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多日的筹备,钱财路线都已准备好了。
现在就是伺机等待着,惊心动魄的准备提前跑路!
根据刘可乐的计划,在出嫁的前几天,就说要去庙里上香,要告知冯乐瑶的亡母。
地点选在了离大都城几百里外的一处山上。
那里的庵堂虽然不大,可是恰好早年间,冯乐瑶的舅母,在那里为她母亲供奉了一个牌位。
如今看来,真的是在合适不过了!
到了山上之后,冯乐瑶就假装在扭到了脚,顺势在山上住几天日。
之后,由刘可乐看住家里的带去的丫鬟婆子们,好让他们偷偷逃跑。
到时候就带着珠云、荣儿这两个小丫头。
她们年纪那么小,什么也不知道,说什么就是什么,好控制些。
趣儿的年纪有些大了,容易怀疑。
再之后,就是假装刚发现小姐丢了。
由刘可乐带头,装模作样的就地寻找几日,为他们离开拖延时间。
到时候小姐找不到,她们回相府挨罚就是了。
这样,就把责任推卸的干干净净了。
等到丞相府的人,发现小姐丢了的时候,他们早已到了豫州。
在豫州的偏僻小城里,二人早就隐姓埋名了。
这个时代没有监控,没有GPS定位,没有高清照片,想找两个故意躲起来的人,可不是那么容易的。
刘可乐告诉他们,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
他们两个这就是‘大隐’,就是要隐藏到县城里,就是要这么让人捉摸不透。
大家肯定都以为他们会跑到深山老林里,绝想不到,他们竟然会在离大都城不远的地方。
尤其是会在人口茂密的城里生活,这就是刘可乐这次计划的高明之处。
其实,三个人都紧张,也很激动不已。
就这样,他们静静的等着,静静的等着马儿、马车、等着日子慢慢来临。
刘可乐已经提前让孟源,去要上香的那座山下踩过点了。
三人暗自窃喜私奔计划的天衣无缝,可是谁知计划好似永远没有变化快!
相府里,不光是刘可乐他们三人在准备着。
王夫人也在紧锣密鼓地为自己侄女的出嫁筹备。
两个月的时间,说长不长,说短也不短,一切都在有序的准备中。
可是不知怎的,婚期突然就提前了!
婚期改在了科考的那一天,足足的,比之前预期的减少了一个月!
这件事,冯云瑶和刘可乐她们,暂时还不知道,王夫人也没有说。
丞相在得知自己的女儿爽快答应嫁给广安王之后。
不知是出于过意不去,还是怎的,从来没有来看过她一次。
王夫人开始还觉得,冯乐瑶不会答应这门婚事,可她不光答应了,还如此爽快!
她在心里暗暗觉得,这其中恐怕有猫腻!
王夫人还是很了解自己的侄女的,她外软内硬,虽然看起来柔弱,但是很有定数。
要不然一个嫡女也不会跟嚣张的柳飞飞斗争多年,丝毫没有吃过什么亏。
她一直在私下里观察着冯乐瑶,发现她非但没有抗拒,没有哭天抹泪。
反而表现的,好像有些期待,甚至还有些紧张。
这莫名的期待与紧张,让王夫人不由得,多思多虑了起来。
婚期提前,鬼使神差的,她也就没有告诉准新娘。
刘可乐和冯乐瑶,她们纵是有天大的聪明能耐,毕竟是被困在府里的闺阁女儿。
许多事情总是无从得知,也不甚明了。
好在天无绝人之路,就在科举考试的前十天,也就是准确的婚期的前十天。
冯乐瑶外祖家的舅舅、舅母、还有她未来要嫁过来的那个姨母,一起上门来了。
相府平时,跟张家来往不多。
所以张家即使有心想多与这个外甥女来往,也不太好经常走动。
这次是冯乐瑶要出嫁了,他们怎么说也要来看看。
因为帖子已经提前递了进来,所以他们没有跟丞相见面,就直接去了摘星阁。
摘星阁的小客厅里。
几人寒暄过后,奉茶行礼,迎亲上座。
冯乐瑶看着多年未见的舅公、舅母,眼泪几乎要落了下来。
她记得母亲在世时,舅公舅母与她们来往的还是很多的。
一直以来,舅公舅母还是很疼爱她的。
自从母亲去世以后,父亲不知出于什么目的,不知对张家是怨恨还是怎的,他们的来往就更加少了。
张家自知对张丞相并无过多的帮衬,所以也不好说些什么。
她落水重病以后,舅公曾经想要把冯乐瑶接到张家去,但是被冯丞相狠狠的拒绝了。
自此之后,两家几乎就断了来往。
冯乐瑶见到久未谋面,真心爱护自己的亲人,忍不住潸然泪下。
想着自己即将就要与人私奔!
想着自己马上就要成为大都的笑柄!
