身为第七支赴海地维和警察防暴队一员,姚雷宏担任了三分队三小队机枪手。这位26岁的中尉,临行时,是乌鲁木齐边防检查站正连职检查员。在海地维和期间,他冲锋在前,撤退在后,奋不顾身,经受了多次生死考验,集中展现了中国防暴警察的风采。凯旋之后,他向记者深情地讲述了那段短暂而又不平凡的维和经历。
总理府前跨国合作警戒数小时
由于历史原因,海地社会动荡,当地人民处在水深火热的贫寒生活中,大规模的游行示威常有发生。一次,因太子港持续暴雨,造成部分居民房屋被淹,无家可归,加之温度升高,蚊蝇漫天,乌烟瘴气,引起民众不满而围攻总理府。
我与队友接到命令后,5分钟整理装备,20分钟赶到事发现场。此时总理府已聚集了1000余人,现场一片混乱,道路上堆满了破旧轮胎和垃圾,部分群众高呼口号,情绪激愤,手拿铁锹欲冲击总理府大门,翻越总理府围墙。
按照分工,作为机枪手的我与其他5名队员迅速占领制高点,同时,用装甲车组成一道铜墙铁壁,卡住要道,护守总理府大门,驱散了闹事人群,及时对现场车辆进行疏通,防止了总理府门前拥堵和混乱。在围观群众多达500多人的情况下,与斯里兰卡维和部队连续警戒近3个小时,并通过翻译向围观民众开展疏导工作,平息民众的激动情绪,为民事警察快速处理提供安全保障,确保命案现场秩序井然。
救助失血伤者忘却艾滋病风险
记得2009年祖国人民欢度春节的时候,防暴队的勤务仍紧张有序的进行着。当天夜勤,我的队友所在执勤小组巡逻经过太阳城居民区的一条巷道内,突遇大量当地群众聚集,并拦车求救,车还未停稳,人群已经蜂拥上来,我刚开车门就见一人浑身是血扑了上来——原来是发生了一起抢劫事件。一名妇女伤势严重,身中5处刀伤,因失血过多,已经出现晕迷抽搐现象。
于是,我立即配合随车军医对妇女进行救治,并对围观群众进行疏散,安抚伤者家属,临走时当地群众一直步行送至路口,竖起了大拇指喊着“China、China……”事后,我们得知在救治过程中因情况紧急救助设备不完善,我与军医二人身染伤者鲜血,在海地这样一个各类疾病高发区,当地4%的艾滋病感染率,这就意味着我们的生命安全受到威胁,可是我却没有因为这些而受到任何影响,而是一如既往地积极主动参与各项勤务。
海地总统会讲标准汉语“谢谢中国!”
2008年11月7日,太子港郊区的佩蒂翁城一所教会学校“诺言学院”坍塌,数百名学生被困,数以万计的海地民众围观并想冲入现场。正在德尔玛斯执勤的我组受领任务后第一时间到达现场,与队友一起控制进入学校的必经丁字路口,控制涌入人群和疏堵交通,为人员及时抢救争得了时间。
在整个坍塌营救过程中,我们连续作战,开展了埋压人员抢救、控制要道、疏堵车辆、检查进入核心区域人员、配合海地警察制止进入现场盲目施救民众、保卫海地总统、总理、维和司令、防暴办主任等到现场指挥的要人安全,不知不觉就连续执勤28小时,面对40多度的高温天气,面对遍体鳞伤的幸存者,面对遇难者的遗体,面对空气中弥漫的腐臭味,面对遭冷枪袭击的威胁,我们忘却了自身的安危、忘却了身体的疲惫、忘却了疫情随时爆发的威胁,心中只有一个念头“抓紧抢救,生命重于一切”。渴了匆匆喝几口水,饿了啃几口干粮,由于长时间的勤务和救援,我们两眼充血,双肩肌肉痉挛,腰酸腿疼,胳膊晒伤、手指磨破,但我们始终没有退却,没有放弃,始终坚守在事故核心现场。经过我们的不懈努力,成功救出11个孩子,挖出27具遇难学生遗体。海地普雷瓦尔总统先后4次到现场视察,每次都会重复那句标准的汉语:“谢谢你们,谢谢中国!”
10个月的维和工作结束时,我竟然感觉时间飞逝,在即将离开那片土地时,心中竟隐隐不舍。回想起所经历的艰辛困苦,看着这样一个贫困潦倒的国家,看着那些儿童一双双期盼的眼睛,其实想想,自己做的也不算什么,10个月的付出,只是希望他们能生活得好点……维和生活,我人生中一段珍贵而宝贵的回忆,我军旅生涯中难得的历练,也成为了我人生中一笔最丰厚的财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