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1章 往事如尘情如烟(四七)
银色翎2021-05-04 13:595,808

  “天外飞仙!”竟然是天外飞仙,小楼喃喃着道,“那么很清楚了,上官小仙的师尊,是叶孤城!”

  叶孤城,其容貌秀丽端庄,自幼痴心向剑,且天资极高,自己悟得上乘剑道,并自创了“天外飞仙”绝技,名震海内,是南海飞仙岛白云城主。

  “自创啊!”小楼脑海中闪过有关叶孤城的信息,再看场上动静。

  上官小仙已经刺了过去,那老者一脸惊讶之色,手中之剑连番动作。小楼视觉已经模糊了,看不清楚,只见一团寒光,能量在那里凝聚,直至小仙的青翎剑触及,“嘭”的一声,气劲散乱开来,吹的小楼鬓发狂野舞动,小楼前倾,犹如在台风中,眼睛都睁不开。

  酒馆在这一刻,好像被炸了一般,梁柱断裂倾倒,上层楼阁塌陷下来。拼命尖叫的掌柜、小二,顾不得别的,只是一个劲的向外逃去。那些东厂番子也不好过,宫里老大人在此,在这一刻,看不清是生是死,只是站立着,头顶有东西掉下来,就躲开。其中一部分人员,惊吓无度,与掌柜、小二一样,拼命向外逃去,剩下的那些厂卫眼里,却是怜悯。

  小楼奇迹般的在这次危机中身无所伤,待烟雾稍微散开些,露出站立中央的人来。

  老者站着,小楼心一沉。落尽尘埃,视线清晰起来,才发现老者怀中抱着不知生死的上官小仙。

  小楼心内着急,赶忙上前,边走边喊道,“小仙怎么样?”

  随着靠近,老者眉宇间含着奇怪之色,问向小楼道,“小仙?这个孩子的名字?”

  小楼看老者现在没有敌意,低头伸手抚摸小仙的额头,小仙伤的不轻,双目紧闭,红晕双颊,额头冒着细小的汗水,湿湿的。

  “嗯,上官小仙!”小楼跪坐下来,想从老者怀中接过小仙,老者却是没有把小仙交给他,叹声道,“别急!这孩子天赋不错,只是昏了过去,我也没有把握接下那一招!”老者含笑抱着小仙,“我虽然没把握接下,却可以打昏使出那一剑的人!”老者说着的同时,小楼才发现他身前皂服有个洞,隐隐约约间,翻卷血肉的伤口露了出来,小仙毕竟还是伤了他!而他还能在那一刻,在没有把握接下天外飞仙,转而去打昏小仙,小楼对此佩服的五体投地。

  老者很高兴,“听闻你提起这孩子那招,叫什么来着?”

  “天外飞仙!”小楼半跪坐着,这个时候站起来好像不太对劲,“叶孤城自创之绝技,说是无敌于天下也不为过。”小楼解释着。

  “不错,不错!”老者笑道,“的确有天下无敌之姿!很好很好!”老者说着,转向厂卫,一脸肃然“重小楼犯下弥天大罪,下诏狱!”诏狱,主要是指九卿、郡守一级的二千石高官有罪,需皇帝下诏书始能系狱的案子。就是由皇帝直接掌管的监狱,意为此监狱的罪犯都是由皇帝亲自下诏书定罪。

  老者抱着小仙出了倒塌的酒馆,小楼身前身后的厂卫在听得老者话之后,如狼似虎扑了上来。可怜小楼现在一点内力都使不上来,拔剑左挡右拆三两下之后,便给众厂卫扑倒在地,捆了个结实。

  厂卫拉扯着小楼出了酒馆,小楼才发现老者坐一马车,远远的在旌旗护卫下离开了。

  小楼被推进囚笼,只剩一个头颅在上面,其他部位全被隔离在下面,这个样子太难受了。

  街道两旁站满了看热闹的围观者,各个好奇非常。现在酒馆倒了,罪犯抓住了,安全了,全都跑出来看犯人游街。

  囚车缓慢的启动、前行,从宣武门、正阳门、崇文门…直到监狱,小楼就这样被关在囚车上,被北京城里的人看了整整半天!整整半天!

