瘟疫过后,家里的日子越发难过起来,阿爹生病掏空了积蓄,还落下了病根,不能干重活,他年纪尚小,家里好多田地空着。
“是大郎啊!阿娘被灶灰眯了眼,在这儿歇一会儿,家里还有粮,你不用担心。”
听到大儿子的声音,张二娘连忙盖好米缸,挤出一个笑容,装作若无其事的样子,再苦也不能苦了孩子。
张大郎哪里不知道娘是在糊弄他,但如今确实没什么办法赚钱。
看着家里的情况,心里一阵着急,阿爹的病,还得吃药,一副药一两百文,从哪儿去搞这钱。
想起昨日看到的情形,那些灾民种的菜,好像赚了很多钱!
张大郎心里一横,都快活不下去,还搞什么分歧,起身去找县令。
“诶,大郎早些回来!中午给你们煮粥喝!”
不知道儿子心思的张二娘,看他急急忙忙跑出去,还以为有什么事,没放在心上,烧起土灶开始熬粥。
从屋子里掏出一把野菜,混着酸菜吃,这样显得菜多有味儿,看的没那么落魄。
坐在木凳上,张二娘看了眼天色,能吃的东西越发少了,不知道榆树上还没有叶子,要是有,今晚还能做个榆钱叶子给家里人吃,不能只吃红薯,烧肚子!
火光映照在张二娘的脸上,神情有些悲伤。
张大郎快跑到县衙门口,扑通一声跪在门前,高声大喊,“县令大人,我有事找大人!”
“什么事先跟我说,要是情况着急,我会尽快跟县令禀报的。”
护卫皱着眉头问道,最近镇上挺安详的,没什么野兽,种的菜收成也好。
“我,我……”张大郎话到嘴边,有些羞耻,若是被阿爹知道他来干这事,定会责骂他!“大人,我家愿意把田地租给那些灾民,只求能跟他们一起种花生类的农作物!”
说完磕了一个巨大的响头。
护卫有些惊讶,百姓之前还不同意租田给外乡人,现在怎么改主意了?
“你当真愿意?看你年纪尚小,不会是私自瞒了家里人来的吧?这话算不得数,让你家大人来说。”
护卫见这孩子不过十三四岁的样子,应该做不了家里的主。
张大郎听到护卫的话,有些心虚,低垂头不甘心就这么回去。
看他的样子,护卫越发确定自己的想法,这孩子肯定没跟大人商量过,本来还开心了一下。
“我,我可以做我家的主!我阿爹身体还没好,我能拿出田契!”
张大郎大声喊道。
两人的说话声,在县衙门口吸引了一帮人过来,本来加工坊就在不远处,这些日子许多人会过来瞧一眼,没想到自家镇上还能开出这么新奇的玩意儿。
有人听到二者的对话,心思活泛起来,说不眼馋灾民的收获那都是假的,个个都琢磨着该怎么开口,如今正好遇上了,可不得好好想想。
“外头怎么了?”
县令看到一堆人聚集在门口,从加工坊走了出来,一脸迷惑的问身旁的护卫。
“大人,那个孩子想要把田地租给灾民,希望大人能让他家一起种花生一类的作物。”
护卫指了下门口的张大郎,将事情的来龙去脉说清楚。
县令一乐,他本来还愁怎么拉近百姓和灾民的关系,有现成的好事送上门了!
灾民和百姓的关系一定要处理好,毕竟灾民已经就在蓝田镇,虽然百姓不承认他们是蓝田人,但户籍上白纸黑字写的清清楚楚,归属于蓝田镇。
冤家宜解不宜结,这样闹下去只能两败俱伤,效绩太差,以后他怎么升职!
“你家里人也同意把田地租出去吗?孩子。”
“愿意!当然愿意,县令大人你给我家一个机会,之前是我们做的不好!”
听到县令的询问,张大郎向前跪走几步,表明自己的衷心,
“自然可以种,在场的所有人来年春天,要是想把田地租出去种,今日都可以在这儿画押,白纸黑字给我这清楚了的!明年大家一起赚钱!”
县令扯着嗓子,在县衙门口的空地上喊出声来,只有一户人家租田地是不够的,借这个机会,正好宣扬一下种子好处。
白纸黑字的画押!不少人心动的人打起了退堂鼓,画押说的有些严重,他们不敢轻易尝试。
“想一想灾民如今的收获,种子县衙只收种子钱,以后拿到加工坊,会多算你们一些钱,怎么着都不会亏的!一个月多几百文甚至是一两多的银子,都不想要吗?”
县令故意说的大声,引起众人心中的想法,谁不想赚钱!
同样是种田,他们凭什么赚那么多,就在个荒地上种,土壤里肥力都不够!众人想着,自家的田比盐碱地好,说不定能收获更多的农作物。
脑补了一番赚钱的场面,越发心动了!
“我,我我!县令大人,我愿意画押,把田地租出去!”
“还有我,大人看看我!”
“大人……”
……
一个人挑起头,大家便争相恐后的喊出声,生怕自己说的晚,种子就发完了,想先占个名额。
“不着急,一个一个来,全都拍好队喽!”
县令笑眯眯的说道,招来身旁的护卫,“你去里面搬个桌子出来,让主簿出来写清楚,给百姓们画押!”
“诺!”护卫接下命令,跑到县衙里去找主簿了。
县令看着外头的百姓,心情一阵大好。
不一会儿,主簿提着袖子,匆匆忙忙赶了过来,搞这个田地出租的事儿,
“去,把这件事在镇上宣传一下,让灾民过来租。”
县令低声吩咐一队官兵,让他们去小镇转悠一下,宣扬这件事。
张大郎看着眼前的纸,手指按了下去,红红的手印现在上头,
“好了,下一个!”
张大郎怔怔的离开,他把自家大半的田地租了出去,来年家里情况会好很多吧!
心情莫名激动起来,听闻消息的人,络绎不绝,本来还有些担忧的心,彻底放了下来!原来大家都有这个想法啊!
张大郎傻乎乎的笑着,计划明年给阿爹配点好药,给阿娘买一身衣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