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到朱纯臣的话徐允祯的心里不由得一阵突突,脸上的表情也不由的僵了起来。
“成国公.....此言何意啊?”
见到徐允祯一副胆怯的样子,朱纯臣打心里是有些鄙视他的,可是现在自己身边可用的盟友实在不多,也只能凑合着用他了。
“定国公,李自成好不容易才答应咱们投降的条件,如果这次让崇祯跑了,咱们对于大顺来说可就一点可利用的价值都没有了,到那时候你我两家两百多年的基业还保得住吗?”
看着徐允祯似乎还在犹豫的样子,朱纯臣顿时一阵怒意上涌,拔出腰间的佩刀说了一句“废物”便大手一挥带着自己身后的二百多人冲了出去。
徐允祯犹豫片刻,终于还是哀叹一声跟着大队冲出了树林,现在的他人已经上了贼船,此时再想下船已经是没有机会了。
此时李荣带着龙骧左卫的官兵已经将残余几百乱兵包围了起来,解决他们只是时间问题。
只是现在他的主要任务不是歼敌而是尽快的打通官道护卫皇上南撤,若是剿灭这几百人少说还得小半个时辰,耽误的时间就太长了。
想到此李荣冲着包围圈中的乱兵扯着嗓子喊了起来。
“你们现在已经被本将的大军包围了,念你们也曾是大明官兵,此刻只要放下武器者本将便放你们一条生路,否则本将的大军定将你们碎尸万段!”
朱纯臣带领的这些本就是京城各勋贵手下东拼西凑起来的杂牌军,此时被龙骧左卫包围陷入死地早就没了抵抗意志。
本来还想着若是官军斩草除根便和官军死拼孬好带个垫背的,现在听见对方主将说放下武器便可活命,心中那点鱼死网破的心思顿时便烟消云散了。
随着有一个带头的伍长率先丢掉了手中的腰刀,其余的三四百乱兵也有样学样的丢掉了手中的武器。
此时王承恩带着十几个手持刀枪的小太监也骑马来到了李荣的身边。
“李指挥,跟这些乱臣贼子废什么话,斩草除根!”
王承恩是司礼监秉笔太监,也是崇祯的亲信太监,李荣自然是不敢得罪他的,当下便恭恭敬敬的冲王承恩抱了个拳。
“公公,眼下咱们头等的任务当是护送圣驾尽快南撤,剿灭这几百人不难,可若是因此耽搁时间让流寇追了上来陷皇上于险地我等臣子万死莫赎啊。”
王承恩虽然也算得上是权柄极大的太监,但是有魏忠贤这个老前辈的例子在前面,再加上他本身也是极为宽厚的一个人,所以并没有魏忠贤和刘瑾那种权阉之气,所以当李荣言辞恳切的劝诫之时他并没有感到被冒犯而是皱起眉头思索了起来。
“哼,便宜了他们!”
王承恩最终接受了李荣的建议,李荣随即冲手下的千户摆了摆手,龙骧左卫的包围圈缓缓地打开了个缺口,包围圈中的乱兵顿时如蒙大赦慌不择路的从缺口中溃逃而去。
官道瞬间便通畅了起来,李荣归拢了一下部下便要下令继续赶路。
就在这时不远处的树林中又传出了一阵杂乱的喊杀声,李荣转过身向声音传处看去,又有二三百乱兵朝着军阵处冲来。
当头一人看着有些眼熟,李荣仔细的辨认片刻瞬间便是大骇,带头冲阵的竟然是当今成国公朱纯臣!
李荣心中的第一个想法便是朱纯臣已经背叛了大明,要不然也不会纠集人马围攻圣驾,有心杀了他可他毕竟现在还是大明的国公,当下李荣心中便是有些踌躇。
当下李荣便将征询的目光望向了身侧的王承恩,王承恩此时的眉头也是紧紧的皱了起来。
“公公,此时要不要禀告圣上定夺?”
李荣小心翼翼的询问道。
王承恩到底在崇祯身边伺候了多年,深知崇祯的脾气,闻听李荣的问话他轻轻的摇了摇头。
“既然已经选择了这条路,他便不再是大明的国公,不必再请示陛下了,李指挥处置了他便是,莫要耽搁了皇上的行程!皇上若是怪罪下来,咱家一体担着便是了!”
