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是对方狗急跳墙主动递到我们手里的证据。”
刘明达走进赵海川办公室的时候,脸上挂着那种标准的笑。
他把一份装订好的文件放到赵海川桌上,推过去。
动作幅度很小。
“赵书记,农业补贴的审计报告初稿弄好了。您先过目。”
赵海川心里门儿清。
这报告能是什么好鸟?
黄鼠狼给鸡拜年。
他没抬头,嗯了一声,伸手拿过报告。
纸张的触感很厚实,封面印着黑体字,看着挺像那么回事儿。
刘明达站在桌子对面,手垂在身体两侧没走。
似乎在等一个评价。
赵海川的视线扫过一排排数据。
第一页,资金总额。
第五页,项目支出明细。
第十页,拨付款项列表。
这账做得,也太糙了。
前一页说总共拨付了一千万,后面所有项目加起来,怎么算都只有八百多万。
那一百多万呢?吞了?
连个数字都对不平,这是把我当傻子耍啊。
还有这个“绿源生态农业公司”,又是它。
报告里说,这家公司承接了三个项目,资金全部按时到位,项目进展顺利。
放屁。
黄波涛的儿子黄启明开的公司,能没问题?
这报告与其说是审计报告,不如说是一份表彰大会的发言稿。
通篇都是“基本规范”,“总体良好”,“个别问题已督促整改”。
真行。
这帮人是真觉得能一手遮天了。
赵海川把报告合上,啪的一声。
“刘局辛苦了。”
“报告我先放这儿,内容不少我得仔细看看。”
“你先回去忙吧。”
刘明达好像松了一口气,连忙点头:“好的好的,那赵书记您先看有什么指示随时叫我。”
他转身走了,脚步比来时快了不少。
赵海川看着他的背影,拿起桌上的报告,用手指敲了敲封面。
将计就计。
你们不是喜欢演吗?
行。
我陪你们演。
看谁,能笑到最后。
……
天快亮的时候,一份长达十几页的《审计报告疑点清单》终于完成。
常晓雯打印出来,放进一个牛皮纸袋里。
早上八点半,她敲开了赵海川办公室的门。
“书记您要的东西。”
赵海川接过来,没急着看。
他先是打量了一下常晓雯。
“通宵了?”
“还好不困。”
“嗯。”
赵海川点点头,这才打开纸袋,抽出那份清单。
他看得很快但很仔细。
“干得不错。”
得到这句肯定,常晓雯感觉一夜的疲惫都值了。
“这个,”赵海川扬了扬手里的清单,“用加密软件处理电子版存好。”
“纸质版锁你柜子里。”
“我明白!”
常晓雯重重点头。
赵海川把清单递还给她。
白凯旋他们费尽心机做了这么一份漏洞百出的假报告,目的就是想让他赵海川捏着鼻子认了。
他们以为,一个空降来的书记,没根没底,面对这种铁板一块的利益集团,只能妥协。
只要他认了这份报告,就等于在这件事上盖了章。
以后就算爆雷,他赵海川也脱不了干系。
好算计。
可惜啊,他们算错了一步。
我赵海川,从来不按套路出牌。
你们递过来的刀子,我不仅要接,还要用它,给你们来个开膛破肚。
……
白凯旋的办公室里,他给对面的刘志军倒了一杯茶。
“急什么。”
白凯旋慢悠悠地说,“让他看。看得越仔细越好。”
刘志军端起茶杯,眉头却没松开。
“县长,我总觉得不踏实。”
“姓赵的这小子,不是个省油的灯。”
“他要是揪着报告里的问题不放,怎么办?”
“他敢吗?”
白凯旋嗤笑一声,拿起桌上的手机。
“我来给你吃个定心丸。”
他拨通了赵海川办公室的电话。
电话响了几声,接了。
“赵书记我是白凯旋啊。”
白凯旋的语气热情洋溢,“报告看得怎么样了?”
“写得还行吧?刘明达他们也是加了好几个通宵才赶出来的。”
电话那头,赵海川的声音传来,听着有点懒洋洋的。
“嗯看了。”
“写得挺详细的。”
“那……书记对报告的结论没什么意见吧?”
白凯旋试探着问。
“我再研究研究。”
赵海川的回答模棱两可。
但白凯旋已经得到了他想要的答案。
“研究研究”,这就是官场上的“同意”或者“默认”。
如果他真有意见,早就跳起来了。
会说“这份报告问题很严重”、“要打回去重做”。
这种含糊其辞,就是服软的信号。
“好,好。那书记您先忙我们等您指示。”
白凯旋挂了电话,脸上的笑容藏都藏不住。
“怎么样?我说了吧?他怂了。”
“一个外来户没靠山,耿群又退休了。”
“他拿什么跟我们斗?拿他的嘴皮子吗?”
刘志军还是觉得有点不对劲。
“他会不会是……在演我们?”
“演?”
白凯旋笑了,“就他?他还嫩了点。”
“在荣阳这块地界上是龙他得盘着,是虎他得卧着。”
“他要是不识时务有的是办法让他滚蛋。”
白凯旋端起茶杯,吹了吹热气。
“审计这关算是过了。”
“下一步,就是把他手里的权一点点架空。”
“让他当个甩手掌柜,混到年限自己灰溜溜走人。”
看着白凯旋志得意满的样子,刘志军把嘴边的话又咽了回去。
也许,真是自己想多了吧。
赵海川挂断电话,嘴角翘了一下。
还打电话来试探?
看来,是有点急了。
杨振市长给的人脉,该用上了。
当天下午,市里一家不起眼的茶楼,二楼包厢。
赵海川见到了陈峰。
市审计局副局长。
四十五六岁的年纪,戴着一副金丝眼镜,头发梳得一丝不苟,看着不像官员,更像个大学教授。
“陈局久仰。”
赵海川主动伸手。
陈峰握了握,很实在。
“赵书记客气了。耿书记以前经常跟我提起你。”
一句话,关系就拉近了。
都是自己人。
赵海川也没绕弯子,开门见山。
“陈局我在荣阳搞农业补贴的审计遇到点麻烦。”
“县里的审计局出了一份初稿。”
“我不是专业出身里面很多门道看不太懂。”
“想请陈局这样的专家帮我把把关。”
赵海川话说得很谦虚。
陈峰扶了扶眼镜,镜片后的眼睛很亮。
他这种搞了一辈子审计的人,一听就懂了。
“看不懂”,就是“看出了问题,但需要专业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