  人山人海啊,这年头,囚犯游街也算娱乐活动之一吧。小楼哀叹着,不知道小仙怎么样了。还好自己见势不对,把银票给藏了起来,只是可怜自己的夺情剑,就这么朱七给抢了去。

  夕阳西下,看不清楚了,小楼才被带回监狱。明代的锦衣卫是可以拥有自己的监狱,称诏狱,或是“锦衣狱”。由北镇抚司署理,可直接拷掠刑讯,取旨行事,刑部、大理寺、都察院等三法司均无权过问。狱中“水火不入,疫疠之气充斥囹圄”,诏狱的刑法极其残酷,刑具有拶指、上夹棍、剥皮、舌、断脊、堕指、刺心、琵琶等十八种。

  小楼自是不知道这些,只是感觉有些饿。牢房并不恶劣,反而挺干燥、洁净,小楼双手镣铐,双脚同样一副。小楼默默想着,比起任我行的待遇,自己可就不是好了一点半点,而是好很多。

  被狱卒推进牢房,小楼发现里面已经有一人被关押在此。

  此人花甲,须发皆白,一脸正气,个子不高不矮,身材适中,站立牢房里面,盯向小楼。

  小楼郝颜一笑,“打搅,打搅。”

  那人没有回小楼话,小楼自也不会自讨没趣,找个角落,半倚靠墙壁坐于地下。毕竟是诏狱,不会安排座椅桌凳的,这里很安静,并没有想象中嘈杂之声,似乎眼前之人不简单。

  小楼抓紧时间调息,毕竟这个世界,还是武力为尊,恢复状态的小楼,自信应该很快就能够闯出这座牢笼的。

  可惜的是,不知道哪里出错了,小楼丹田内只剩下一丝丝的内息,不多不少,就那么一丝,就凭那一丝内息,可是什么都做不了,能做的只能是把牢底坐穿。

  送饭的来了,沉默的又离开。

  小楼拣视一下竹篮,伙食还算不差,双份红烧肉,两碗饭。

  小楼很默契的递给那老人一份,相对无言的吃了起来。

  牢房中不知岁月,除去伙食换换口味之外,从没人来探视过他。那个送饭的伙食工,时间长了,才发现此人,舌头没了,耳朵是聋的,而且是个文盲。

  这一天,小楼突然想哭,却怎么也哭不出。

  那个小山村,到底发生了什么事?

  姐姐一直在关心着自己,而自己呢?都做了些什么?

  小春是自己唯一好友,现在掌管着日月神教。说起来很好听,可小楼明白,小春是个多么讨厌这种事情的人,可现在还是无怨无悔的做着。

  小仙是小妹一样的存在,可她却挡在面前,被死老太监给伤了。现在都不知道在哪里,究竟是好是坏?

  自己到底怎么了?迷惘了么?失落了?还是自己本来就是个不负责任的家伙?

  自己到底怎么了?

  ……

  渡过了开始那段不适日子,小楼开始习紫霞神功。

  或许,紫霞神功才是小楼现在的救星。

  紫霞神功的确有独到之处,道家丹道修炼次第可分为“百日筑基,十月怀胎,三年哺乳,九年面壁”,紫霞神功开篇就是这个东西,而后便是,启于《易》理,源于无极图,无极为图,一分为二成阴阳;二分为四阳中阴。阴阳互相转化,互相依存,对立而又统一,即以说明宇宙万物化极变之理,也以此阐述武理与功法,上应天象,下应地物。

  第一步,百日筑基的目的在打通任督二脉,小楼至今还未通这两脉,打通任督二脉,那不就是传说中先天之境吗,呵呵…

  紫霞神功中有疗伤篇,这个才是目前最为需要的。

  任督二脉没通,可其他脉,小楼还是通了点的,比如阳维、阴维就是通了的,阳维,起于足跟外侧,向上经过外踝,沿足少阳经上行到髋关节部,经胁肋后侧,从腋后上肩,至前额,再到项合于督脉;阴维,起于小腿内侧,沿大腿内侧上行到腹部,与足太阴经相合,过胸部,与任脉会于颈部。其他经脉有督脉、任脉、冲脉、带脉、阴蹻脉、阳蹻脉,经外奇脉。

  日子一天一天的过去,小楼逐渐恢复过来。小楼不急着离开监狱,现在这种日子倒是难求。趁此机会,可以好好梳理一下,自己前段时期习过的武艺,况且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自己也是记得的。独孤一鹤的绝技,若是有人说这刀剑双杀、七七四十九式不是绝技的话,小楼肯定是不答应。

