看到古萧要离开,古耐沉声训斥道:“你去过大秦吗?你了解大秦吗?我们要做的是等到契丹或者徐州针对大秦做出点实际的成绩,然后再分析大秦的国力问题。”
“若是贸然根据大秦的边患情况就决定战退的话,那昔日面对大炎的惨败,今日还会发生在我们身上。”
“你是说我不是大秦皇帝的对手?”
古萧冷笑着瞪了一眼古耐,甩袖离开。
大秦与南蛮的边境,多为泥泞的沼泽,以及此起彼伏的丘陵。
所以,南蛮入侵大秦的首要目标便是百涩郡对面的大秦国土。
古萧策马环顾四周,他已经在提前感知战场了。
他现在麾下的苍狼骑是重装骑兵。
学习了大秦的炎西骑兵跟契丹的铁浮屠之后,集中各个骑兵的优势训练出来的绝对王牌。
而古萧这位蛮王的未来继承人,也在他父亲面前打了包票。
更通过徐州跟如今特鲁部的太子安格鲁产生了联络。
按照安格鲁的计划,他是厉兵秣马要将河套地区打造成直面大秦宣府军镇的桥头堡的。
所以南蛮也得抓紧时间针对大秦帝国布一布局了。
为了扩大南蛮的兵力,提升军械装备。
古萧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
南蛮缺少铁矿,所以兵器的强度跟韧性远不如大秦。
为此,古萧也模仿大秦皇帝的变革,在南蛮境内大半冶炼坊。
要说蛮族如今最火爆的职业便属于工匠,尤其是锻造打铁的技术工。
为了将南蛮境内的铁矿或者铁制品都集中起来。
大蛮王下达了王命。
老百姓只需要交出家里额外的铁制品,蛮族就可以为他们抵一个季度的赋税。
如此一来,仅仅半年光景。
南蛮的铁储量就达到了五万三千斤。
虽然还需要冶炼之后重新订模。
但只要有了原材料,蛮族就拥有了希望。
不过古萧也清楚,今日的大秦不是昔日的大炎所能比的。
从那些谍子持续数年传递回来的情报来判断的话。
大秦的国力远远的胜出当年的大炎。
因此,中原势大,南蛮也势大。
这是一次拿着南蛮国运去博的大战!
赢了,整个天下都是南蛮的。
输了,他们南蛮会彻底退回最为原始的时代。
甚至还不如当年败给大炎时候。
而最关键的是大蛮王已经迫切的想要在有生之年看到蛮族铁骑马踏中原的画面了。
古萧能够理解父王为什么如此急迫。
因为时间不等人。
大秦发展的速度真的是太快了。
入驻中原的战争发生的越晚。
局面对大秦就越是有利。
此消彼长,蛮族也就处处会被碾于下风了!
而他古萧,绝对不允许蛮族再生败绩。
“我古萧,一定会称霸中原!”
这个蛮族的王子极为自信。
举契丹,徐州跟蛮族三国的力量。
怎么可能打不赢大秦?
而且,眼前便是千载难逢的良机。
古萧今日收到大秦京都皇城那边送过来的情报。
大秦皇帝御驾亲征,帮西狄的茶罗部人打茶台部了。
而茶台部落的速不台似乎自知不低,所以投靠了契丹。
这种情况下,一旦大秦皇帝被契丹拖住,或是兵败被杀。
那么古萧就会毫不犹豫的率领蛮族大军越境宣战!
大秦有北狄这个大敌。
意味着他们得随时面临边陲的危机。
只是可惜南蛮跟契丹的距离实在是太远。
无法高效的跟狄族那边的安格鲁殿下联系。
不然的话两方合作,南北同时进攻大秦。
就算那个传闻中极为能干的大秦皇帝拥有三头六臂,也无法阻挡他们成事……
不过话说回来,大秦皇帝可真是够操蛋的了。
竟然偷偷摸摸的就去西狄打仗了。
那不用想,战况肯定是极为严重了。
不然的话,古萧还从来没有听说过一国的皇帝悄悄的御驾亲征。
有吗?
南蛮的征北军团已经成立。
是以古萧的苍狼骑为基础筹备的。
人数是三十六万。
古萧觉得这虎狼之师一旦冲破大秦的边陲防线。
那剩下的就是一马平川的中原了。
所以古萧并不着急,他在等待确切的消息。
任何时候,战端都不可以贸然开启。
蛮族还没有发展成大秦帝国那样的体量。
现在的准备完全不够充分。
古萧很清楚。
要么就避战。
要打就必须要彻底得到胜利。
对他们南蛮而言,征北的机会有且仅仅是一次。
他现在等的就是大秦边军出现调动。
那就说明大秦在狄族那边确实是打败了。
最好,大秦皇帝死在契丹!
古萧贪婪的想着。
他的父亲大蛮王,已经给了他便宜行事的权力。
只要时机合适,怎么打仗都是他说了算的。
同时,徐郡那边同样会派兵支援。
跟契丹联手,何愁大秦不灭?
殊不知,就在蛮族厉兵秣马的时候,梁成也回到了大秦的境内。
早在他还没有离开西狄之地的时候,他便收到龙源阁送来的各种消息。
对此梁成表现的非常淡定。
人心浮躁,这种情况十足正常好吗?
根本没什么值得大惊小怪的。
毕竟梁成此番离开京都皇城的时间可是半年啊。
半年多没上早朝。
大秦帝国那些可爱的朝臣们肯定是等的着急了。
至于南蛮那边的动向?
梁成基本不怎么放在心上。
他比古萧更清楚。
以南蛮的情况,根本不可能如此贸然的对大秦开战。
毕竟谁也不是傻子。
都不可能去打没有保证的仗。
主要是南蛮已经失败不起了。
十年前南蛮入侵大炎,惨败。
十年的光景休养生息。
实力确实得到了提升。
若是再败的话,南蛮内部就能够迅速的分崩离析。
所以在梁成看来,南蛮也是在等。
他们在等大秦皇帝在狄族境内战败失利。
或者狄族大军进攻大秦,或者大秦皇帝直接兵败被杀。
在那个节骨眼上,南蛮就会毫不犹豫的对大秦帝国发动进攻了。
大秦帝国始终奉承精兵简政。
可是在那个时候也没办法承受南北夹击,多线作战的压力。
还是存在很大的可能功亏一篑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