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时梁成也督促吏部密切关注贫困地区的情况。
尤其是招揽人才。
需尽到物尽其用,人尽其能。
不过这年头不是所有读书人都是有真才实学的。
其中也涌现出许多滥竽充数之辈。
这个时候,进一步看出朝廷统一招贤的重要性了。
所以还是要组织大型的国考。
梁成跟郡守们交谈时,郡守们都对恩科持有开放性态度,甚至表现的很迫切。
这就意味着这是一道好的政令。
“陛下,恕臣直言,臣以为,恩科并不足以改善我大秦局势。”
“臣斗胆直言,恩科制度,本身就存在诸多弊端。”
“而且弊端大过利好。”
“尤其是随着时间推移,前朝已经证明了这一切。”
“此外,恩科筛选出来的未必是人才。”
“很多人寒窗苦读,脑海之中想的是如何当官把当年的付出十倍百倍的找补回来。”
“思想不改变,恩科便无法长持。”
“再者……”
江阴郡守沈培艺压低声音说道:“臣已从多方面知晓,炎西六郡的不少才子们已经开始密谈,他们打算在朝堂恩科的时候进行刻意弃考抗议。”
沈培艺在这情报方面还是有一些发言权的。
全民交税第一次是在炎西六郡那边推行的。
当时就遭到很对人的反对。
梁成在朝堂之中,将吴家的那些皇亲国戚惩治了个底朝天。
又将炎西那些权贵各种打压,然后才震慑住那些人的反制。
他跟沈培艺谈的细致,无非也是想要了解一下自己的新政在炎西六郡那边推行的怎么样。
毕竟这位沈培艺,可是曾经的凤凰公主火灵儿麾下的忠实信徒。
火灵儿已成为大秦的郡主。
那么沈培艺也就成为朝廷安排在炎西那边的封疆大吏了。
他不止是江阴郡守,还负有监察炎西其他五郡的权力。
主要是承担炎西六郡新政推行。
同时也负责官员的升迁。
论权力,他在炎西那边跟汉王薛建德的权力一样大!
好在,沈培艺这个人没有辜负梁成对他的信任。
梁成也特别关注他。
炎西六郡的运转还算是不错。
至少在沈培艺的管理下,没有出现过大规模的民愤跟文人的抗拒事件。
这也是梁成当年在炎西六郡做秦王时,做好的基础。
此前,梁成颁布新令。
首先清除的就是炎西六郡那边的阻力。
雷霆手段,雷厉风行,属于梁成做事的固有作风。
自然而然就会把炎西先作为试点。
综合来说,效果不错。
沈培艺说道:“一些政令,是需要时间沉淀的。如今我大秦国法已经在各地趋于完善,炎西六郡那边也相对顺利,可治大国如烹小鲜,忧患意识不能摒弃。”
“暗地里,前朝的那些文人一直想要找机会推翻大秦!”
“他们之所以不敢冒出头来,无非是受威慑于陛下您的威严。”
“但是他们明着不会做大动作,暗地里的小动作却是源源不断的。”
“他们是被朕的杀伐吓到了吧。”
沈培艺闻言,身形略微一怔,旋即点头说道:“皇上赫赫龙威,自然能震慑那些企图犯上作乱的宵小。”
“但凡事总有例外。”
“嗯,你继续说。”
“遵命。”
沈培艺躬身,继续说道:“那些宵小如今就是等恩科,联合起来抵制朝廷,从而达到阻挠朝廷发展的目的。”
“其最终的结果还是希望陛下能够维持现状,放弃新政的推行。”
“即便陛下圣明,可以镇压刻意弃考事件,但是臣认为,该事的影响力还是会阻碍新政持续……”
“沈爱卿,你既然这么说,想必已经有了应对的方案,朕让你直接说出来。”
沈培艺可不是寻常那些吃喝玩乐的官员。
他是有一定的抱负的。
他之前是凤凰宫的长老。
更是汾阳王麾下的清流文官。
在他的经略下,汾阳王一脉至今保存的较为完好。
如今在国家政事方面,他自然也有一席之地。
梁成也愿意给他一些话语权。
“陛下厚恩,臣便直言相告了?”沈培艺说了一句。
“嗯,但说无妨,朕绝非暴君,更知道忠言逆耳。”
沈培艺不停的点头。
皇帝陛下在炎西六郡时,他就跟梁成有过一段时间的接触。
他非常明白皇帝陛下是古往今来的圣祖明君。
大智近妖。
无人可以及其。
包括陛下在京都皇城这段时间的所做之事。
天下百姓们大多只认为皇帝陛下杀伐果断。
却不知,皇帝是在为整个朝廷,整个天下去其糟粕呢。
心中万千念头闪过,沈培艺当即说道:“臣十分敬仰陛下,在臣看来,陛下是继往开来的圣人君王,陛下所做事,害在当下,利在千秋。”
沈培艺的这个结论。
让梁成知道沈培艺的政治觉悟跟眼界,确实是远超常人。
差不多也属于跟他是一类人。
沈培艺接着说道:“恩科的阻力其实根本不是考生不配合,而是恩科制度,本身不符合当前的大秦!”
梁成眼睛一亮,心中暗呼卧槽。
沈培艺这个人确实是个人才啊。
他说的确实是入木三分,一针见血。
刻意弃考,无非是雷声大,雨点小的抗议行动罢了。
真正让读书人思绪纷乱的根源其实就是沈培艺所说的。
考试制度。
古代的考试制度,非常有利于权力贵族。
更被大户人家称之为利禄之途。
尤其是四书五经,这样的流程中走出来的读书人,基本上是儒道的门徒。
那无异于会削弱君王的皇权。
所以,改变读书人的思想。
首先就得剔除儒家。
让儒生们知道什么叫做皇权。
让他们知道,有些东西是碰不得的。
有些言论也是说不得的。
一旦儒家变得无人问津。
那么朝廷的新制就可以顺利的运转了。
全民的思想也就可以彻底从儒家道理之中得到解放。
如此利国利民。
人人心中有国有家。
顺其自然的就将看似无法调和的矛盾给平息了。
“陛下,还有一些情况,陛下或许不太清楚。”
“你说!”
“今天无论你说什么,朕都不会生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