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氏眼前一花,摇晃着身子差点站立不住,恍惚倒下前被身边嬷嬷扶住身子。
齐嬷嬷担心道,“主子,你可要保重身子啊。”
文氏低头咬牙,可不是她不想保重,而是有人见不得她身子好呢。
头一抬起,面上又恢复了和气,朝开门小厮点点头,扶着齐嬷嬷手走进了屋内。
“你来了。”宋老太爷头也没抬,双腿盘坐在榻上,把玩着一把锃光发亮的长刀。
刀柄有些褪色,显然这刀已经有些年头了,但刀锋锐利,刀面光滑干净如镜面,刀柄转动间不时有寒芒闪过,可见这刀常年被人打磨爱护。
文氏有些眼熟,“这刀……”
“没错,这是我卫环兄弟留下的。”说到这,宋老太爷挥刀朝着虚空一砍,破空声在这寂静的屋内呼啸而过。
文氏仿若被刀风惊吓,酿跄倒退几步,倚靠在身后的石柱上。
宋老太爷才将大病初愈,便有力气挥舞大刀了?还有他突然拿出这把刀是什么意思?是在警告她吗?文氏不知道宋老太爷知道了些什么,只能警惕的看着他。
“还记得当年你怎么跟我说的吗?”宋老太爷忽然转了话题,“当年你未婚有孕,文家人要给你灌药打胎,是你抓着我裤脚苦苦求我帮你。”
文氏脸色灰败,仿佛一瞬老了许多,岁月印刻下的皱纹道道竖起,好像这样就能抵御风霜。
难怪方才小厮不让她带身边伺候的人进来,原来老太爷是打算重揭旧事吗?
“我说过,只求你给个落脚地,我没什么野心,只想好好将孩子养大,教养成材,不负孩子生父的青云志。”文氏闭眼,这些话她怎么会忘,每过一段时间她就会想起,以此来提醒自己不要走了以前的老路。
“老太爷,你可是后悔收留我了。”文氏眼角带着薄红,颊边碎发无力垂下,瘦弱的肩膀不时一抽一抽,好不可怜。
“你不用如此作态。”宋老太爷面色平淡,“我战场杀敌这么些年,从来不是一个怜惜弱小的人。你莫不是忘了,我说过,你若不是怀着我兄弟的血脉,我是绝不会让你进门的。”
文氏猛然打了一个战栗,这些她当然知道,只是她以为,两人相处了这么些年,没有感情也该有亲情,看来到底是她一厢情愿了。
“信是在你那里吧。”宋老太爷却忽然转了话题。
“什么信?”文氏不知所云,疑惑回问。
宋老太爷直视文氏眼睛,“到这个时候你还瞒我?人手也是你派的吧?驿站截杀,若不是被二房一家子发现,是不是现在二房就真的只剩下老弱病残了?”
文氏迷茫的厉害,但又好像明白了些什么,思维交错,一时心跳如雷。
“卫环是我唯一承认过的兄弟,战场上杀敌他为我挡过刀,军营中遭遇冷待欺凌是他与我一同渡过,后来他为救一个陌生幼童死于敌军的乱箭之下,甘愿当别人的人肉盾牌,身上被乱箭扎的没一块好肉。”
宋老太爷眼底赤红,“这样的人,怎么会看上你这样心狠手辣的女子?你当年将文家私财全部卷走,若不是遇上我,是不是就不打算回来了?当时文家还欠着赌债,你哥哥被人砍断双手,你的妹妹差点就要被赌坊拉走贱卖,你这一走便是文家的家破人亡,你明明还有余钱……”
许是老底被揭的多了,文氏也冷静了,她并没有急着接话,老太爷今日突然说这些定有缘由。
“你当初说这都是为了你腹中孩子打算,是你太过心急才将事做绝了,这些我以前从未怀疑。”他早该看出来,这就是一个自私到了底的人。
要知道文家有现在的富足都是靠文氏扶持,她若真有她说的那么恨文家当初做的事,恨到不给人留后路,又为何现在还要与人虚与委蛇呢?
说到底还是为了自己,她知道自己进嫁给宋老太爷是有名无实的,她心里没底便只能另做打算,将娘家扶持起来,甚至还给儿子娶了娘家外甥女,这是她给自己留的一条后路。
既然她能为了自己算计娘家人,对于没有血缘关系的宋家人就更没有必要留情面。
这也是宋老太爷怀疑她的原因,宋府内院都是文氏一手掌管,私自扣下一封信太简单了,更何况还是在他昏迷期间,宋府内众人心思浮动,即便有人发现也不会有意声张。
“文氏,你收买游匪意图谋害我宋家二房子孙之事,你认是不认?”宋老太爷啪的一声拍响桌案。
文氏闭目仰头,让自己脸上的惊慌不露于人前。
屋中的空气凝滞几息,杯盏中氤氲的热气逐渐消散,文氏叹息,“我认。”
“那封信呢?”宋老太爷面色沉痛,文氏的承认就像一个榔头狠狠砸在他的心头。
心中酸涩不已,不是替他自己,而是替他兄弟,卫环怎么就看上这么个蛇蝎妇人呢?
“被我烧了。”文氏已经完全平静下来,沉寂的目光与老太爷对上,仿佛已经认命的囚犯正在等待审判。
“你到底给卫环留下了一条血脉,我不会杀了你。”宋老太爷想到宋宣终究还是狠不下心,宋宣是卫环唯一的血脉,对文氏处置太过终究会影响宋宣。
文氏高提的心总算放下,老太爷没有怀疑宋宣就好。
“我记得家中看守小佛堂的婆子已经上年纪了吧,让她回家养老,你以后就住小佛堂吧。”宋老太爷眯着眼喝了一口已经凉透的清茶,“往后无事也不必出来了,我会让人看守着。”
“是。”文氏没有半分解释挣扎,对于这个结果接受的十分平静。
“你是不是以为没了二房,我这宋府就能交到你儿子手上了?”宋老太爷觉得文氏冷静的过分,“目光短浅,宋宣性子过于急躁,不坐上这个位置还好,一旦坐上这个位置才是真正的走投无路。有多大嘴就吃多少饭,他的性子只有当个富贵闲人才是最稳妥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