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7章 该尽的孝道
猫猫零2025-09-12 16:562,612

“爹,这事不怪慧芝,要走我俩一块走。"

贺老头气得直哆嗦:“不怪她?慧真马上要生了,你这时候闹离婚,不怕遭报应?我老脸往哪搁?你这种畜生怎么不被车撞死?”

“爹,既然撕破脸,这家我不要了。

横竖我不是您亲儿子,我爹是您亲兄弟,当初是他硬把我过继给您。

这么着,我回本家,改口喊您大爷成不?”

听见要回乡吃苦,徐慧芝慌忙拉住贺老头袖子:“大爷您消消气,永强他糊涂,我...我这就回乡下!”刚转身就被贺永强拽住胳膊。

“白...白眼狼!”贺老头抡起巴掌要打,突然脸色煞白捂着心口栽倒。

......

另一边,徐慧真撑着腰在雪地里艰难挪步。

见着三轮车连忙挥手:“师傅,去协和医院!”

车夫刹车报价:“两毛,走嘞!”

徐慧真捂着阵痛的肚子还价:“抢钱呐?”

“这大雪天两毛还贵?”车夫正要走,蔡全无蹬着借来的三轮滑到跟前:“您去哪?”

“协和,一毛五行不?”

蔡全无瞅见她隆起的肚子,二话不说搀人上车:“得,看您这情况,上来吧!”

原本喝完酒不打算出车的蔡全无,为给侄子家带年货又跟强子借了三轮。

谁知半路遇上临盆的徐慧真,两人这缘分可真够巧的。

刚生产完的徐慧真在医院休养了一天,蔡全无也在医院守了一整天。

后来街坊们赶来通知,才得知贺倔头气得病倒,已经没法继续住院,只得回家休养。

徐慧真一回来,贺永强就带着徐慧芝回了乡下。

徐慧真顾不上坐月子,一边照料孩子,一边照顾贺老头。

“爹,您都两天没吃东西了,再壮实的人也扛不住啊!我扶您起来,好歹喝口粥吧!”

贺倔头虚弱地摇摇头:“不喝……”

“爹,您别跟贺永强较劲了,他那脾气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我想通了,他既然过不下去,就让他跟慧芝过去吧!就算他不跑,明天我也得跟他离婚。

您也得想开点,这不是有后了吗?您当爷爷了,虽说是个闺女,可新社会了,男女都一样。"

听徐慧真不但没埋怨,反而安慰自己,贺老头心里更愧疚了,觉得贺永强辜负了这么好的媳妇。

但转念一想,既然儿媳妇还认他这个爹,自己就不能再给她添麻烦。

“是……慧真啊,爹总觉得对不住你……”

“爹,别说这些了,我扶您起来喝粥。"

“好,好……我起来。"

徐慧真搀扶时发觉不对劲,急忙问:“爹,您身上怎么这么烫?不行,我得去找大夫!”

“慧真,别去了……我自己清楚,有些话得跟你说。"

“爹,我得找人送您去医院!”

“不用……记住,咸菜缸里的石头都是宝贝,那些桌椅板凳也一样。

生意再难,家具一件都不能卖!”

“我知道,家具是您的命根子,我先去找大夫!”

“别走!”

“爹,您还有啥吩咐?”

“回头……把我给永强写的字据找出来,撕了……撕了吧……”

说完,贺老头手一松,咽了气。

在街坊们的帮助下,徐慧真办完丧事,抱着孩子去了乡下,找到贺永强办了离婚手续。

看着怀里的徐静理,徐慧真低声呢喃:“理儿啊,咱家就剩咱娘俩了……得活下去,妈得挣钱养你,你得陪妈一起扛啊……”

**何雨柱趁着过年轧钢厂放假,把四九城转了个遍,连黑市的位置、开市散市的时间都摸得一清二楚。

深知院中众人的秉性,何雨柱始终秉持低调行事的原则。

他烹饪时动作轻柔,平日多食用商城购买的即食产品,避免引起旁人注意。

连日来,在何雨柱精心投喂下,妹妹的脸色愈发红润,性格也活泼了许多。

此刻何雨水正与胡同里的同龄女孩们欢快地跳着皮筋。

闲来无事的何雨柱倚在门边,含笑望着妹妹嬉戏的身影。

商城里的简易相机仅需两三百元,胶卷更是价廉物美。

何雨柱购置了相机与胶卷,悄悄记录下这些珍贵瞬间。

正当他专注拍摄时,忽然瞥见易中海从院里踱步而出,连忙将相机收回商城空间。

"柱子,年关将近,你和雨水有何打算?后院老太太提议,既然你父亲不在城里,不如我们三家合伙过年。

我出钱多备些年货,你来掌勺,大家热闹一番。"

