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邦华闻言大惊,转过头果然是崇祯已经站在了他的身后,听到崇祯富有帝王威仪的声音,李邦华和潘朝兴顿时面色一整下马跪倒在崇祯面前。
“李邦华值此危急之机,朕命你率虎贲军所部护送永王定王和长平公主火速向南突围和太子汇合。”
“皇上那您呢?”
李邦华闻言大惊,崇祯现在的神态和语气让他的内心顿时有了一种很不好的预感。
“流寇这次来势汹汹,京城必然是保不住了,如果不让他们得到一些甜头恐怕不会停止对南迁大军的追击,既如此朕便给他李自成这个甜头。”
崇祯说出此话的时候眼神中已是透露出一股决然的神色。
“皇上,万万不可啊!您只管放心南迁,老臣和潘指挥使留在此处阻击流寇,必然要护的皇上周全啊!如果把您留在这里,让老臣如何向满朝文武和太子殿下交待啊!”
此时李邦华这个三朝老臣的脸上已是涕泪四流,跪在地上苦苦的求告着崇祯。
“李先生,你是大明的三朝老臣了,国家社稷沦落至此都是朕的责任,朕理应付出代价,太子还年轻你以后要好好的辅佐于他有朝一日光复我大明的江山!”
“皇上啊.....”
李邦华此时已是泣不成声,作为朝中为数不多的能臣他十分想在这个时候有所作为,可是大厦将倾之际又岂是一个李邦华可以挽救的?
如今太子初显中兴之君的迹象,本想着大明朝终于有了机会可是流寇却没有想给大明更多的时间。
到了这个时候难道真的只能走这一步吗?
“潘朝兴!”
“末将在!”
此时崇祯的脸上却是没有了之前的阴霾和沉重,取而代之的而是一阵轻松。
“可敢随朕回北京?”
“为皇上护驾乃是龙骧右卫的职责和荣耀!”
“好!”
崇祯赞许的看了跪在地上的潘朝兴一眼,大明从来都没有缺过猛将。
满桂、曹文诏如是,熊廷弼、卢象升如是,即使是袁崇焕从根子上来说也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帅才。
可是为什么就偏偏到了今天这个局面,崇祯想不明白,难道自己真的是个昏君?
只是恐怕自己恐怕再也不能知道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孰是孰非只能交给后人史书来评说了,或许慈琅将来可以成为一个明君吧。
“李先生,答应朕!一定要将太子辅佐成我大明的中兴之君,昔日昭烈帝刘备在白帝城托孤于诸葛孔明,今日这也是朕对你最后的要求!”
“臣,遵旨.....”
面对崇祯的托孤之言,李邦华此时除了流泪叩首已经不能再有其他的回应。
.........
此时顺军大将张天林正率领三万援军急急的向着簸箕岭的方向行军。
虽然刘宗敏想要将拿下崇祯的首功抢在手中并没有派人通知李自成,但是李过毕竟是李自成的义子,思虑再三还是将在这里发生的事情派心腹告知了李自成。
李自成得到消息后虽是对刘宗敏的这个行为感到不悦,但毕竟是多年浴血奋战的老兄弟,李自成倒不至于因为这一件事就把刘宗敏怎么样。
反而在听说顺军在簸箕岭遭遇明军的顽强抵抗攻势陷入迟滞后派出亲信将领张天林率三万精锐星夜驰援簸箕岭。
“将军,这次咱们大顺进了北京城可就是真的定鼎天下了!那时候将军恐怕还要再往上升一升啊!”
这次李自成西安建国对有功之臣大加封赏,李过高一功等将领都封了侯,就连刘体纯那种二流货色都封了光山伯。
可作为李自成的嫡系的张天林却只封了个制将军,虽然制将军在大顺军中也算是数得着的高位了。
可是自认为自己为大顺出生入死多年立功无数的张天林确认为自己不应该只是一个小小的制将军。
只不过他的心中虽有不满但碍于李自成的权威却是不敢表现的太过明显。
身边亲信裨将的话却又是说中了他的心思,若是这次支援刘宗敏助他拿下簸箕岭又是大功一件,到时让这位大顺的二号人物在皇上面前美言几句说不定还真能让自己的职位往上走一走。
就在这时前方传来一阵急促的马蹄声,一个身背小旗的斥候骑马疾驰到张天林马前跳了下来。
“将军,我军前方出现一支数千人的明军,我军前锋与之发生激战已将其击溃,现在明军溃兵已向北京城方向溃逃!”
