果然,早朝一开始,小皇帝就显得格外的兴奋。
不管上奏什么,他都是简单的敷衍过去。
很快,就已无事启奏。
小皇帝转头看了看太后,太后气定神闲的说:
“各位爱卿,今日,我要为大家介绍一位亲王。
让大家好好的看看。”
说着,念儿就从殿外进来了。
念儿一身皇子的服制,丝毫不怯场。
面对文武群臣的注视,他步伐稳健的往前走。
不卑不亢,气宇轩昂。
走到大殿台阶下,先是对着太后和皇上行礼。
之后又对张冀北、张承安、以及宗室亲长行。
之后,就恭恭敬敬地站在众人面前。
这时,宗族里面年长的张老王爷突然惊呼:
“我的天哪,这,这,这孩子,这孩子……”
太后就等着老王爷开口,老王爷突然流下了眼泪。
众大臣不解,张老王爷走到念儿跟前,伸手摸了摸他的脸庞说,郑重其事的说:
“这孩子跟先帝,我那亲侄子小时候。
怎么会,怎么会长得一模一样,一模一样啊?”
太后骄傲地扬起脸说:
“怎么会不一样,这就是我与先帝的孩子。”
此话一出,朝廷哗然。
虽然大多数的人已经知道了,但是还是忍不住窃窃私语。
朝堂上的人的官员,大多是见过先帝。
仔细看这孩子的眉眼,与先帝确实有几分相似。
但是大多数的人,都没有见过先帝的小时候。
太后又叫出了三朝元老冯大人和秦大人。
二人都已年过七十,他们是见过先帝小时候的。
仔仔细细看了看孩子,也是连连点头。
像就是像,这是瞒不了人的。
就算不涉及派系党争,他们如今见到这孩子,也都是震惊不已。
仿佛看到了曾经的先帝,都各自点头,伤感时光匆匆。
太后又从宗庙里请出了先帝小时候的画像。
是先帝年幼时与太皇太后在一起赏花的画像。
画卷缓缓打开,百官上前查看。
发现眼前这孩子,与先帝小时候,果真是一模一样。
太后当即宣布,这孩子是自己与先帝的。
这孩子出生时,恰遇太皇太后驾崩。
国丧期间,自己不能受封,加之天师演算,这孩子命格贵重。
在宫中居住,恐与宫中各位贵人相冲,便把他送去山里抚养。
直至如今,见皇子康健长大,天师演算,于宫中诸位亲贵不在相冲,于是便接了回来。
朝中太后一派迅速开始请愿,请奏让皇子入太庙告知祖先。
秀女刘贞的父亲户部尚书,更是跪地请求让小皇子立马入族谱,加封亲王。
刘贞刚刚入选,太后又许诺他,即使做不了皇后,起码也是贵妃。
刘家一步登天,此时正是巴结太后的好时机。
太后点头,如果此时就结束了,那未免太过顺利。
果然,赵太妃的哥哥,礼部三品主事赵大人,立刻跳出来反驳:
“不可,怎能单凭孩子长相,就说是先帝的皇子。
若是单凭长相,那随便谁于先帝相像,便都可称作是先帝的孩子。”
赵大人的话一出,当即就有许多官员附和。
太后虽在朝中的势力无人能及,但是党派不同,还是有人持反对意见。
毕竟,皇室血脉,不容一丝一毫的差错。
朝堂之上,众人议论纷纷。
这时太后突然转头盯着皇上:“陛下,您觉得呢?”
一直沉默着的小皇帝想了想,从龙椅上站了起来,走下台阶。
他走到念儿身边,抬头问道:“请你诚实的回答我。”念儿点头。
两个孩子年龄相仿,虽说念儿比皇上要小一岁,但是个头却比皇上足足高了一头多,也比皇上健壮。
小皇帝扬着头,盯着他说:“我问你,你是我的弟弟吗?”
念儿点头,坚定的说:“我是。”
小皇帝满意的点点头,转过身对大臣们说:
“大家听到了,他是我的弟弟啊。”
众人错愕,张冀北在一旁啼笑皆非。
他已经告知思北,这男孩确实是他们的兄弟,让思北不要阻拦此事。
当然,张冀北能愿意帮助太后,是私下已与太后达成协议。
若是张冀北和皇上不阻拦,皇后之位,太后再不干涉。
皇上亲政的年纪,也再往前推一年。
小皇帝问完之后,心满意足地走上台阶,坐回在自己的龙椅。
这时,殿内的官员分成两派。
大部分的人,都认为此子确是先帝的孩子。
但是赵太妃一派,以及朝中一些言官不认同。
恐皇室血脉被混淆,争论之声不休。
张冀北是朝中唯一能跟太后抗衡的,第二大拥有实权之人。
此时,自然是逃不过发表意见的。
有言官问广安王爷,对此事如何看。
张冀北知道自己不能跟思北一样糊弄过去。
他想了想,笑着说:“这件事情啊,宫廷之事我也不太清楚。
当年我一直在战场上,我和大家一样,也是第一次见到这个孩子。
但是本王也确实希望,他是我的兄弟。
多一个兄弟总是好的嘛!”
见他如此这般的和稀泥,朝中诸臣吵的更凶了。
张承安一言不发,他没有想到衣耐翩翩当年真的跟自己的父皇生了一个孩子!
他的脸上很不好看,仿佛自己被带了绿帽。
毕竟,按照年龄推算,这个孩子出生的时候,正是太后跟自己你侬我侬之时。
此时,他只觉得天降一顶绿帽,压在自己的头上。
他咬着牙,低着头,一言不发。
赵大人在朝堂上竭力的叫嚷着,说绝不能让不明不白的孩子入太庙。
眼看闹得不可开交,太后依然一言不发。
张冀北看着太后,他知道,他肯定还有什么大招握在手里。
果然,太后任由赵大人胡搅蛮缠。
不久之前,赵大人的女儿、侄女、外甥女,都纷纷的选秀的殿选之前,就被太后刷了下来。
他的心里,是满腔的愤恨。
眼见殿内越吵越烈,沉默着的太后突然说:
“你们想要什么证据,什么证据我都有。”
说完,就对身旁的钱姑姑示意。
很快,钱姑姑就领来太医院的秦医正,和两个宫里的接生嬷嬷。
三人跪在殿内,均能证明,这孩子确实是先帝与太后的。
秦医正又拿出当年太医院的记录,再三力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