翌日拂晓。
各郡的郡守大人们纷纷离京。
秦倌报刊第一时间对此进行了记载。
民间那些稍有眼界的人当即捕风捉影。
他们一传十,十传百。
似乎知道,郡守们返回各自提领的封地之后,大秦帝国的首届恩科就便要来了。
随后,各级官员的群体当中也对此展开了讨论。
接着便是各种劲爆的小道消息频频发散。
大秦首届恩科!
与前朝极为不同!
怎么不同?
现在还不知道。
一些细节问题,还要等明天的报倌发布。
好家伙!
恩科也要改变?
那些早就迫不及待想要搞乱的文化人,如同逮住了难得的机会。
他们兴奋的感觉,刻意弃考的舞台已经被皇帝主动搭建好了。
真叫瞌睡了皇帝给送枕头。
那些始作俑者,压抑的心情积蓄的太久了。
从陛下即位,大秦帝国建立以来。
大秦皇帝好像从来没有停止过对那些博学之士的压迫。
康绍宁一案涉及到百十名学士被迫害、残杀。
文武之间的矛盾已经在潜移默化之中被推向了顶峰!
站在那些‘弱势’读书人的立场,他们都不明白。
古往今来,还没听说过有这种皇帝。
不重用文化人治国,反而一而再再而三的压迫。
现在好了。
你梁成又退出恩科改制,这无疑是在舆论上雪上加霜。
刻意弃考也就成了文化人们齐心协力所要谋取的最后的阴谋了。
也算是最为锋利的软刀子。
他们都相信,在他们联手抵制之下,皇帝没有选择。
到头来还是要向他们妥协的。
“恩科又改变?”
“我先把话撂在这儿,无论朝廷做出什么样的改制,我都不稀罕去参加恩科!”
“刘兄啊,若是大炎帝国还在的话,你应该已经成为进士了。”
“那时候就差一步殿试,谁料想大炎皇帝居然禅让了。”
此言一出,立即引起那位刘兄的愤慨啐骂之声。
刘俊生,属于改朝换代的最大牺牲品。
确实如他身边的朋友所说的那样。
距离做京官只差临门一脚了。
结果炎煌帝禅让。
大炎时期的一切都被现在的皇帝推到重来了。
关键自从新皇登基之后。
大秦的一切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那种改变让他们气急败坏。
让他们无法适应。
觉得自己好像要被淘汰了。
无论如何,我就是要跟当今皇帝对着干。
我必须刻意弃考,你梁成能耐和我啊?
总不能强迫我参与恩科?
强迫的让我做官吧?
刘俊生心里非常清楚。
朝廷选拔人才,最终还是离不开他们这样的博学之士。
皇帝那么年轻岂能懂得治国之道?
但是他刘俊生可以!
他这么多年四书五经可不是白读的。
此外,在大炎从大秦过度的这两年。
朝廷还跟北方契丹在对峙。
战略的消耗非常巨大。
自然没有功夫兴办学堂。
如此动乱的两年光景。
天下那些读书人,哪来的时间学习?
所以归根结底,本年度的恩科,优秀的人寥寥无几!
他刘俊生算的上是出类拔萃。
就不相信皇帝陛下会舍弃他。
不得求着他去当官啊?
即便皇帝不会热脸贴着他的冷屁股。
他们也有办法让皇帝屈尊。
因为他们联合起来刻意弃考,就会造成朝廷无人可用的局面。
想到这里,刘俊生就准备造势来引.诱更多的愣头青与他合谋了。
“我听说,陛下这次召集各地郡守进京,就是主推全民交税!”
刘俊生沉声道:“大家十年寒窗不就是为了做官享福吗?我们做了官还要交税?那还有什么意义?”
周围的人纷纷附和。
做了官,就可以免除赋税,不需要徭役。
国家管吃管和,管穿管行。
而且犯了法还容易摆平。
如此多的优厚待遇,却要被新皇帝给全部取缔?
这简直比杀了他们还要难受。
所以大家都团结起来,一定要斗争。
一定不能怂!
一定要把大秦皇帝当做他们的宿敌仇家。
刘俊生的一番话,着实让一帮书生听的气血上涌。
愤慨至极。
接下来的都不需要教了。
大家都心知肚明。
这些聚众的书生都是洛京人。
每个人背后的家族实力不俗。
“这段时间,皇帝把整个朝野弄的人心浮躁,草木皆兵,太岁军的爪牙到处都在盯梢暗访,我们本不敢出来贸然聚众的,可是你们有没有发现?太岁军这几天的管控已经没有以前那么紧了?”
“嗯,确实是这样。”
“这不可是恩科要开办了吗?”
“如果太岁军现在还肆无忌惮的抓人,那谁还参加考试?”
“我看不尽然。”
“指不定皇帝心里又憋了什么坏屁呢?”
“书生这段时间是不抓了,可是孤玄山那边,却杀了不少人,简直是人头滚滚落地。”
“鲜血迸溅菜市口。”
“再有康绍宁大学士一案,有我辈多少书生受到了牵连?”
“要我看,皇帝肯定又在阴着,一门心思的在我们书生们头上挑毛病呢。”
“是啊是啊。”
“幸亏京都皇城这边书生数量多,不然照皇帝这种强度的打压,这京都皇城还有文化人吗??”
“说的对极了。”
“怎么?”
“听各位的说法,是要放弃考试了?”
“我劝各位不要冲动啊,凭各位的水平,十有七八都能榜上有名的。”
“就此放弃,岂不是可惜?”
“切!”
“考上官身,又不能享受,那还去干什么?”
“那你确定要弃考了?”
“我……自然要弃。”
“我也放弃。”
“对,我辈书生当团结起来,同仇敌忾,大家都弃考,且看暴君皇帝作茧自缚。”
书生们当即愉快的达成了共识。
正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
刘俊生等人联合弃考。
京都这边的众多贵族老爷们不愿意错过这次机会。
“我的儿,刻意弃考做的没错。”
“本来爹还指望你博取个功名,壮大我们家族的产业,可是陛下要全民交税,搞的当官的跟那些屁民一个样,那我们家聚敛这么多的产业还有什么用?每年交税都是一笔不小的开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