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4章 尘埃落定
我即天命2025-11-04 09:112,031

无非是想在荣阳这个刚刚权力重组的局面里,安插自己的人,获得利益。

而赵海川,是他亲手提拔的人。

这个年轻人手段够狠,脑子够活,更重要的是能干事。

白凯旋这个难解决的问题,那么多人束手无策,他去了没多久就给办了。

这样的人,林国栋需要用,也愿意用。

一个强势的县委书记,需要一个合拍的县长搭档。

从这个角度看,马卫国无疑是最佳人选。

用本地干部,也能最大程度保证荣阳政策的连续性和班子的稳定。

但是,也需要一些平衡。

吴常青那边的情绪也要照顾。

一味强压只会激化矛盾,不利于班子表面的团结。

政治就是搞平衡。

“这样,”林国栋沉吟片刻,“你通知组织部让他们先拿个方案出来,把这两个人选都放进去,走一下程序嘛。”

“另外告诉海川同志,让他安心抓工作。”

“荣阳现在百废待兴,发展才是硬道理。”

秘书心领神会,点了点头,退了出去。

林国栋看着窗外,目光深邃。

他给了赵海川暗示,也给了吴常青面子。

“最终谁上,看的还是各自的本事。

风声很快传到了荣阳。

赵海川和马卫国对此心照不宣,反而比之前更加拼命。

他们憋着一口气,把所有力气都用在了工作上。

开发区北区的规划在最短时间内获得了市里审批。

马卫国干脆把办公室搬到了工地,每天和工人们一起吃盒饭,亲自督战,首批基础设施项目的招标工作有条不紊地启动。

赵海川则把农业改革的经验总结成文,亲自带队,在全市的农业工作会议上做典型发言。

他讲得具体,全是干货,没有一句空话套话,引得其他县市区的干部纷纷过来取经。

一时间,荣阳县的工作热火朝天,各项数据节节攀升,在死气沉沉的云州市各区县里,显得格外亮眼。

赵海川明白,这是在给林国栋看,也是在给省里的考察组看。

你不是要考察优秀书记吗?

这就是我的成果。

你不是要衡量谁更适合当县长吗?

这就是马卫国的成绩。

这天下午,临近下班。

赵海川刚签完最后一份文件,正准备活动一下僵硬的脖子。

办公室的门被猛地推开,周正一脸紧张,快步走了进来。

他反手关上门,压低声音。

“书记。”

“省委组织部的干部考察组到了。”

赵海川的动作停住了。

“到市里了?”

周正摇了摇头,声音更低了。

“不,直接到的荣阳。”

“没有提前通知,车就停在县委招待所楼下。”

“带队的是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副处长。”

“指名要对马卫国同志进行为期两天的深入考察。”

赵海川的指尖在桌面上轻轻敲击。

省里来人了。

直接跳过市里,空降荣阳。

目标明确——马卫国。

这棋下得有意思。

林国栋把皮球踢了回去,省里又把球踢了回来,而且还指定了接球手。

这里面的道道值得琢磨。

“书记,要不要……”

周正想问,要不要去招待所见个面,探探口风。

赵海川抬手制止了他。

“不用。”

“人家是来考察干部的,不是来做客的。”

“你通知下去所有单位,所有干部正常工作。”

“谁也不许去打扰,谁也不许私下接触。”

“考察组需要什么材料,需要和谁谈话,县委办全力配合。”

“记住是配合,不是引导。”

周正愣了一下,立刻明白了。

赵海川站起身,走到窗边。

他要的是阳谋。

是把所有成绩,所有问题,都摊在阳光下,让省里自己看,自己选。

你不是要考察吗?

那就看个够。

看看这个热火朝天的荣阳,看看这个埋在工地的马卫国。

看看我们这帮人到底在干什么。

省委组织部的考察雷厉风行。

两天时间,他们约谈了荣阳县四套班子里的十几名主要干部,还随机抽取了部分局委办和乡镇的一把手。

谈话地点就设在招待所的小会议室里。

一对一。

开发区管委会主任是第一个被叫去谈话的。

他进去的时候两腿发软。

出来的时候衬衫湿透。

“问了什么?”

有好事的人凑上来。

主任擦了擦汗,摇摇头。

“没问什么。”

“就聊工作。”

“专挑细节问。”

“开发区北区征地的补偿标准,第一笔启动资金的来源,施工方招投标的具体流程……”

“我感觉我在做工作汇报,不,比做汇报还紧张。”

“他们连水泥标号都问。”

第二个进去的是农业局局长。

他出来后表情古怪。

“他们对咱们的农业改革模式很感兴趣。”

“问我赵书记当时是怎么提出这个想法的,遇到了什么阻力,马县长又是怎么配合推进的。”

“每一个环节都问得特别细。”

消息一个接一个传开。

考察组问的问题无一例外,全是关于具体工作的。

没有一句空话,没有一个务虚的问题。

所有被谈话的人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这帮人是真懂行,真想办事。

他们对马卫国的评价高度一致。

“老黄牛。”

“能干事也敢干事。”

“开发区那块硬骨头,要不是他天天睡在工棚里盯着根本啃不下来。”

“有点倔,认准的事九头牛都拉不回来。”

“但对事不对人。”

当被问及赵海川和马卫国的关系时,大家的说法也惊人地相似。

“赵书记指方向定盘子。”

“马县长是执行者,是攻坚的将军。”

“一个掌舵,一个划桨。”

“没见过他们红脸。”

“开常委会意见不一致会争论,但定了的事马县长第一个带头干。”

省委组织部干部二处的副处长坐在主位上,翻看着谈话记录。

每一份记录都指向同一个结论。

他推了推眼镜,在笔记本上写下最后一行字:党政合力,班子团结,干事创业氛围浓厚。

建议予以重用。

消息传回市里。

云州市委常委会议室。

林国栋坐在首位,面无表情。

省委组织部的考察报告就放在每个常委的面前。

报告不长,但分量极重。

继续阅读:第295章 人事调整,荣阳新的春天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