墨王妃想着,多半是的。
“是呢。”墨蝶兮点了点头。
“母妃,您帮女儿找找林公子好吗?女儿只知晓他姓林,尚未婚配,多的,女儿便不知道了……”墨蝶兮很是失落地说着。
“这个忙,母妃帮是帮,不过……若是只凭着姓氏来找人,未免就困难了些。你还知道些什么?都告诉母妃吧?”
“母妃……林公子那天,穿的是一件墨绿色的华裳,应该是萃霓裳的衣裳,身份上,应该是非富即贵的……然后,他认识普陀寺附近,一个叫双水村的村子里面的坐堂的……张大夫,也许,张大夫会是一个突破口。”墨蝶兮认真地回忆着,生怕遗漏了什么。
“嗯嗯,小蝶放心,事关你的终身大事,母妃一定不会马虎的。嗯?”墨王妃轻轻地抚摸着墨蝶兮,极近温柔。
“嗯,女儿相信母妃。”
“好了,睡吧,在普陀寺,一定没有在王府舒服,母妃今晚,就不走了,在这里陪着小蝶。”
……
萃霓裳。
“怎么回事?怎么今年,我们的收入,少了这么多?”安文龙坐在豪华的金丝楠木椅上面,生气地质问着底下的人。
“回禀主子,这……长安城近日新开了一家衣裳铺子,叫什么纯一华裳。抢走了不少出手阔绰的金主。所以,这收入,才会少了这么多。”
面对安文龙的怒火,甘管事还是有些害怕的。安文龙,萃霓裳的所有人,一个能够在五年前,吞并了长安城其他两家原本一片生机的衣裳铺子,一跃成为长安城最具有话语权的衣裳铺子的主人!安文龙的手段,可谓是强悍铁血的。
“纯一华裳?究竟怎么回事?”安文龙听得管家这么说,看来,是遇到对手了吗?
“主子,是这样的。那纯一华裳,早在花朝节就开张了,那个时候,便抢走了不少的客人,只是,萃霓裳整体的收入,没有太大的变化,而且,往常,也不是没有出现类似的情况,多半,很快就销声匿迹了……”甘管家说完这句话,额头都冒汗了,是他轻敌了!
“哼,不中用。罢了,念在这么多年,都兢兢业业的份上,这次,我就不计较了……若是有下一次,你知道该要怎么做。”安文龙冷冷地说着,威慑力十足。
“是是是,多谢主子开恩,小的一定更加用心!”甘管事知道,往后的日子,自己得更加小心了,在萃霓裳当管事,可不简单,不仅收入丰厚,而且,尤为的体面。
当然,做不好,随时都有可能被换掉!萃霓裳从来都不留无人之人,作为萃霓裳的管事,甘管事,更是深知这个道理。
“罢了,纯一华裳的事情,你先不用理会。萃霓裳,一切按照计划经营就可以了,到底,不过是少赚了一些。至于纯一华裳,我倒是要亲自看看,究竟是个什么样的……”
说罢,安文龙摆了摆手,示意甘管事下去,随即,双眸变得深沉起来。
……
墨王府。
“世子妃,这是奴婢誊抄的账单,您看看,奴婢虽然看不大懂,但是那个管事的人告诉奴婢,纯一华裳赚了好多银两呢!”织梅将不算太厚的账单交给了殷翊染,满脸的笑意,发自内心。
殷翊染看着笑得这么开心的织梅,嘴角也忍不住泛起了笑意。
“瞧你高兴的!这收入多,支出也不少呢,估计,真正赚得的银两,不会太多。”殷翊染冷静地分析着。
“这样的咩……”听到殷翊染这么说,织梅顿时就失落了起来。
“没事的,做生意,不能急于求成。”殷翊染看了织梅一眼,然后摇了摇头。而后便低着头,开始认真地看起了账单。
织梅看殷翊染认真起来了,也不打扰她,默默地退到了一旁。
半个时辰之后。
只见殷翊染合上了账单,很是高兴,没想到,收入比自己预计的,还要多一些!看来,这纯一华裳,开头倒是做成功了!
“幽菊,去给本世子妃准备莲子银耳羹。”殷翊染心情美美地说道。
“得嘞,世子妃稍等。”幽菊知道,一般殷翊染心情好的时候,就喜欢吃东西!
“世子妃,莲子银耳羹到了。世子妃,是有什么好事发生了吗?”幽菊笑嘻嘻地问着。
“嗯,今个夜里,咱们在院子里面,摆上吃食,好好地庆贺一番吧。”殷翊染神秘地说道,就是不告诉幽菊,究竟发生了什么。
“世子妃坏,什么事情都只和织梅姐姐说~”幽菊淡淡地“抱怨”着。
“你呀,织梅处理事情沉稳,你可不要忘记,织梅可是比本世子妃都要年长一些,有些时候,比本世子妃考虑得更为周全。”殷翊染这句话,不是说假的,虽然实际年龄,自己是比织梅大,但是,在古代生活的时间,不算太长,很多时候,她并不能很好地用古代的思维去思考问题。
“好吧……谁叫织梅姐姐厉害呢!幽菊就做好本分的事情,让世子妃吃得舒舒服服,便最是好了。”幽菊也就是开个玩笑,根本就没有往心里去。
但是,一旁的锦竹,就忍不住撇了撇嘴,她也比世子妃大呀,虽然只是大了一个多月……
不过,这些小心思,锦竹也不敢表现出来。
是夜。
殷翊染院子。
整个院子的陈设,和往日,并没有区别,只是,人儿都聚在一起,很是热闹。
“世子妃,奴婢们这美食也品尝了,桂花酿,也小抿了几口……您可以告诉奴婢们,究竟发生了什么好事了吧?”沉兰高兴地看着殷翊染,兴冲冲地问着。
“好了,本世子妃也就不买什么关子了……想必,你们几个,都听说了长安城最近新开的一家衣裳铺子吧?”殷翊染看着几人,挑了挑好看的眉毛。
“自然知道,据说,可是比萃霓裳,还要火热呢……而且,喊了个什么优秀,新奇的很,吸引了不少人呢……”幽菊连忙应和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