念头刚起,杨厂长便连忙摇头。
这想法太过荒谬!
“杨厂长,多说无益。”苏建设坚定地看着他,“只有两个字——信我。”
他深知那位戴眼镜的领导心思复杂,是个不按常理出牌的老顽固。
杨厂长喉咙滚动,心中思绪万千。
片刻间,他一咬牙,猛地握拳:“妈的!拼了!”
“我信你!去他的规矩!”
“拖拖拉拉!年初就让他们来修,拖到现在!”
“修坏了又怎样!就说本来就那样!”
话一出口,杨厂长立刻后悔了。
妈的!自己怎么口无遮拦!
难道是被鬼迷了心窍?
他只是个厨子啊!
想到此,后悔的杨厂长用余光看向苏建设:“小苏,这事……”
“我只能让你偷偷修。”
“修好了,你可是大功一件!”
“但如果修坏了……”
“咳咳,你很聪明,懂我的意思。”
说这几句话时,杨厂长的表情犹如川剧变脸,让苏建设看得目瞪口呆。
但这些都不重要,关键是修机器对他来说易如反掌。
“嘿嘿,杨厂长,放心,看我的。”
……
轧钢厂内,厂长负责生产,副厂长负责后勤,两位领导各司其职。
他们之上还有一个组委会,其实就是书记,负责风气和品德,但大事还得书记拍板。
这种三位一体的领导结构是那个时代的主流。
这也是杨厂长后悔说出那番话的原因。
牛皮已经吹出去了,总不能收回。
但若大张旗鼓地让人看苏建设修机器,万一修坏了,不说副厂长会落井下石,书记那边也饶不了他。
冬日轧钢厂冷清,杨厂长带着苏建设像做贼一样躲避巡逻的保卫科人员。
来到车间,杨厂长使了个眼色:“放风去,小心点,我的命可捏在你手里了。”
“厂长,您就放心吧!”
苏建设应声而动,迅速躲进一个草堆中,谨慎地窥探着敌人动向。
不久,杨厂长轻轻推开大闸门的一道缝隙,低声呼唤:“小苏,快过来。”
苏建设闻言,一个灵巧的转身跃出草堆。
真是无奈,自己明明是在做大好事,却搞得像偷东西一样。
唉!
由于停产,车间内漆黑一片。
这个时代,人们普遍营养不足,夜盲症频发,即便是杨厂长这样的领导也难以幸免。
而苏建设因营养充足,在黑暗中行动自如。
他领着杨厂长来到机器旁,从零件柜中摸出手电筒:“杨厂长,帮我拿手电筒照一下,我钻到机器下面检查。”
“好,你小心点。”杨厂长侧耳倾听,双腿紧绷,随时准备应对突**况。
一旦大闸门有动静,他们就立刻撤离!
“嗯,知道了!”
苏建设嘴里叼着扳手,一手钳子,一手锤子,准备干活。
杨厂长俯身,手电筒的光束指向苏建设指示的位置。
系统奖励的物品无一不是精品,这套机械理论技术精通亦是如此。
对于这些老旧机器,苏建设修理起来游刃有余。
半个多小时后,他从机器中钻出,面带喜色。
幸运的是,损坏的零件都能在车间内找到替换品。
“怎么样,能修好吗?”
昏暗的车间内,杨厂长的眼中闪烁着期待的光芒。
他刚才跟着苏建设四处奔波寻找零件,多年的一线经验告诉他,苏建设这小子或许真有能耐。
否则,他不可能每次都能迅速找到所需零件的位置。
这种熟练的动作,甚至让杨厂长感到一种恍惚。
他觉得,苏建设在修理机器时的自信表情,比那些有着几十年经验的老师傅还要丰富。
“没问题,杨厂长。”
“你若信任我,现在开机试验一下吧。”
“我保证机器已经修复如初。”
苏建设微笑着摆手示意。
对于这种老旧机器,在系统赋予的机械理论知识面前,简直不值一提。
“开机……”
杨厂长咧嘴笑着,心中迅速权衡着得失。
别的不提,一旦机器真的修好了,就连书记也得对他刮目相看,而且这可不是出于人情世故的敷衍,而是实实在在的认可!
毕竟,如果厂里的生产跟不上,书记也会受到牵连。
“好!小苏!这时候还谈什么信不信!”
“你稍等,我这就去叫电工班来开机!”
话音未落,杨厂长已拿着手电筒匆匆离去。
苏建设留在车间,心情颇为轻松。
他突然展现出这项技术,并非没有考虑过风险,比如人们会好奇他的技术来源。
但此刻,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无人敢挑战:
胆子有多大,成就就有多大。
苏建设只需往那儿一站,声称是为了厂里生产自学成才,即便有人心存疑虑,也不敢轻易质疑。
因为一旦质疑,就可能惹上麻烦。
毕竟,自学成才,思想境界高尚,谁敢反驳?
“等会儿提一下嫣儿,反正后勤部人员众多,多一个我媳妇儿也不算啥。”
苏建设正自言自语时,杨厂长已带着一行人走进车间。
领头的两位老师傅脸色铁青。
一个厨子,竟然修好了他们束手无策的机器。
要知道,苏建设只是个食堂主任,往低了说,他就是个厨子!
这实在太过离奇!
隔山逞能!捣乱来了!
真过分!
此刻,两位老师傅眼眶泛红!
后勤负责人李副厂长跟在队伍末尾,脸色阴沉。
苏建设职责上属后勤,
此刻却帮杨厂长大大长了脸。
这让李副厂长心里如芒在背,极不舒坦。
正想着,老师傅的话已传来:
“苏主任,你……你真把机器修好了?”
