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节 火球
梦想起航2025-09-17 10:444,185

电影有很多,先看哪个,后看哪个就成了问题,为了解决众口难调的问题,每部电影都被编了号,放映前,由兼职放映的人随机抽签,抽到哪个,就放哪个。已经放过的签扔掉,确保不看重样。由于电力只供应2小时,往往一部短一点的电影刚放完,另一部电影刚放了开头就结束了。第二天会优先放映开了头的那部。放完后再放抽签抽的下一部。

  看半部电影难免让人心里痒痒,但是一个人看半部痒痒,所有人看半部就不痒痒了。有曾看过这部电影的,就跟大家讲电影后面的情节。没看过的,就三五个一群的议论后面应该会出现什么情节。无形之中,半部电影拉近了大家的距离,武建军时期一盘散沙的局面再也一去不复返了,人心自然而然的聚到了一起,越聚越紧。

  看着基地一片欣欣向荣的景象,前进小队乐得合不拢嘴。想想他们刚刚聚到一起的时候,是多么的窘迫,哪里会想到还有今天。只是,高兴中有一丝失落,那就是他们的父母家人还杳无音信。关于这个问题,他们也曾多次讨论过,最后的结论就是,先建设基地,然后对外勘查,联系上其他基地,看其他基地还有没有能用的无人机或者有人机,用飞机从空中对自己的家乡附近侦查一番,然后再定夺下一步。

  一件高兴的事情是梦航结婚了。末世里的婚礼也简单,政府的婚姻登记制度还没有建立,短时间内也不会建立,所以,他们请比较要好的朋友吃了顿饭就算是宣布结婚了。为了让徐玮体会到核爆前女人拍婚纱照的幸福,梦航还特意瞒着徐玮,叫上金志和跳跳,带足了武器,去了趟市里的婚纱店,为徐玮搞来一套婚纱,为自己搞来一套礼服。

  整个过程没有叫军队护航,没有徇私。梦航和徐玮还拍了婚纱照,用婚纱摄影公司的数码照相机拍的,毕竟核爆才一年多,电池虽然没电了,多充一会电,还是能用的。梦航将拍好的照片,用一台彩色打印机打印了出来,放到了从婚纱店里搜刮出来的玻璃做的相框里。当然,彩色打印机也是特地搜刮来的,就用了这一次,平时也用不着。

  这一天傍晚,大家吃完晚饭,正聚集在一起娱乐,就看到已经黑了的天空瞬间亮了起来,抬头看天,只见一个巨大的火球从基地南侧的天空中斜着飞过,火球非常大,足以覆盖南部四分之一个天空。火球过后,就是连在一起的长时间的巨大爆裂声,这是物体摩擦空气的声音,由于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慢,所以先过了火球,才传来了声音。刺耳的爆裂声过后不久,就是一阵铺天盖地的大风,风力极其强劲,站立不稳的人们纷纷被吹倒,地面飞沙走石。这阵风就是物体快速移动,挤压空气形成的冲击波。

  从火球的高度推测,它离地面已经不远了。果然,没过太长时间,地面就传来了一阵抖动。这是物体落地,撞地地面形成的地面冲击波。

  几分钟后,前进小队和政府的几位主要领导召开紧急会议。

  会议认为,那个巨大的东西应该是天上的什么东西落下来了,准确的说,肯定是外太空的什么东西,有可能是陨石,有可能是核爆前发射的空间站,但肯定不可能是卫星,因为卫星没有那么大。还有一种可能,就是外星人的飞碟。物体照亮黑色大地的时候,物体的外围全是火,根本看不清到底是个什么东西。

  会议认为,应该尽快对物体进行探索。这么做是因为:1、如果是个威胁,可以提早预警,早作处理。2、如果是好东西,则要提防他人抢先,谁先到是谁的。因为附近或许有其他基地。之所以说是“或许”,是因为原先枕阳基地被丧尸攻破后,其他军队带难民可能在附近兴建了基地,当然即便一开始有,能不能撑到现在也不好说。