斥候的话不禁让张天林感到一阵疑惑,此处距离簸箕岭尚有三十里,怎么会有明军出现。
难道簸箕岭已经被刘宗敏攻下了?想到这里张天林的心中不禁涌起一阵失落。
“将军,我军前锋在与明军激战时俘获了明军一个小校。”
斥候说着后面又是跑过来几个骑着马的斥候,马上还坐着一个被绑缚了双手的明军小校。
张天林身边立马走出了几个亲兵从那几个斥候的手里接过了那名小校将其按跪在张天林面前。
“本将问你,你在明军中是何职司啊?”
那小校面上带着一丝不服气的神色,面对着张天林的询问梗着脖子不愿回答。
见此情景张天林不禁不屑的一笑向着那几个亲兵使了个眼色。
亲兵们会意立马便对着这个明军小校一阵的拳打脚踢,打了十几拳张天林挥手示意亲兵停下。
“看你也算条汉子,本将不想杀你!这样你只要老实回答本将的问题本将便放你回家种田,还另送你几百两银子!”
不知是那几个顺军的拳脚起了作用还是张天林开出的条件让这个小校动了心,纠结片刻这个小校终于还是开了口。
“回将军的话,小的乃是大明龙骧右卫左千户下的一个小旗官。”
“哦?”
听到这个小旗的回话张天林心中不禁一阵疑惑,他知道龙骧左卫右卫乃是崇祯的亲卫,看来刚才被自己前锋击溃的便是龙骧右卫,难道!?
张天林的心中微微一跳,一种激动的感觉开始在心中蔓延。
“你们怎么会出现在这里?簸箕岭已经被攻下了吗?崇祯老儿现在何处?”
见到张天林急切的样子这个小旗脸上闪过一丝不知何意的复杂神色。
“回将军的话,簸箕岭并非被大军攻陷而是我们主动突围,太子殿下和几个总兵分了两路,我们这一路则是由皇上亲自带领,没想到刚下山没多久就遇到了你们.....”
小旗的话还没说完就被张天林揪住衣领从地上猛地提了起来。
“你说什么,崇祯就在军中?”
似乎是被张天林凶狠的目光给吓到了,小旗变得结结巴巴起来。
“是....是的将军,不过刚才一战大军已经被打散了,现在小的也不知道皇上去了哪里.....”
张天林松手将小旗丢在了地上。
“给他一百两银子放他回乡种地吧!”
张天林身边的裨将从马上挂着的包袱中掏出一个包裹丢在了这个小旗的面前。
小旗见张天林言而有信竟然真的放自己离开,不禁激动的无以复加当下便对张天林感恩戴德,随后拿起地上包裹千恩万谢的离开了。
随后张天林又将视线转向了那几个斥候。
“刚才你们说明军的溃军往哪个方向去了?”
“回将军,京城方向!”
张天林的嘴角突然闪过一丝玩味的笑容,看来崇祯这老儿是想用自己的命来换他儿子的命啊。
只是不知道总哨刘爷会不会放过他的儿子,不过那有跟自己有什么关系呢?
“通令全军掉头,追赶明军溃兵!”
张天林果断的下了军令。
“将军,咱们不去簸箕岭了?”
张天林看了一眼身边充满疑惑的裨将。
“簸箕岭的明军已经分散突围,咱们赶去了也没有多大的意义了,总哨手下几万铁骑对付几千明廷溃军还是不成问题的,现在咱们回过头去抓崇祯老儿才是要紧.....”
寒风料峭,曾经作为兵家要冲的保定城此时已经变的残破不堪,城内外的道路上的行走着一群群双目无神面色麻木向城外逃难的百姓。
城中的巡抚衙门此时也已经是人去府空,一群骑兵护卫着一个身着亮银甲的小将来到了巡抚衙门前。
“殿下,看来孙制台他们已经提前撤走了.....”
来的正是刚刚撤退到这里的朱慈烺骠骑营一行,此时距离簸箕岭突围已经是过去了三日。
虽然骠骑营在撤退的路上给李过的追兵留下了不少制造麻烦的陷阱。
不过三堵墙到底是李自成手下的精锐很快便追了上来,三日里双方追逐着交手了不下八次,终于在临近保定的时候暂时的甩掉了后面的追兵。
不过骠骑营在连番的大战之下也是折损了不少,现在跟着朱慈烺撤入保定的骑兵已是连两千都不到了。
本来想着如果能和保定的孙传庭徐标部汇合充实一下实力,没想到保定此时也已经变成了一座空城。
“先派人在城中找些吃的,修整一个时辰咱们继续赶路争取在大名府追上孙传庭他们。”
鏖战数日他们随军带的干粮已经吃的差不多了,虽然此时城中找到粮食的可能性不大,但能找到一些总是好的。
就在这时巩永固从身后的一众亲卫中挤了过来。
“殿下,周总镇已率部赶到城外,只是.....”
“李大人和永王定王也在军中.....”
闻言朱慈烺的神色突然僵在了脸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