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54工人很质朴!我要高利润!
剑锋同志2024-11-08 10:082,012

  李墨白俩辈子,啥时候见到过赵卫国这样的大佬啊。

  尤其还是这样的近距离。

  在热烈的掌声中,赵卫国在方儒孝的陪同下走了过来。

  “这位是李墨白,春朝电子的创始人,后起之秀。金陵大学的高材生!”方儒孝介绍道。

  听到这话,赵卫国满意的点点头。

  “鼎鼎大名,早有耳闻,跟日国三菱斗法的少年英雄,了不起!”赵卫国拍着李墨白的肩膀道。

  李墨白:“……!”

  “赵省,您过奖了。多亏了金陵市的大力支持,才给了我与之对抗的信心和底气。也算是天佑神州,日国三菱是昏招频出。给了我反击的机会。其实论综合实力的话,他们是远远强过我们的。但是,他们的傲慢,把他们的优势给葬送了。”李墨白在赵卫国这样的人物面前,也没有什么好遮掩的。

  一五一十的说实话!

  可以适当的给自己脸上贴金,但是决不能乱吹牛皮。那是大忌讳!

  人家能坐到这个位置,岂是一般人啊?

  要是给赵卫国留下一个不诚实的印象,那就笑不出来了。

  “嗯,还是挺有自知之明的嘛。不错,看来没有被胜利冲昏了头脑。”赵卫国满意的点头道。

  “差距摆在那里呢。我和整个春朝电子的领导层,都是战战兢兢,如履薄冰。三菱电子是家大业大的,他们完全可以输得起的。但是我们不行啊!”李墨白苦笑道。

  赵卫国:“谨慎小心是好的。但是也不要太胆怯了。你还年轻。要朝气蓬勃,锐意进取。那首歌怎么唱来着?看成败?人生豪迈!大不了从头再来!你这个年纪,人生无限可能!”

  李墨白:“……!”

  不得不说啊。这领导就是领导,越是大佬,这说话水平越高。

  一番话,可以说是让李墨白心中战斗的火焰熊熊燃烧。恨不得现在就去跟三菱拼了。

  一群人进入春朝电子的生产车间!赵卫国不断点头,显然是挺满意的。

  还上无尘服之后,一群人进入到了车间。赵卫国给李墨白提了不少的问题,做了功课的李墨白都是一一解答了。

  饶有兴趣的赵卫国还询问了正在生产线上工作的技术工人。询问工人收入多少,对工资待遇是否满意,生活上有没有遇到什么困难之类的。

  “挺好的。每个月算下来将近俩千元。还管饭呢。我们以前在粤东省的小作坊,累死累活才能赚到这个数。但是工作环境跟这里没法比,也有一定的危险。这里一切都是按照规章制度来的。”这个工人以前是在粤东的小作坊干的。

  虽然赚的钱不少,但那真的是,一天工作十六个小时拼出来的。

  在闭塞的环境中生产,有危险不说,健康也得不到保证。

  赵卫国满意的点点头!

  “我知道,你们春朝电子起来之后,粤东大量的不正规小厂都倒闭了。大量的技术工都涌入到金陵来了。粤东的领导,怕是得看你很不顺眼了!”赵卫国调侃道。

  李墨白:“……!”

  “嘿嘿,没办法,科学技术是第一生产力啊。随着我们科技的不断发展,落后产能是注定要被淘汰的。我们国家,其实不缺小作坊这类的血汗工厂,缺的是真正的高端制造业!”李墨白对赵卫国正面回应道。

  赵卫国:“……!”

  “比如说,像你春朝电子这样的?”赵省玩味道。

  李墨白:“嗯,其实春朝电子,在我看来,还不够真正的高端,只能算是中端向上。但是,即使是这样,这当中产生的利润,也足够让我能够极大的改善工人们的工作环境和生活环境了。也能支撑起工人们的合理收入!我们的工人,虽然不能像欧镁的那些产业工人似的,一天干活不到六个小时就能过的有滋有味!至少每天工作八小时以上,有时候订单多可能是个小时!此外,可能节假日还要加班。但是,工人所付出的所有劳动,我们都会一分不少的结算工资的!我心里知道,一线的工人还是很辛苦的。”

  方儒孝跟赵卫国对视了一眼,对李墨白这种,竟然还敢自揭其短的行为挺震惊的。

  他们去别的厂子视察,老板们都眉飞色舞的表示,他们的企业多么的人性化,工人多么的轻松。赚钱多么的容易。

  可是,像李墨白这样实诚的。还真是头一个呢。

  其实赵卫国,方儒孝他们心里都有数,那些老板满嘴跑火车。搞的工人比领导还快活,可能吗?

  血汗工厂在当下,还是主流啊。

  “你既然知道工人们辛苦,有没有想过,要怎么改善这个问题啊?”赵卫国一边往前走,一边对李墨白询问道。

  李墨白:“想过。俩手准备。一个是丰富工人们的业余生活,运动设施,篮球场,乒乓球场,图书馆之类的都搞起来了!同时还限制工人们的加班时间!我们的一些工人太疯狂了。为了赚钱,恨不得除了吃饭睡觉,都要上班,这种精神头是好的。但是对身体是有损害的。虽然这样我赚的更多,但是,得为工人们的将来做打算!不能为了钱,让他们身体累趴下!”

  赵卫国:“……!”

  “嗯,不错,你是有良心的。好!还有呢?”

  “加大技术上的投入。让我们的电池技术再上一个新台阶,引流全球!前者,是治标不治本。后者,是从根本上改变这一状况!我们一旦能掌握全球最先进的技术,那就有定价权了。那些富的流油的欧镁企业就得花高价来我这里采购,我就能有足够的利润投入再研发,去给工人们更高的工资!走向一个正循环!其实,这一招,也是欧镁企业对我们这些发展中国家使用的招数!我们七亿条裤子换他们一架飞机!这当中他们的利润,哎……!”李墨白说到这里,忍不住连连摇头!

  痛心啊!相当的痛心啊!

  就这,造不如买的口号还在明国很有市场呢。

继续阅读:255赵省很满意!赌对了。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2004:从收购银杏开始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