  关于派谁去的问题上,大伙争论不休,秦风要去,大家说他是基地之主,基地不能离开他,去了安全得不到保证。秦风的理由是,现在通讯不畅,如果是重大情况,需要当机立断做决定,派别人去他不放心。最后争论的结果是,秦风去。

  而秦风去,金志、梦航和跳跳都要跟着去,他们是大风大浪里过来的生死兄弟,不能让秦风一人独自犯险。原本秦风想留下2个人坐镇基地,但是谁也不肯留下。让跳跳留下,跳跳就翻出老账,翻出刚刚进入丹西市,他因为胆小怕事独自留在船上的事。秦风只好同意跳跳跟着。金志号称自己是死不了,遇到危险的时候,有他在就能少死不少人,也坚决不同意留下。梦航则号称自己能与他人交流思想,特殊情况下能排上大用场,非去不可。吵吵一通,最后的结果就是四人全去。反正基地已经走上正轨,四人不在,对基地没有什么影响。

  单单去四人肯定不够,于是决定再派军队中的变异者跟随,变异的军人共有30人左右。秦风决定只带20人。20人足够,毕竟这不是去打仗,只是去侦查,人数多了不宜掩藏行踪,人数过少又显得力量薄弱,遇到突发状况难以应付。

  会议人员拿出本地的地图,参照基地的方位、火球下落的方位,大体猜测了一个火球落地的方位。其实根据看到火球的时间和听到火球声音的时间差、再结合感受到地面震动的时间差、再结合火球出现的天空方位,根据声音在空气中传播的速度,在地面传播的速度等,是可以相对精确的计算出火球的落地范围的。但是毕竟这是末世,没有观测机构,没有精密的观测仪器,就连拿块手表掐时间都没有人在做。所以只能确定个方向,确定不了范围。不令人振奋的是,从时间差上估计,火球落地的地点离基地不是特别远。

  会议认为,探索所需物资连夜就准备好,第二天天亮就出发。先由装甲车将人员和物资运送到丛林的边缘,然后留下几辆装甲车留在丛林边缘做接应,其余装甲车撤回基地。做接应的人员有10人,这10人并不是探索小队中的,而是另外的人员。

  散会后,前进小队召集了变异的军人,给他们讲明了基地的决定,看谁愿意参加。结果各个都想参与。大伙都知道,虽然有一定风险,但却是一个巨大的立功机会。立了功,就意味着权力、待遇、地位……一窝蜂的全来了。另外除了立功,还有潜在的好处:一旦在任务中和作为“君主”的前进小队有了交情,用脚趾头都能想到以后的前途无量,可谓是“富贵险中求”。

  秦风从中挑选了20个,选拔标准是能力尽量强、尽可能的有过丛林作战经验。秦风发动大家,让大家想想需要带哪些物资,将物资清单罗列出来,然后集体讨论,尽可能的少带,带精。

  除了要带入丛林的物资,还要带一部分放入丛林边缘接应的装甲车里储备,以便将来出丛林时有不时之需。

  物资无非分为武器、通讯、住宿、饮食、医疗这5个方面。武器不用说了,尽可能带威力大、重量轻的。通讯可以忽略,从装甲车上拆下来的车载无线通讯器材在基地、市区等没有丛林的地方能短距离的通讯,在丛林里就是块废铁,全是刺啦刺啦的噪音,完全无法通讯。所以,带上各自的嗓子,就是最保险的通讯。

  住宿方面,由于人数众多,武器精良,再也不用像前进小队上次在丛林里那样住在树上了,可以睡在防潮垫上,留下三分之一的人轮流放哨即可。

  医疗方面则是带上了一些止血药、消炎药等,武建军的别墅里就有。

  最后说说饮食。在“饮”这方面,毕竟水需求量较大,而且重量较重,所以不宜大量携带。一开始靠携带的基地里的地下水,快喝完的时候,就用专门制作的工具抽取地下水。这是一种类似于洛阳铲的工具,可以在地面打个不大的洞,比用铲子挖地能减少不少工程量。逃难的人们已经验证过了,丛林里的地下水是能喝的,就是味道难以下咽而已。另外再搜刮市区的时候,还发现了一些净水片,这次他们也带上了。

