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女连忙问道:“如梦姐姐,该怎么个攻心法?”
只见如梦走了过去,她一脚踩在幽玥的脸上,对着她吐了一口口水,道:“公主,你可知我从哪里来?”
幽玥被她踩得说不出话来,可是如梦根本就不在乎她究竟能不能说话,她又自己说道:“我从你们家的祠堂而来,原本幽家男人都为国捐躯,身份地位极高,可就是因为你惹到了唐思思,太子牵连了幽家,现在幽家已经被打成反派,幽家祠堂四处都是被人扔的烂菜叶子和烂鸡蛋。”
“不不”
如梦踩得极重,幽玥只能发出这样简单的字,但是她的眼瞳睁得很大,她根本就不敢相信自己听到的话。
无论她是否惹怒唐思思,她是否做错过事情,她做的事情就是她做的,有任何后果,她都愿意承担,可是为什么要牵累她的家人,她的家人都已经去世了,而且他们真的是为了曜国才如此。
她的眼泪从大睁着的眼眶里流了出来,如梦看到她此番表情,很是满意,但她今日所行的目的,还不仅如此。
“幽玥啊幽玥,原本与太子殿下青梅竹马的人是你,珍贵妃心中最满意的儿媳也是你,可你为什么就是不争气,让唐思思将太子殿下抢去了?你说唐思思要是善茬也就罢了,她偏偏是个狠角色,她当了太子妃,便看不得你好。”
“如梦放开我”
“公主,你对奴婢厉害有什么用?你若真厉害,你去将太子殿下从唐思思的手中抢过来啊!他们今日便会回宫了,他们回宫的第一件事儿,一定会是看望贵妃娘娘。”
“放开放开我”
如梦并没有松脚,而是大笑道:“幽玥公主,你说松脚便松脚?奴婢可是太子妃手下的人,而且你这身边伺候你的两个丫鬟,也是太子妃手下的人,奴婢今日来,就是为了告诉你,奴婢的主子太子妃殿下深得太子喜爱,现在先皇驾崩,这天下很快就是太子殿下的,而她便是一国之母,对付你这种蝼蚁,根本就不用亲自动手,给你身边安排几个自己人,你便很快就会自然死了。”
“唐唐思思”
如梦一脚踢在幽玥的肚子上,她狠狠骂道:“太子妃的名字也是你能叫的?幽玥,此次太子妃让我给你带一句话。太子妃说,幽玥贱人,你若知情识趣,便自己自缢,若是不然,主子亲自动手,可让你求生不得求死不能。”
如梦说完这句话,她便松了脚,然后对幽玥身边的两位宫女道:“你们可要好好照顾幽玥公主,太子妃重重有赏。”
她特意加重了“照顾”两个字。
“如梦姐姐放心,妹妹们绝对不会辜负太子妃的信任,一定好好照顾幽玥公主。”
如梦离开之后,幽玥表情痴呆地从地上坐了起来,她坐在地上,喃喃道:“唐思思真的下令让人侮辱幽家祠堂?”
幽玥久在深宫之中,她根本不知道外界发生了什么。
“你还敢与太子妃抢男人,你们幽家就活该被欺辱,太子妃说了,前期只是对幽家祠堂进行贬低侮辱,等到后面,幽家祠堂会被拆除,你们幽家的埋骨之地,将会被移除。”
幽玥满目泪光地看向她们,她声音哽咽地问道:“她为何要这般做?”
“为何?幽玥,当初你在珍贵妃面前说太子妃坏话的时候,就该想到你们幽家会有这一天。”
“我的爹爹和哥哥都一心忠烈,他们是为了曜国才牺牲,就算我说过唐思思的坏话,那也只是我的个人行为,她为何要这般?”
“你没有成功过,所以你当然不知道历史都是被成功的人书写的,太子妃可不是因为与你之间有私仇,所以才要拆除幽家祠堂,而是因为你们幽家自身行为不点,与敌国勾结。”
这是她最无法接受的,她以前和唐思思作对,现在成王败寇,她落得这般田地,她认了。可是唐思思不该殃及她的家人。
宫女笑道:“哎哟!看你这模样,你倒是蛮生气的?可是你气又有什么用呢?太子妃决定的事情,没有人能够阻拦。”
幽玥一下子推开宫女,然后往冷宫外跑去,两个宫女连忙追了过去。
“你站住,不许跑,不许跑。”
原本冷宫的门是一直关着的,但是刚才如梦来过,现在如梦走了,冷宫的大门还是没关。
没一会儿,幽玥便没了身影。
两个宫女左右看了好几圈,一宫女问道:“姐姐,你说这事可怎么办?我们没能看住幽玥公主,若是她跑出去的消息被传出去,我们可是要被杀头的啊!”
“冷宫这么大,我们先在冷宫中好好找找,而且冷宫的出口有人把守,她应该跑不出去。”
“好,好,我们再好好找找。”
她们说完,便分开去寻找幽玥。
幽玥从一个破背篓里面钻出来,她的眼中充满恨。
她知道,现在她已经不再是以往那个幽玥公主,而唐思思是太子妃,她深得楚珣琛的喜爱,她撼动不了她的地位。
但是她胆敢作出伤害幽家列祖列宗的事情,那她就算豁出这条命,能报复一些,就报复她一些。
今日,几个大臣集中在一起,他们以唐岩松为中心,在商议着楚珣琛登基一事。
李尚书道:“此话说着或许有些大逆不道,先皇仙逝不久,我们的确不该大肆操办新帝登基,但是国不可一日无君,近日琉国与俪国又虎视眈眈,我们作为曜国臣子,应该要为曜国操心,为曜国选择一位贤能的君主。唐将军,你觉得如何?”
唐岩松有些为难,“李尚书,你也知道,我是粗人一个,武将出身,这些问题你要是问我,我的确给不了你什么回答,但是依着我们村的习俗来说,家有长辈去世,的确不该在近期大肆操办别的活动。”
李尚书有些吃瘪,他这般说,也是为了讨好唐岩松,没想到唐岩松却给了这样的回答。
丞相道:“李大人,我也赞同唐将军的看法,现在就让太子登基,未免显得太着急了,对太子的名声不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