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18我要改规矩,钱货得俩清!
剑锋同志2024-11-08 10:012,023

  春朝电子现在算是金陵市官方的宠儿了。

  这话一点都不夸张。

  方儒孝一句话,金陵各个部门,那就跟照顾亲儿子似的,扶持着春朝电子。

  李墨白也照单全收。

  他甚至还自信满满的向方儒孝表示,年内,产业工人达到三千人!技术工程人员不低于俩百人!俩年之内,打造出全球最大的电池生产基地。

  方儒孝表示很满意,询问李墨白,鼎盛时期的春朝电子会是什么规模。

  李墨白:“……!”

  “员工一万人以上,技术研发人员不低于六百人。”李墨白目光坚定道。

  方儒孝满意的点点头,随后表态,让李墨白放手去干,金陵市全力支持你。

  李墨白也清楚,方儒孝需要的是政绩。闪亮的政绩,咱投其所好就是了。

  对他来说,这是一件互惠共赢的事儿!

  这边李墨白是春风得意马蹄疾,一夜看尽长安花。

  但是那边,日国的三菱电子有点懵逼了。

  他们本来在明国是有大量的订单的。

  高端的电池,明国必须要向他们进口。

  对标十多亿的庞大市场,这三菱电子利润有多么的丰厚,那可想而知了啊。

  基本上一年要出口到明国十亿多块各类型的电池。

  因为明国不光自己使用,作为全球工厂,明国每年海量的产品是需要出口的。

  所以需求量极其大。

  小日子过的不错的国家的人还是很精明的。像三菱电子这样的大公司更是如此。他们还是很重视观察自己的竞争对手的。

  明国的电池产业已经在起步阶段了。产量也已经上来了。这些三菱电子是知道的。

  但是,在三菱电子看来,明国人的电池质量是不行的。跟他们的没法比。

  要想追上三菱电子现在的技术水平,明国人至少要埋头钻研六年以上才行。

  这当中,需要投入大量的资金才能有所突破。

  等到六年之后,三菱下一代的电池产品已经做出来了。双方的差距又拉开了。

  始终保持着六年以上的技术差距。足够让三菱电子赚的盆满钵满。

  结果现在,春朝电子强势崛起,得到了明国最高科技部门的认可。一下子,天量的订单砸了下来。

  虽然春朝电子现在每天的产量还不足三万块。但是下周就能破五万,下个月,就能破十万!整个增长速度是会越来越快的。

  眼下对三菱这个庞然大物不会有什么影响。

  可最多三个月之后,这三菱电子就得吃痛了。

  俩年之内,三菱电子五成以上的国内订单会被春朝电子吃掉!

  三年之内,春朝电子能吃到七成。

  五年之内,如果三菱电子不能保持技术上的领先,九成的订单会被吞掉。

  除了极少数的订单,明确要求使用三菱电池之外,在性价比极高的春朝电池面前,三菱的电池没啥竞争力。

  小日子哪里坐得住啊?他们本就是个资源贫乏的岛国。做的就是高端产业!

  一旦失去了高端制造这个阵地的话,那就得切腹了。

  三菱电机高层盯上了春朝电子,想搞明白,为什么这家明国企业,会在这么短的时间内,在技术上取得这么大的突破!

  这不科学!

  三菱电机认为,肯定是明国人偷师学艺了。

  会不会是明国人挖走了三菱的工程师,从而取得了进展!

  愤怒的三菱高层开始轰轰烈烈的内部大调查计划。

  这边李墨白没有闲着。

  难道政策扶持,资金助力,那有啥好说的?肯定是夺路狂奔啊。

  原有的厂区直接扩大了五倍。

  从深川添置了国内最先进的生产机器!上下游的原材料供应商,统一都是钱货俩清。

  别小看了李墨白这个动作,这让春朝电子这个行业新人,一下子成了原材料供应商眼里的香饽饽。

  这么爽快的厂家,谁不喜欢啊?这年头,各种欠账白条的。供应商们心里苦啊。

  李墨白之所以这个底气,就是因为一方面他是有钱,另外一方面,想从春朝电子提货,也是一手交钱,一手交货!

  你说打白条提货,然后卖出去了再给钱?对不起。没门儿。

  其实这个行业的风气是不对的。

  以前国内的厂家,从日国进口三菱电池的时候,都是先交钱,后提货!

  你跟日国人打白条试试?人家压根就不搭理你的。

  你不给钱,毛都拿不走。

  也没看国内的厂家有什么意见啊?也没见你们对三菱骂骂咧咧啊。怎么到了国内厂家这块儿,有各种赊账了呢?

  有这么双标的吗?就算双标,人家也是对外人狠,对同胞笑。可反观咱们明国人呢?反过来了!

  气人!

  李墨白就看不惯,这规矩,从我这儿得改了。

  只要舍得撒钱,效果肯定是不一样的!

  春朝电子的原材料供应商,把最好的原材料优先供应。只要生产线到位。工人上岗,就能快速生产!不存在缺乏原材料而导致停工的现象。

  这无形当中,其实是为李墨白节省下来很多成本的。

  封嘉树的舅舅刘云鹤按照方儒孝的指示,给春朝集团提供了财政上的支持。

  他知道,这是外甥女就职的公司。

  当时封嘉树把李墨白给吹的那叫一个厉害啊。

  刘云鹤没当回事儿。但是这段时间下来,由不得他刘云鹤不震惊了。

  好家伙,可以啊。突飞猛进啊。

  恰好此时,刘云鹤的师弟周海洋,来金陵开会,顺道拜访了刘云鹤。

  官场上,这同门之情是相当重要的纽带。

  要不然,这周海洋也不会因为封嘉树的关心,对金五福那么的关照了。

  刘云鹤作为金陵财神爷,特地抽空跟周海洋一起出来吃饭。

  随后,话赶话的聊到了李墨白,聊到了春朝集团。

  刘云鹤并不知道,李墨白在秦州竟然还有产业的。颇为诧异。

  “您不知道这事儿?您的外甥女封嘉树……!”周海洋将事情简单的复述了一遍。

  刘云鹤:“嗯,是我外甥女,你说的这个人啊,我知道,现在可是金陵的风云人物,了不起的年轻企业家!”

  周海洋:“……!”

继续阅读:219展现实力,捡漏房产!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返2004:从收购银杏开始致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