  在“食”这方面,就只能依靠基地连夜制作“火烧”了,其实就是一种厚厚的面饼,放在铁锅里烙熟,由于含水量较少,所以能保存长时间不变质。高能量的压缩饼干更适于丛林行军,但是压缩饼干在搜刮市区的时候基本上没有发现,早就被人们搜刮干净了。肉类的能量比面饼也要高,但是作为此前基地肉类来源的“猪”已经全部被杀死了,所以这3个月,大家几乎都没有吃肉。基地肯定不会一直没有肉的,以后肯定会通过打猎或者尝试养殖来获取肉类,但是目前各项工作千头万绪,这方面还没顾上。

  列完物资清单,交给政府,让政府连夜提供。前进小队和这20名士兵抓紧时间进行休息,养足精神,准备明天上路。

  新政府的执行力非常高,第二天早上众人起床的时候,各项物资一应俱全。秦风带着士兵们当场验收。

  验收完毕,这24个人草草吃了早饭,连欢送仪式都没有举办,秦风大手一挥,大家就坐进了装甲车上路了。

  梦航从装甲车的观察\射击孔看着基地外面的景象,感慨万千,他想到了刚进基地的情形。当时可真是一无所有,连“遮羞布”都是徐玮给他的,再想想现在,真是“思衣则有绮罗千箱,思食则有百味珍馐,有挞百僚之杖,有斩佞臣之剑,出则壮士执鞭,入则佳人扶袂,廪有余粟,库有余财”,真是一个天上一个地上。

  一段时间后,装甲车就开到了丛林的边缘。按照计划,秦风让一部分装甲车回了基地,让一部分装甲车和10个士兵留下来驻守,他带着23个人,就一头扎进了丛林。

  为了防止发生意外,这24个人并没有分散开来,而是排成一队前进,后面的人踩着前面人的脚印前进。为了便于机动,每6个人一个小组,各个小组之间拉开10米左右的距离。每个人都分配了任务,有观察左面的,有观察右面的,有探路的,有防御身后的,有当狙击手的,有当突击手的,有当火力手的,有负责辎重给养的……总之,分配的非常合理。大家都是军人,配合的非常默契。

  他们并不担心由于队形过于密集造成搜索面过窄从而错过落地的火球。如果铺开来漫山遍野的搜索,力量就过于分散,遇到突发问题无法集中火力,造成人员伤亡。天上火球的体积看起来非常的庞大,那么它落地形成的坑也肯定非常的巨大,造成的树木破坏也必然非常的明显,应该很容易发现。

  众人的目的就是搜索、赶路,他们不想节外生枝浪费时间,见到大型的动物能绕过就绕过,见到小型的动物也不射杀吃肉。

  进入丛林前,秦风特地给这20个人注射了一些血清,强化了他们的能力。众人因为有明确的目的,所以见到奇异的植物、动物、半植物半动物的东西也漠不关心,只管赶路,所以行进速度很快。

  为节约体力,他们每行军1个小时就要略作休息。休息的时候警惕性也很高,不是一股脑全摊在地上睡大觉,而是轮流着放哨和休息。

  另外,为了便于回来的时候找到方向,他们一路上做了很多标记。

  丛林行军,最怕的就是迷失方向,在这片丛林里,指南针依然不能使用。丛林里的树木太过茂密,无法直接看到太阳,没法通过太阳来定方位。所以,他们用了最原始的方法----拉直线。也就是将多个标记点尽可能的对齐,连成一条直线,画完身边的标记后,按照之前的标记方向向前面看去,做一个延长线,在延长线上选定一个目标,比如某棵可以辨识的树,然后走到这个树附近,回头对比一下之前的很多标记点,如果正好在一条直线上,就再次做上标记,如果不在,就在附近找一个能在一条线上的点,做上标记。

继续阅读:第三节 智慧生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末世回家记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