有了王承恩这句话垫底,李荣的腰杆子瞬间便硬了起来,当下便向一旁的亲兵要来了自己的弓。
大明军中制式的一般是两石弓,有的官兵甚至因为疏于训练只能拉开一石弓,可是李荣现在手中拿着的却是一张五石弓。
在虎贲军中严苛的训练造就了他超强的臂力,即使以前在虎贲军,李荣的箭术也是极为出色的。
面对着冲着龙辇冲过来的朱纯臣,李荣瞬间便将手中的这张强弓拉至满月状瞄准了已冲至百步之内的朱纯臣。
只听得一声尖锐的破空声响起,一支重箭呼啸着从李荣的手中飞了出去。
朱纯臣只感觉自己的前胸好像是突然被一股巨力重重的砸了一下,随即便听见了甲胄碎裂的声音。
一支重箭轻易的便破开了他的胸甲,箭身深深的扎进了他的身体,箭头从他的身后探了出来,一股巨力将他从马上惯了下来重重的摔在了地上。
朱纯臣只感觉一阵的天旋地转,剧痛之后眼前便是一阵阵的发黑,耳边好像还传来了一阵阵的喊叫声,只不过很快他便什么都听不到了......
“成国公死啦,快逃啊!”
人群中不知道是谁先喊了一声,本来便战意不强的这支队伍瞬间便土崩瓦解。
徐允帧在这些乱兵中的威信远不及朱纯臣,朱纯臣一死这些乱兵心中唯一的一点依仗也没有了,况且眼见朱纯臣惨死眼前,本就没多少胆气的徐允帧就更不会拼命了,当下便在几个亲信的护卫下仓皇而逃......
“一群废物,还想着刺王杀驾!”
望着远遁而去的那一群乱兵,王承恩不屑的说了一句。
虽然这千余乱兵并未给明军造成多大的威胁,但终究是耽搁了大军近一个时辰的时间。
眼见官道已经再次畅通,李荣不敢耽搁,赶忙指挥着大军继续赶路。
就在此时几个骑马的官兵从后面狂奔而来,李荣的心中突然浮现起一丝不祥的预感。
未等到马匹听闻,为首的一个小旗官便从马上跳了下来,这时李荣安排在大军周围的斥候,此时的这个小旗官一脸的慌张,跳下马时一时没有注意竟是一个趔趄差点趴在地上。
“大人,公公不好了......”
听着龙辇外逐渐减弱的喊杀声,崇祯悬着的心也终于放了下来,他将手中的剑再次放在了一边,眼见身旁的周皇后一脸的担忧,不禁将他的手握在手中以示安慰。
就在此时龙辇外响起了一阵琐碎的脚步声,紧接着王承恩尖细的声音在外面响起。
“皇上,大事不好了!”
崇祯闻言刚刚舒展的眉头又皱了起来,松开周皇后的手崇祯掀开龙辇的帐幔走了出去。
崇祯走出龙辇便看到王承恩正一脸惊慌的站在龙辇之下,他的身后还跟着龙骧左卫指挥使李荣和右卫指挥使潘朝兴,这二将的脸上也是一脸的沉重。
“皇上,流寇的骑兵主力绕过京城朝大军追来,此时距离大军右翼只有不到二十里的路程了。”
闻听此言崇祯的心瞬间便是一沉,终究还是走到了这一步,或许这便是他的宿命吧。
“皇上,此时大军距离通州尚有五十里,南撤的机会已经渺茫了,流寇不会让我们如此轻易地撤到通州的,为今之计只有返回京城凭借坚城固守,或许还有一线生机!”
李荣此时说出的这个可谓是不是办法的办法,现在大军走出京城最多也不过二十里,如果及时掉头返回京城还是有机会在流寇追上之前回到京城的。
只是此时京城的守备主力都已经南撤了,偌大的一个京城单凭龙骧左右卫一万余人的兵力又能坚守多久呢?
“皇上,当早下决断啊,流寇追兵足有四万多,旷野之中单凭我们目前的兵力恐怕撑不了一炷香的时间.....”
潘朝兴的声音此时也充满了焦急。
“命令大军转向撤回京城!”
崇祯阴沉着脸下了命令,他早就做好了一身殉国的准备,只是此时周皇后和张皇后还有自己的一双儿女都在大军当中,自己死了倒没什么,只是他仍然想尽量的保全自己的亲人。
得了崇祯的圣旨后大军迅速调整方向后队改前队朝着京城的方向狂奔而去。
官道上再次扬起了如幕的烟尘,万余人马的队伍不顾一切的向着北京城的方向狂奔着。
只不过龙骧左右卫大部分都是步卒,骑兵只有区区数百,即使全力赶路半个时辰下来也只是前进了十几里路,就在距离京城还有不到十里路的时候,流寇的前锋已是追到了龙骧左卫的后面。
追兵和明军之间的距离逐渐缩短,如果再没有人阻挡的话恐怕过不了半盏茶的时间明军就要被流寇的前锋追上了。
一旦被流寇的骑兵咬住,再想脱身恐怕就没有这么容易了!
“龙骧左卫听令,停止前进!准备迎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