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何人在此说话?"一声苍老的声音在身后传来,两人一齐转过身去。
"太傅!"谢清寻兴奋的跑上前去,"太傅是何时回来的,让寻儿好生挂念。"
苏陵笑了一下,"几日前便回京了,只是去看了一个老朋友,今日才回宫!"
"苏太傅,"悦颜上前行了一个礼,"哦,悦颜郡主也回来了,我道寻儿怎会这般开心呢!"苏陵缓缓说道,"对了你二人为何不进去啊?"
两人对视了一眼,寻儿笑着说道,"寻儿有些不甚酒力,所以求了悦颜堂姐陪我出来醒醒酒。"
"哦,原是如此,那你二人可要进去了?"
"寻儿还想与堂姐说说话,太傅先去吧。"
苏陵看了她二人一眼,点头道,"也好!"随后,便走了进去。寻儿这一年变得越发貌美,不知是幸与不幸!
寻儿看着苏陵的背影,在心中想到,如今太傅回来了,那么,他也该回来了吧!
从这天后,凌雪殿又热闹了起来,仿佛一年的禁足并没有出现过一般。
"寻儿可知,我这一年都去了何处?"偏殿中,苏陵下了一子,对谢清寻说道。
"寻儿不知",谢清寻恭敬的说。
"前段时间,我曾去了姑苏,找了一个老朋友,也就是你的外祖父萧廷然。"苏陵缓缓出声。
"哦!太傅去了姑苏?"谢清寻瞬间来了兴趣。
"是啊!寻儿可知,为何萧家不过是一介书香世家,本无任何权利,但世代的帝王皆如此看重?"苏陵看着棋盘问道。
谢清寻微微停顿,侧头想着,"可是因为萧家乃是大家族,在天下间威望极重?"
"嗯!"苏陵点头,"萧氏一族乃是以德著称的世家大族,子嗣繁盛,天下间弟子广布,有了萧氏的支持,便如获至宝,"苏陵沉默了片刻,接着道,"只是萧家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萧氏男儿不可入朝为官"。
"这是为何?"寻儿好奇的问道。
"萧家受天下景仰,得以保全那么多年,靠的可不只是名声显赫,还有与世独立,绝不参与朝政,只是为了保住满门荣耀,每一朝皆会送一个女儿进宫,你的母后萧兰,以逝的皇嫂萧晴皆是如此!"苏陵说道,他抬头看了对面的谢清寻一眼,又接着说,"总之,寻儿你只需记住,得到了萧家的助力,那就是有百利而无一害!"
"是,寻儿记住了,"谢清寻勾唇一笑,手中落下一子,"只是……太傅,你输了。"
苏陵惊讶的看了棋盘一眼,遂笑了出来,"哈哈哈,老夫输了,看来这一年,寻儿的棋艺甚是长进啊!"
从苏陵的偏殿出来后,谢清寻便直直回了寝殿,坐在椅子上看着书沉思,其间可听见素玲和莫璃在门外小声交谈。
"什么是良辰酒?"谢清寻捕捉到了重要字眼,抬头扬起问道。
素玲和莫璃听到谢清寻的话便走了进来。
"你们在说良辰酒?"谢清寻又问了一遍。
"是啊,公主!"素玲心直口快的说道,"这良辰酒是我们大宣的一个习俗,但凡哪家女儿出生,便会用玲珑花的花瓣酿一坛酒,其间加一滴孩子的眼泪,在树下埋起来,待女儿日后成婚,便拿出来让新娘子与新郎一起喝,寓意同甘共苦,传说会受到花神娘娘庇佑的。"
素玲有些脸红道,"奴婢的娘亲在家中便为奴婢酿了一坛。"
谢清寻转头看着莫璃,"你也有吗?"
莫璃点了点头,便谢清寻道,"主是皇室贵女,想必也一定埋了一坛极好的吧!"
谢清寻低头想了一下,摇头道,"我从未听说过这种酒,也并不知道母后可有为我埋下过。"
至夜间,谢清寻到萧兰出吃了晚膳,后又陪着成帝下了盘棋。
"母后可听说过良辰酒?"谢清寻突然便桌边的萧兰问道。
萧兰执着茶杯的手一顿,"自是听说过的。"
"那母后为我埋下过吗?"
成帝的执子的手一愣,随之说道,"寻儿是我宣国最尊贵的公主,怎会与其他人家的女儿一样,……父皇,未曾替你埋下过。"
"哦,"谢清寻有些失落。
萧兰看了成帝一眼,遂转头对寻儿说道,"母后这几日常想着,去年寻儿及笄,未曾为寻儿操办一番,着实对不住寻儿,不如今年母后为你补上,可好?"
谢清寻对着萧兰笑了一下,"多谢母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