想着自己可能会牵连到百年张氏的声誉,她的心里突然又有了些许的迟疑。
冯乐瑶还在伤感,舅母就上前拉住了她的手。
这时,张家的小厮们抬进来了一箱又一箱的东西。
舅母解释道,这是为她准备的嫁妆。
虽然他的外族父母都不在了,但是舅舅舅母并没有忘记她,还些都是为她准备的嫁妆。
冯乐瑶的内心感动,眼泪簌簌的往下流。
舅母边为她擦眼泪,边劝解道:
“瑶瑶不要哭了,马上就要出嫁了,已经是大人了。
没想到你这么快就要成亲了,你的婚事还真是急,一而再的往前赶!”
“不知道你父亲是怎么想的,嫡女出嫁,怎么会这么急催?
人家说怎样就怎样吗?婚期也是能随便该的?”舅公也不满的抱怨。
刘可乐一下子就听出了这里面的问题,她很想知道什么叫‘一而再的往前赶’?
她变相的询问了舅母说:
“奴婢斗胆请问张夫人,嗯,这个‘婚期往前赶’是什么意思?
我们小姐的婚事,不是,不是还有一个多月吗?”
舅公舅母突然就愣住了,舅母对刘可乐说:
“姝儿,你,你怎么,你们不知道吗?
婚期往前提了呀,就是十日之后。
也就是恩科考试的那一天,听说是广安王提出来的。
广安王府说要普天同庆,新帝登基的第一次科考是大事,想要好事成双。”
听到这个消息,刘可乐和冯乐瑶顿时就懵了,两脸茫然。
舅公舅母,只是觉得冯乐瑶是紧张,也没有多少惊讶。
至亲之人见面,免不了是有许多贴己的话要说。
只待是天色晚了,张家的人才离开。
他们刚走,冯乐瑶就一屁股坐在了凳子上。
刘可乐说:“莫要急,莫要急,我现在就去把孟源给叫过来。”
冯乐瑶着急的拉着她的手说:“这,这大白天的,怎么可以?”
刘可乐说:“事已至此,咱们顾不得那么多了!
要是有人问起,就说是我找的他,让他过来帮我写封信。”
说完,刘可乐就慌慌忙忙的赶去了孟源的院子里。
孟源还在读书,在准备着十日后的恩科考试。
刘可乐慌忙的跑进来时,孟源的父亲正在与他探讨着什么。
刘可乐对着孟父行了一礼,说:“孟先生,我找孟源聊些事情,可以吗?”
孟先生是一个四十多岁的教书先生,和蔼可亲,他很喜欢刘可乐。
也知道自己的儿子和二小姐身边的大丫鬟来往颇多。
他还想着,若是儿子求娶小姐不成,就是娶了小姐身边的丫鬟也是好的。
毕竟,宁娶大家婢,不要小家女。
他是一个安贫乐道之人,从未想过觊觎相府的荣华富贵。
要是儿子愿意跟眼前这个漂亮活泼的小丫鬟结成连理,自己倒是很有信心去找丞相提一提。
如今看到小姑娘慌慌慌忙忙的跑来找儿子,他也是很识趣的赶紧避开了。
孟先生走之后,刘可乐说:“快,快跟我去摘星阁,出大事了!”
在路上,刘可乐简单的跟孟源说明了情况之后,孟源也是吓了一跳。
摘星阁里,本来人就少,黄昏时分,小丫鬟们也都去吃饭了。
刘可乐领着孟源进了院子。
她打发珠云和荣儿站在门口守着,便领着孟源进了客厅。
小丫鬟们虽然年纪小,但是对上面的命令可是一点都不敢违抗。
小丫鬟们很识趣的什么也没有问,两个人就去到了门口守着。
进入客厅以后,冯乐瑶已经在坐着在小声的啜泣了。
刘可乐皱着眉头说:“不要怕,咱们照常计划,只不过是日子提前了罢了!”
冯乐瑶一边抽抽搭搭,一边说:“不行的,刚刚姑母来过了,我说了要去为亡母上香。
她说就剩这几天了,怕出什么事情,她要跟我一起去。
而且,按照父亲的叮嘱,她要搬进来,跟我一起同吃同住。
还说要时时刻刻都要跟我在一起,还说这都是父亲的安排。
说这是让马上出嫁的女儿能跟娘家多亲近!
而且柳飞飞和冯乐寒为了我的婚事也已经放出来了。
为的也是跟我多亲近亲近!”
话说到这里,孟源和刘可乐也直接懵了……
半晌无语,最后还是刘可乐站起来拍板决定。
刘可乐说:“好,好,很好,他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
那咱们就一不做二不休,也不在成亲前几日跑了。
到时候我替你上了花轿,你就假装是我。
到时候让趣儿顶替上我,你们在成亲当日跑掉就算了。
我为你们拖延时间,我替你嫁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