  崇祯十四年(1641年)初,清军逐渐形成对锦州的包围之势。蓟辽总督洪承畴与辽东巡抚丘民仰、吴三桂等再三商酌,决定冒险向锦州、松山、杏山三城运米。

  崇祯十五年(1642年)二月,李自成部在襄城大败明军,杀陕西总督汪乔年。

  四月,松山等城相继破,洪承畴被俘,降清。

  五月,李自成部三围开封。

  同月,崇祯起用被关押的孙传庭为兵部右侍郎,孙传庭于文御殿奏对,之后率禁卫军驰援开封。

  与小楼关押在一起的就是孙传庭。崇祯十五年,大明已经没几个能征惯战之将了。

  崇祯十一年,高阳,孙承宗率家人守城御清军,城破被俘,不屈而死,全家死难百余口。

  崇祯十二年,卢象升率部在距鹿贾庄,被清军包围。高起潜拥兵不救,终因炮尽矢绝,战死疆场。

  崇祯十五年,左良玉与李自成会战于朱仙镇,左良玉大败,退至襄阳。开封再战,左良玉不敢迎战。

  这些正在发生、还未发生的事件,将会一次又一次重创大明,直至大明这艘老破旧船倾覆、沉没。

  看着这个很一般的老人,现在微眯着眼,打着瞌睡。阳光从窗外照射进来,映在他的脸上,老人斑布满了整个面容,清晰可见。小楼突然觉得大明就像这样一个老人一般,垂垂老矣,却不得不努力焕发出最后一道光,祈望照亮整个天下,可能么?可以么?

  小楼没有去打搅这位尊敬的老人,明史称:传庭死,而明亡矣。指的就是这位老者。

  小楼哑然失笑,继而悲痛莫名,那种历史的沉重感压得他止不住的流泪。好久没有这么痛快淋漓的哭一场,默默在这个暗无天日的监牢中,小楼心中充满了许多说不出来的话,对人的不满,对朝廷的不满,对崇祯的不满,对整个天下的不满!

  为什么要经历这一切?难道不可改变吗?

  个人的力量何其弱小,几乎可以忽略不计,历史的车轮滚过,难道留下的只有被碾碎的残破?屈辱?

  民族的自尊呢?

  我大明的气节呢?

  难道我汉家天下就从此属于金钱鼠尾头?

  扬州十日,嘉定三屠。

  “十万人同心死义,留大明三百里江山。”,难道只有在国破山河在的境地之下,国人才能爆发出撼山抗敌的勇气?

  小楼如疯似狂,哈哈大笑,双眼中流淌着泪水。

  崇祯十一年八月,多尔衮、岳托率清兵入关内,明廷遂召孙传庭、洪承畴主持京师防守,他和主和派的杨嗣昌及中官高起潜矛盾颇深,崇祯降旨不准他入京朝见,而洪承畴则在京郊受到慰劳,并奉旨进殿拜见崇祯。孙传庭对此不平待遇自然大为不满。杨嗣昌任洪承畴为蓟辽总督,并主张将陕西军全部留下,用于守卫蓟辽。孙传庭对此极力反对,认为“秦军不可留也。留则贼势张,无益于边,是代贼撤兵也。”杨嗣昌对孙传庭的意见置之不理,孙传庭对此不胜忧郁重重,以致耳聋。

  崇祯十二年,朝廷调孙传庭总督保定、山东、河南军务,孙传庭立即上疏请见崇祯,但因杨嗣昌的百般阻挠而未成。孙传庭心中愠怒,引病告休。但杨嗣昌仍不放过,言孙传庭称病乃推托之举。崇祯大怒,将孙传庭贬为平民后,又将其禁囚,以待判决。

  “孙传庭是聋的。”一个锦衣卫缓步进到牢房中,“你再大声点也无关紧要,孙传庭是听不到的。”

  小楼拭去泪痕,转身望去,便见此人眼熟,这人岂不就是那年王夫子府上所遇的东厂头领。

  看着小楼讶然的面容,这人呵呵一笑,自我介绍道,“当时匆匆,未曾留下名号,咱家伍六。”

  伍六?小楼心中暗忖,当时之刻,自己无名无姓,放过自己已经算是极大的纵容了,又不是知己熟人,怎会通姓名。

  小楼长身一躬,“小楼见过伍大人。”此礼实乃为当时之事所施,自己还好说,若不是此人,小丫头在劫难逃。

  伍六稍一回之,“当年小小一少年,想不到现在已经能够绑架郡主,祸乱京城了。”伍六说着的同时,一起与有些尬尴的小楼哈哈大笑。

  两人叙过旧,小楼出言问道,“大人为何至此?”

