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产期越来越越近,天气也炎热的不得了。
正是三伏天的时候,刘可乐躺在床上啊,每日里总觉得自己在不停的出汗。
一大缸,一大缸的冰块儿,往她的屋子里运。
小丫鬟们轮流给她扇风,把凉气送进屋子里。
就像一个自制的小空调一样。
刘可乐不忍心丫鬟们一般,于是就让每个丫鬟几分钟即可。
然后再由下一个丫鬟来替换。
每日进来给她扇风的丫鬟,都能额外再领一些钱。
只有不到一盏茶的时间,根本就不累。
而且王府的,王妃院子里的丫鬟颇为的多。
大家总是争先恐后的来做这个又不累,又有钱赚的活儿,欢欢喜喜的。
凡是在刘可乐房中伺候的,一般来说水果、糕点这些,刘可乐都是不限制她们,让她们拿去分了吃。
小丫鬟们个个都喜欢王妃,恨不得一整天都赖在她的屋子里不出去。
小丫鬟们来来回回的在屋子里跑来跑去,有的小厮也会进来。
大家一起讲笑话儿,叽叽喳喳。
刘可乐的房间实在是太凉爽了,她就让做活的小丫鬟们,都来她的屋子里来。
有的小丫鬟在她的屋子里绣花,有的小丫鬟在她的屋子里做一些手工活儿。
自己的房间里的人这么多,叽叽喳喳的。
刘可乐觉得很高兴,就主动要给大家讲故事。
她发现了小丫鬟们都喜欢听爱情故事,不是听《西厢记》,就是听白娘子、牛郎织女这些。
小厮们喜欢听侠义故事,比如说《水浒传》、三国之类的,总是众口难调。
所以刘可乐就反其道而行之,干脆给大家讲了长篇的《西游记》,男女老少皆宜。
屋子里乌乌泱泱的,坐了好多好多的人,椅子凳子都坐不下了。
刘可乐倚在贵妃榻上,旁边摆着几缸冰块儿。
小丫鬟们轮番坐在她的下面,给她扇风。
刘可乐的屋子非常之大,但是奈何人实在太多。
于是,在地上铺上一排一排的席子,让大家席地而坐。
这样,屋子里甚至可以多出三倍的人。
刘可乐讲的是的声情并茂,大家听得津津有味。
屋子里总是挤满了这么多人,张冀北颇为有意见。
他觉得刘可乐此时应该休息,刘可乐却告诉他,自己实在是闲着没什么事儿。
之前虽然总是要进宫,要去这儿,去那儿,但是每天都过得很充实。
如今让她闲下来,反而闲不住了,很难受。
自己一个人的时候,容易胡思乱想。
现在身边儿陪了这么多人,大家都高兴,也算是给自己解闷儿。
万一有个什么事情,一屋子的人,那才是安全呢。
张冀北听她这么说,也没有什么好说的,只是说,让她高兴就可。
预产期越来越近,趣儿每日都睡在刘可乐的外间儿。
恨不得十二个时辰都守着她,刘可乐见她如此的紧张,心里感动不已。
珠云也偷偷的给小孩做了许多的衣服。
刘妈妈去庙里求神拜佛,给刘可乐求了许多玉佩回来。
荣儿虽然傻乎乎的,但是也知道每天买很多稀奇古怪的小东西,好吃的,好玩儿的,拿给刘可乐。
刘可乐见大家都如此爱自己,心下感动不已。
就连丞相夫人,也扛着肚子来看了她几次。
她如今比刘可乐的月份小,此时还能出门。
拉着她的手,说了许多许多的好话。
她还告诉刘可乐,说有王爷在朝中为丞相保驾护航,丞相如今,倒是比之前更好了许多。
刘可乐问她跟丞相关系如何,她脸红的说:“还行,还行。”
刘可乐询问她大姨娘的事情。
提起这个,她的脸色就有了一些难看。
刘可乐问她说:“大姨娘,跟以前比如何?”
