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1章成立中央情报司
玄驹2025-09-16 09:381,679

  中国用间历史由来已久。

  春秋时期的兵圣孙子曾把间谍分为五种,因间、内间、反间、死间、生间。

  那时候诸侯争霸,大批间谍活跃幕后。

  展开一场场不见硝烟的战争。

  《孙子兵法》在开篇“始计第一”就强调:“兵者,国之大事,死生之地,存亡之道,不可不察也”。

  《孙子兵法》有云:“知己知彼,百战不殆”,就蕴含着古人们对军事情报重要性的初步认识。只有做到了“审知彼己强弱利害之势”,才能有“虽百战实无危殆也”。

  而“料敌制胜,计险阨远近,上将之道也”则道破了军事情报的重要地位。

  历史上,三国时期。

  已经有了专门的间谍机构。

  根据史料记载,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

  就开始一手创建间谍机构校事官。

  他赋予了这个机构极大的权力,“上察宗庙,下摄众司,官无局业,职无分限,随意任情,唯心所适。”

  这时期的校事官相当于明朝时期的锦衣卫或者东厂西厂。

  是一支直接受命于最高领导人的负责监察、谍报、策反、逮捕、审问等诸多工作的特务机构。

  北魏设置校事官后,到了公元222年。

  孙权被封为“吴王”。也设立了校事。

  东吴的校事官和北魏的校事官相比,威势更加强盛。

  当时的校事官甚至连宰相都敢攀咬。

  蜀汉的情报机构“司闻曹”主要是诸葛亮为了北伐曹魏而设立的。

  由诸葛亮直接管辖。

  主要任务是收集敌国情况,并进行整理和分析。

  三国时期的情报活动极具特色,侦察手段多种多样,情报分析洞察细虑。

  传递方法快速高效,情报技术简捷实用。

  情报机构初步建立,反情报活动积极有效。

  产生了像刘晔、曹操、诸葛亮、刘备、贾诩、庞统、孙权、郭嘉、荀彧、司马懿、周瑜等流芳后世的情报家。

  诸葛亮《隆中对》,就是一篇精彩的情报分析报告。

  为什么三国谍战水平高?

  一个重要原因是频繁激烈的战争。

  从公元190年到280年,90年间共发生大小战役238次。

  战争的频率如此之高,在世界战争史上也不多见。

  特别是在官渡之战、赤壁之战、夷陵之战这三大战役中。

  各方奇谋百变,斗智用计,统帅、将领和谋士都深度参与了情报战。

  现代社会,美国的中央情报局(CIA)、苏联的克格勃、以色列的摩萨德、英国的军情六处都是非常有名的情报机构。

  言归正传。

  话说张烨率军攻陷上缭城。

  得到了海昏侯富可敌国的财富。

  张烨暗忖如何使用这些钱财才能在三国这弱肉强食的社会中发挥最大的作用。

  当下是公元198年11月底,按历史轨迹,到12月底时,在下邳之战的关键时刻,吕布部将侯成、宋宪、魏续三人绑缚吕布和陈宫,率众投降了曹操。

  张烨绝对不会让此悲剧发生。

  于是便决定成立自己的情报机构-----中央情报司。

  负责对自己势力内奸分子的调查取证。

  同时防范和打击其他敌对和其他势力的渗透破坏行动。

  所谓“事后控制不如事中控制,事中控制不如事前控制。”

  张烨很懂得情报工作的重要性。

  当下,曹操、刘备、孙策等各大势力都没有成立专门的情报机构。

  自己势力中央情报司的成立。

  肯定是开创了三国的先河。

  而刘晔作为三国时期最著名的情报参谋之一,被称之为“三国时期的情报管理之王”。

  由他来执掌中央情报司,那就最合适不过了。

  张烨推心置腹地说道:“子扬,建安元年(公元196年)6月,主公部将郝萌受袁术蛊惑反叛主公,率兵攻入奉先府邸,欲置奉先于死地,幸亏奉先英勇善战,杀了反叛的郝萌。”

  “郝萌死罪也,竟敢螂臂挡车!”

  “今年10月,陈珪、陈登父子率兵立里应外合,配合曹军对我军展开进攻,帮助曹军得到了徐州、小沛。郝萌和陈珪、陈登父子的叛乱对主公而言,无疑是一个重大打击。”

  “形势颇为不妙啊,为什么这么多人反叛,需要我们深刻反思!军师以为如何?”

  “子扬言之有理。经过此事后,奉先的猜疑之心愈来愈重,他与帐下部将的关系也越来越疏远。下邳之战将进入关键时期,我怕主公其他部下会受曹操策反,做出不利我军的事情。我欲成立中央情报司,专门负责对我军内部反叛部将的调查和防范和打击其他敌对和其他势力的渗透破坏行动,同时要对敌国情况进行搜集、传递、整理、分析,提出决策建议和意见。此机构关系重大,我素闻子扬神机妙算,对于情报的搜集,天下局势、敌情的分析有独到的见解,劳烦子扬费心负责中央情报司的相关事宜。”

  刘晔道:“蒙军师信任,我刘晔必鞠躬尽瘁,以报公台知遇之恩!”

  【作者题外话】:(求银票、评论支持!)

继续阅读:第12章鬼才郭嘉献奇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穿越三国之盗尽天机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