  伍六解释道,“听得同僚朱七谈起,又见名剑,想起似曾相识,便来一认,可否?”伍六似笑非笑的说着。

  小楼呵呵了,转移话题道,“不知对我如何处置?”伍六算起来是第一个来探监之人,小楼心中含着打听打听情况的心境,问起伍六。

  “圣上事务繁忙,你自收监之后,便没有任何来自宫内处置消息。你之友人,上官小仙,老大人甚为欣喜,现在宫内。我等麾下部从,自然不敢擅自做主,只能关押,等候诏令了。”伍六说着,小楼也算明白过来,难怪一直以来,根本没人过来,难怪这些厂卫比较客气。

  伍六之人,小楼并不知其底细,不敢深谈,稍一接触,便有逐客之意,奈何,这里是人家的地盘,只得与之胡扯。

  “伍大人,应该听说我们这种人吧?”小楼问道。

  伍六呵呵,“当然,我还曾经抓过几人,拷问过。只是,有些人承受不住,自我了断,过一阵,又见着此人,你说奇怪不奇怪?”

  小楼苦笑,为那些苦命的人悲哀,“奇怪,当然奇怪…”

  “于是,我又抓了,又一番拷打,反复几次之后,弄清楚了,”伍六深深望向小楼,“具体不说,层层上报陛下,…”伍六言有未尽之意,可小楼明白,如此骇人听闻的事情,崇祯想必相当的震惊吧。

  小楼一脸沉思,伍六继续说道,“自今年起,不时有人自荐于周首辅之前,各个自比管仲、乐毅;各个自夸有呼风唤雨、撒豆成兵之术,呵呵…”

  小楼已经目瞪口呆了,那些玩家估计也是看大明处在风雨飘零之中,想来个逆势而为,可惜,不知道结果怎样。

  伍六突然脸色狰狞起来,“闯贼进京,满清入关,我大明亡于满清!?”

  “你知不知道,圣上初闻此事,斩了多少人?砍了多少脑袋?”

  “你知不知道,辽东细作来报,多尔衮是多么感激你们这些人?伪帝顺治,黄口小儿,洪承畴如此奸佞之臣,最终还是投降于其麾下!”

  小楼已经惊讶、僵硬得说不出话来,想不到会这样。

  “洪承畴之反,圣上尚有疑虑,我东厂督战左右,松山决死一战,厂卫八百,仅逃出七人!”伍六撕开胸前衣襟,露出一条深深的刀痕,自左肩划向右肋,触目惊心,“我在其中,与我们相争的就有你们这些来自另一个世界的人!”

  伍六平复了下心情,再一次深深看向小楼,“前几日,有人来报,此种之事,与你牵扯很大。圣上自从洪承畴降清之后,日渐消瘦,夜不能寐,宫中传出,圣上每每自问,“诸臣误君…朕当其罪乎?”彷徨于文御殿左近,周皇后、袁贵妃甚为担忧。国事弥艰,我等臣属自当分忧。”伍六说完,双手伸出,深深一鞠,停礼不动,“还望看在昔日之情份上,明示之。”伍六没有说出吴三桂之事,那是因为此事牵涉极大,处理不好,可能会比历史上更加提起逼反吴三桂。

  小楼深深叹息,那禀告之人,到底是何人?朝廷还是不太相信那些人的话,现在找到自己来求证。

  伸手打算扶起伍六,自己承受不住这样的礼节,隔着牢栅,却是够不到。小楼说道,“伍大人不必如此!我心照明月,自当一一说与你知,”小楼之所以说,我心照明月,可没有奈何明月照沟渠之意。继续说着,“此间之事,与我牵扯很大,确是繆误了。”看着伍六不信的眼神,小楼正色道,“自王夫子府上一别,我上武当、去峨眉,最后投下华山门下,月余前盗书下山至京城,想必伍大人早有了解。”

  伍六点头,“不过最近出现在武当的重小楼是怎么回事?”

  小楼还不知道分出的那人,自己的另外一半,重小楼到底干了点什么事情,以至于伍六要提及,遂问之。

  伍六把重小楼自武当山脚开杀,一直至对阵张三丰张真人,最后逃离跳崖之事说了下。小楼有些恍惚,重小楼之意,他是明白的,可也太早了,而且,重小楼的身手出乎意料之外的强悍。

  小楼沉思片刻,说道,“崇祯十五年,……”小楼基本上把从现在开始至崇祯上吊整个历程,说了一遍。在小楼仔细叙述过程中,尤其说到孙传庭死于国难这一段时候,那躺着的孙传庭,微不细察的抖了下,小楼背对着,没有发觉,而伍六却是看见了。

  反正这些历史事件,都有人说开了,自己再说一遍,也不打紧,没什么大不了的。至少能够让崇祯有个清醒的认识,再不有所作为,大明真的要灭亡了,自己很快也会,君王死社稷,天子守国门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超纬修仙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