她说:“已然好了许多,好得多。”
刘可乐说:“大小姐不争气,大姨娘她脸上也无光。
不过大姨娘,跟丞相是有青梅竹马之情的,也莫要太苛待了她。
让她留在府中,她只要不兴风作浪,好好的给他养老吧。”
丞相夫人点了点头,她拉着刘可乐的手说:
“也就只有你,会对我说这种话。
府中的人,都蹿腾着,让我把她赶尽杀绝。
我想着,这样始终不太好。
所以,我想问问你,你给我出出主意。”
刘可乐让房中的人,都退了出去,只有她跟丞相夫人两个。
她拉着丞相夫人的手说:
“我在相府也是待过的,这你也知道。
实不相瞒,根据我的所见所闻来说,丞相他,其实并没有多爱大姨娘。
只不过他信任她,丞相是一个实用主义者,他这个人,比较务实,也比较现实。
即便大姨娘私德有亏,做了什么事情。
后宅之事,他也不是太在意,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罢了。
大姨娘是服侍丞相母亲的,后来跟了丞相。
丞相对她,信任大于感情,这信任,却丞相最为看重的。
冯乐寒虽然做下那般错事,但是她始终是没有做成。
她是丞相的第一个孩子。
哪有父亲会不喜爱自己的孩子,不疼爱自己的女儿。
尤其还是第一个孩子,第一个女儿呢。
丞相的年纪大了,不像年轻的时候那般决断。
他始终会有心软的时候,没有父亲会真正地恨自己的孩子。
您刚到府,大姨娘在府中管家多年,她又做恶多端,品行不端。
恨她的,那可是多了去了。
肯定会有人盼望着您替她们报仇,替她们清理了大姨娘。
可是,我觉得您恰恰不能那样做。”
丞相夫人点头,睁大了双眼,她迫切地希望,刘可乐和她说一说,这里面她不知道的内情。
刘可乐说:“每个人都有每个人的出发点,下人们也有下人们的私心。
她们搬不倒大姨娘,也希望能借着您的手来给她们出出气。
这也无可厚非,人之常情,也不要怪他们。
可是您就不同了,您刚嫁进府并没有太久,还没有诞下孩子。
丞相没有嫡子,乐照就是唯一的孩子。
大姨娘是乐照的生母,母凭子贵。
如果您腹中是个男孩儿,或者是您之后生下男孩儿,那就是丞相府的嫡子,尊贵无比。
虽然不能说在府中,一直要靠着孩子,给自己提升地位,靠着孩子而活。
可是这确实也是很重要很重要的。
我跟您说了这么多,就是想告诉您。
没有站稳脚跟和绝对的把握,还是不要轻易的做什么。
丞相对大姨娘的信任,还是因为跟她处的时间久了。
等到您跟丞相的时间久了,夫妻和睦,那到时候,很多事情的决断权,才能转移到您的手中。
如今大姨娘已经不再年轻了,她是丞相府的家生子,一辈子都在丞相府。
如今她和她女儿下场,也算是罪有应得。
她如果不在兴风作浪,不如就留她,给她一口饭吃。
她已经失了丞相的欢心,可是,却是占着姨娘的位份。
不然,这个姨娘走了,一定会有下一个姨娘进来。
这个姨娘已然要让丞相生厌,那再来的姨娘,若是抓住了丞相的心,那可怎么办才好?
不如就这样吧,丞相府太大,有时候无为而治,放开手,反而是最好的。
我是您的小辈,又比您年轻,说的这些话,完全都是出自我自己的心意。
就是说错了,你可千万别笑话。”
丞相夫人拉着刘可乐的手说:“孩子,莫要说这种话。
只有你,也只有你,会对我说这些。
除了你,旁的人,哎……”
刘可乐笑着说:“夫人莫要说这种话。
你进府的时间比较短,我刚进王府的时候,也有下人做祟。
也是整治了一番,如今府中,才平平顺顺的。
你不要想太多,日子还长。
咱们慢慢的来,就是了。”
丞相夫人问道:“我瞧着,你这府中的下人,对你都颇为的关切。
你是怎么做到的?”
刘可乐笑着说:“也没有什么方法,就是月钱、赏钱,给的到位。
平日里不苛待,从他们的角度出发。
别人不知道,您应该知道,知道我之前,在丞相府是做什么的,将心比心罢了。”
丞相夫人点点头说:“我在娘家的时候,也是和家里的下人们都处的非常好,也管理。
只不过,管的也没有如今这么这么多。
丞相府人多,也大,可能,慢慢的就好了。”
刘可乐说:“您不要着急,先把孩子生下来。
站稳脚跟,其余的慢慢再说。
一切都会好起来的,你也要放宽心。”
丞相夫人拉着刘可乐的手说:
“你可真是一个好孩子,真的,我从心里佩服你。”
刘可乐笑着说:“您不必佩服我,我其实还挺羡慕您呢。”
丞相夫人摇头说:“哪里哪里,我该羡慕的是你才对呢。”
两个人又说了一会儿话,丞相夫人这才走。
刘可乐对丞相夫人说:“若是以后没事儿,常来我这边坐坐。
咱们多走动走动。”丞相夫人点头。
她临走的时候悄声对刘可乐说:
“我瞧着,如今天下,算是定住了,这里面,有你的功劳呢。”
刘可乐笑笑说:“深宅妇人,能有什么功劳不功劳的,平平安安才是最好。”
丞相夫人走后,刘可乐想了良久。
难道自己真的如此值得别人羡慕?
想着想着,刘可乐也笑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