“别逗了,这机器可金贵着呢。”
两位老师傅满是不信。
苏建设未理睬他们的疑惑,望向杨厂长:“厂长。”
“开机吧,没什么大碍了。”
“好。”
杨厂长点头,随即吩咐身后的人。
伴随着轰隆声起,
先是颤动,随即是机器轰鸣。
“真修好了。”
两位老师傅一听便知,
机器无恙!
但他们此刻震惊不已。
姓苏的!
你一个厨师跑我们技术堆里逞能,
一点活路都不留啊。
与他们的心情截然不同,杨厂长满心欢喜。
这下省了几万维修费!
也不用看那些毛子的脸色了!
还拖拖拉拉!这回总算硬气了!
“小苏,我要给你写表彰信!替你申请大奖!”
“哈哈哈!人才啊!”
“咱们厂也出人才了!掌握新技术的人才!”
杨厂长满口许诺好处!
人才必须拉拢!
“老杨,就申请个表彰?”
“我不是说过,别小看我们后勤的。”
“我们后勤的也不一定比一线差!”
李副厂长先是对杨厂长冷嘲热讽,
不等他回应,又拍了拍苏建设的肩膀:“小苏。”
“你这次定会受到表彰,不仅如此。”
“我还打算将你的照片贴在布告栏,并在厂报上发表你的事迹。”
“要让全厂都向你学习!”
一旁的杨厂长闻言挑眉,嘴角又泛起了笑意。
他抬手打断了李副厂长的话,轻笑说道:“老李啊。”
“你一会儿说我们后勤,一会儿说你们一线。”
“咱们厂何时分家了?我怎么不知道这事。”
李副厂长脸上的笑容瞬间褪去,心中一紧。
自己太心急了,急着拉拢苏建设,结果被这老家伙抓住了把柄。
“那个...我就是随口一说,主要是想让全厂向小苏学习。”
“你不会...不高兴吧?”李副厂长尴尬地笑道。
“好了好了,两位领导先打住。”
苏建设在旁听得耳朵都快长茧了。
正职与副职天生就有摩擦,这苏建设知道,但像这两位这样不放过任何争执机会的,还真是少见。
“表彰、榜样这些我都不在意。”
“我若是为了表彰,也不会来这里。”
“机器修好才是正事。”
“我爱人上班远,回家也晚,我还得回去给她做饭呢。”说完,苏建设便迈步离开。
“等等!”
杨厂长跑上前拉住苏建设的胳膊:“你爱人是楚嫣吧。”
“我听说过,我写封介绍信,让她来我们厂怎么样?”
一线很缺苏建设这样的人才。
虽说一线和后勤是一家,但那也只是说说而已。
“老杨,要不就不麻烦你了。”
“我写封介绍信,把小苏调到后勤吧。”
“后勤办公室都是姑娘,没男的。”
“小苏,觉得如何?”
李副厂长满怀期待地看着苏建设。
如此优秀的青年,怎能轻易放手?
苏建设驻足,侧脸露出一抹尴尬的笑容:“这...”
“不太合适吧。”
“岂不是成了任人唯亲?”
“嗯?”
李副厂长与杨厂长交换了一个眼神。
果然,苏建设是个杰出青年!
“小苏,你这话可不对。”
“楚嫣是你的家属,自然也是我们厂的一份子。”
“换句话说,咱们是一家人,哪有让家里人去外面受苦的理儿?”李副厂长笑道。
杨厂长附和:“对,小苏,要说合适,楚嫣调到咱们厂后勤再合适不过了。”
“后勤办公室都是女孩子,没有男性。”
“平时也就做做表格,没什么重活。”
“调过来吧,调过来吧,我和老李一起给你写封推荐信。”
苏建设面露犹豫,片刻后轻抿嘴角:“好吧!”
“两位领导都这么说了,我再推辞就显得太矫情了。”
“我回去跟爱人商量一下,先谢谢两位领导了。”
“不不不,是我们该谢谢你。”
杨厂长笑得极为灿烂。
机器修好了!这可是大功一件!
给楚嫣开份工资又能花多少钱?
一个月五十,一年也就六百,一百年才六万!
要是请外国人修,人家一张口就是八万的维修费!
这样算下来,轧钢厂还能净赚两万呢!
“小苏,我找个人送你回去吧。”
好话都让杨厂长说了,李副厂长只好撇撇嘴,寻找表现的机会。
苏建设笑着谢绝了二人的好意,觉得步行回四合院也挺好。
反正距离不远。
“两位领导,就此别过了。”
到了厂门口,苏建设再次谢绝了杨厂长和李副厂长的送别。
告别二人后,他独自踏上回家的路。
送走苏建设后,杨厂长和李副厂长一转身,正好遇上那两位老师傅。
“厂长,副厂长啊。”
“两位领导好。”
“苏主任好歹在修机器,你俩就不想让我们也学学?”两位老师傅面露不悦,言语中带着几分埋怨。
杨厂长与李副厂长相视而笑。
“嘿嘿,忘了……”
“下次,下次一定。”
冬日四九城街道,白雪皑皑。
年关将至,多数店铺已放假,仅余零星几家开门,多为街道办招工点。
彼时,找工作无非两途:一凭街道介绍信安排,多为工人、售货员等佳职,大多数人皆由此途得职;二则自行寻觅,此类工作往往招工难。
“哎哎!同志!”
“找工作吧?我一看就知道!”
一戴眼镜男子拦住苏建设,眼中闪烁着发现人才的光芒。
“你这身子骨,硬朗得很!”
“怎样?我一天给一块五,还包午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