如今的何雨柱早已不是从前那个"傻柱"。

他心知何大清的离开与眼前二人脱不了干系,表面客气实则心存戒备,尤其对易中海更是如此。

"壹大爷,今年恐怕不便。

前些日子见了表叔和大爷,他们特意嘱咐要一起守岁。

表叔如今孤身一人,我想去陪陪他。"

易中海闻言笑道:"是该尽的孝道。

不过老太太那边,还得你亲自去说明。"

对于后院老太太,何雨柱心情复杂。

老人确实待他如亲孙,原著中将积蓄尽数相赠。

但他已非原著的傻柱,深知其中算计。

他爽快应道:"成,我这就去和老太太说。"

来到后院,他向老太太说明年节安排,承诺年后定来为她烹制佳肴。

待何雨柱离去,易中海压低声音问道:"老太太,您说老何会不会把真相都告诉柱子了?"

聋老太太望着何雨柱远去的背影说道:"这孩子打小在我眼皮底下长大,我最清楚他的性子,天生一副侠义心肠。

要是知道何大清是被咱们逼走的,早就跳脚骂娘了。

现在虽说跟咱们生分了点儿,不过是不习惯当家做主罢了,毕竟从前都有他爹撑着场子呢。"

易中海闻言叹了口气:"但愿往后这孩子别记恨咱们才好。"

聋老太太瞥了他一眼,淡淡道:"这事儿翻篇了,往后谁都别再提。"

......

既然决定不在院里过年,何雨柱蹬着自行车径直来到蔡全无家。

这屋子不大,统共三十来平,好在带个小院。

见着何雨柱兄妹,蔡全无笑着招呼:"柱子来啦,这是雨水吧?"

何雨水扭头瞅了瞅哥哥,眼里满是疑惑——这人怎么跟爹长得一个模子刻出来的?就是比爹看着年轻些。

何雨柱笑着说:"表叔,眼瞅着要过年了,知道您一个人冷清,今儿咱们一块儿过个团圆年,总好过各自孤零零的。"

蔡全无听得心头一热。

整整十年了,每年除夕都是自个儿对着墙根儿数饺子。

如今总算有了亲人,连忙拉开门道:"成!今年咱就热热闹闹过个年!"

见他正要出门,何雨柱问道:"您这是要出去办事?"

"贺家小酒馆的老板娘喊我去搭把手,看能不能再挣几个钱。"蔡全无说着整了整衣襟。

何雨柱装作饶有兴趣的样子:"表叔,我还没去过这小酒馆呢,带上我们兄妹去开开眼成不?"

"这有什么不成的!"蔡全无爽快道,"离这儿不远,我给你们带路。"

何雨柱深谙四九城爷们儿的脾性——都好这口杯中物。

这帮爷们来酒馆不外乎几个由头:一是解乏。

在外头累死累活受了一天气,灌上二两烧刀子,浑身骨头都轻了三两;二是泄火。

日子过得憋屈,要么独自买醉,要么三五知己推心置腹,把胸中块垒浇个干净;三是办事。

甭管红白喜事还是调解纠纷,几杯黄汤下肚,喜事能喝出双倍喜庆,冤家也能喝成兄弟;最后就是图个乐呵。

在这儿扯闲篇、划酒拳,怎么快活怎么来。

闲来无事,人们总爱到小酒馆打听些时兴的消息。

在那风雨飘摇的年月,市井百姓大多不识字,酒馆就成了各路流言的集散地。

有些店家怕惹是非,便在墙上挂了"休谈政事,莫论人非"的告示。

这些不起眼的小酒馆,远比看上去要热闹得多,处处透着烟火气。

继续阅读:第158章 五块就五块,价钱公道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四合院:我的签到系统专治禽兽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