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月看着他笑,她的笑容明媚又好看。
顾南辙一时间看迷了眼,仿佛周遭的一切都变得虚无,整个世界,只剩下她。
他的视线逐渐炙热。
秦明月也感受到他眼神里的升温。
她的笑容渐渐淡下来,取而代之的是心里腾升而起的悸动。
倏然,她瞥见李明走来。
秦明月瞬间紧张的挡在顾南辙身前,如临大敌,“你要干嘛?”
她怕他还要来找麻烦。
李明的脸色都是苍白的。
他浑身湿透,整个人很虚弱。
“你别误会,我没有要做什么。”他虚弱的说着,看了眼顾南辙,“他身上都湿了,去我那,换套衣服吧。”
李明说着,脸上有着不自在,他叹了口气,转身先行离开。
此时,天色已暗下来。
头顶乌云密布,豆大的雨滴顷刻间就砸了下来。
周围看热闹的人顿时作鸟兽散去。
秦明月见他脸都冻僵了,也赶紧搀扶顾南辙去了李家。
李明的媳妇拿了一套干净的衣服给顾南辙。
顾南辙在房间里换了半天也不见出来。
“你要不要去看看你男人?是衣服不合身吗?还是?”女人正在倒热茶,突然问了句。
明月愣了一下,刚想说他不是她男人。
就听见顾南辙在里面叫她。
她赶紧上前,站在门外,“怎么了?你穿好了吗?”
“嗯。”
“那你出来啊。”
“你问问,还有没有其他的衣服。”某人的声音透着别扭,“或者,你帮我把我的衣服给我。”
“那些都湿透了,而且很臭,根本穿不了。”
秦明月好奇,他都穿好衣服了,为什么不出来?
她敲了下门,“我进来咯?”
没得到回应,就当他是默许了,明月开了条门缝,就见顾南辙穿着一套运动服,裤子和袖子都不够长,尤其是裤子,硬是被他穿成了半截紧身裤。
秦明月不厚道的噗呲一笑。
蓝白相间的运动服,一看就是那孩子的。
衣服是新的,显然是人家还没舍得穿。
秦明月见他满脸尴尬,只敢待在房间不敢出去,她就更觉得好笑。
她故意逗他,“挺好啊,就是裤子短了一点。”
“你确定这是还好?”他郁闷,眉头都皱在一起,“不行,我不能穿这个,你去帮我问问,有没有其他衣服。”
“只有这个是新的,你看吊牌都没摘,估计是那孩子舍不得穿的新衣服,除非你愿意穿花裙子,或者李明干活的衣服?”
顾南辙:……
“好啦,这里又不会有人认识你,你就穿一会,等你衣服干了,就赶紧换回来不就行了。”
她安慰他,拉着他出去。
顾南辙再三确认,“你确定外面没人?”
“没有啊,就李家三口。”
“别磨磨蹭蹭的,快点出去,喝点热茶,免得感冒了。”她用力将他拉出来。
可一出来。
明月愣了!
怎么一屋子的人。
老人,小孩,还有一些村里的阿姨们。
大家一看顾南辙穿着那衣服,都哈哈哈的笑起来。
还有小孩捂嘴笑,“他怎么穿小孩子的衣服。”
顾南辙的嘴角一抽,“这就是你说的没人?”
“额,我哪知道,怎么会突然来这么多人。”明月不好意思的笑了笑、
顾南辙当即就想转身进屋。
李明的老婆却喊道,“顾先生,给你熬的姜茶,你快喝了。”
女人说着,就端着一大碗姜茶过来。
顾南辙只能硬着头皮接下。
一旁的阿姨们也都笑道,“小伙子,幸亏有你啊,不然咱们村要出大事。”
大家都夸赞起来,说他是个好人。
这一时间,顾南辙好像成了村子里的红人。
竟然还有小朋友过来要合影。
顾南辙当然是拒绝的。
他浑身每个细胞都想拒绝!
可明月却按着他的头,来了张几人的合影。
“对了,顾先生,你长得这么俊,有对象没得?”一个阿婆突然问起。
一群人叽叽喳喳的说笑声顿时都停了下来,齐刷刷的看向顾南辙和明月。
李明的媳妇笑道,“人家老婆不是在旁边坐着吗?张阿婆,你这想给人做媒的毛病又犯啦。”
张阿婆看看明月,满意点头,冲顾南辙比了个大拇指,“这姑娘好,长得好,尤其是那屁股,我刚才看了,也好生养。”
秦明月正喝茶呢,差点一口呛出来。
顾南辙笑起来,还故意认真问“怎么看出好生养?”
“哎呦,那要看她屁股的形状嘛,这长得多好啊。”
一堆人跟着附和。
“是,你小子有福,这屁股一看就是生儿子的。”
顾南辙又问,“能看得出生儿子还是生女儿?”
张阿婆自信满满的拍拍胸脯,“绝对是儿子,你想要女儿啊,不可能,我张阿婆看过的,不会错。”
顾南辙笑了起来。
秦明月脸上红的滴血,旁边又有人说,“你还害羞啊,这结了婚,有啥害羞的。”
秦明月尴尬的扯了扯嘴角,战术性的喝水。
这尴尬的话题,直到有人跑来通知,“这雨太大了,外头那路被冲垮了,大家赶紧回家去,别出来走动。”
大家这才回了各自的家。
明月看了眼外面的雨,似乎真的越来越大了。
“顾南辙,咱们也赶紧回吧,不然一会走不了了。”明月放下茶杯,有些担心。
“外头的路已经冲垮了,你们已经走不了了,这里的路都是泥,山路很容易打滑,很危险。”李明从后厨拎着一壶热水走进来。
他把热水放在炭炉上,“要是不嫌弃,就在这对付一晚吧,明天有人修路了,就能走了。”
他说着,又去了后厨。
女人笑道,“我男人的意思是,谢谢顾先生救了他和海子,救了我家两条人命,只是他不好意思说出口。”
“还有婆婆的事,我们其实也不是真想要一千万,就是无法接受,好端端的人说没就没了,实在气不过。
加上孩子上学的事无法落实,那城里非说要买房子落户才能读书,镇上的小学又给拆了,孩子都没书读,我们才想着,能不能要点钱,把孩子上学的问题解决了。”
女人叹气,“你们救了他,是我家的恩人,婆婆的事情,我们也不会再追究了,也不会再要你们赔偿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