赵海川点头。
“那……您早点休息,我就不打扰了。”
秘书说完,又补充一句,“关县长让我转告您,晚上的接风宴,他已经安排好了,七点钟,我来接您。”
“替我谢谢关县长。”
“不过接风宴就算了,中央有规定。”
“等我正式上任后,再和同志们一起吃工作餐吧。”
秘书愣了一下,显然没料到他会拒绝。
“这……好吧。我……我跟关县长汇报。”
他有些手足无措地走了。
赵海川关上门。
他走到房间的穿衣镜前,抬起头,看向镜中的自己。
……
第二天上午九点,丰山县县委大礼堂。
红色的幕布,主席台上摆着一排茶杯。
台下黑压压一片,坐满了全县科级以上的干部。
赵海川坐在主席台正中央的位置,旁边是市委组织部的周副部长。
他腰杆挺得笔直,目光平视前方,看着台下那些模糊的面孔。
他知道,这里面,将来会有人是他的朋友,有人是他的敌人,更多的人,是墙头草。
而现在,他们都在看他。
看他这个从天而降的新书记,到底是个什么来头,什么路数。
周副部长清了清嗓子,拿起讲稿。
“同志们,现在开会。”
“根据市委研究决定,任命赵海川同志为丰山县县委委员、常委、书记……”
宣读任命文件的声音在礼堂里回荡。
很长,很官方。
赵海川没有太多表情。
“下面,让我们用热烈的掌声,欢迎赵海川同志讲话。”
周副部长带头鼓掌。
掌声响起来,不算稀拉,但也不算热烈。
就是那种标准的,程序性的掌声。
赵海川站起身,走到麦克风前,微微欠身。
“同志们好。”
“坚决服从组织决定,衷心感谢组织信任。”
“我叫赵海川,从今天起就是丰山的一员了。”
“我将尽快熟悉情况融入丰山,与同志们一道恪尽职守,勤勉工作,不辜负组织的重托和丰山干部群众的期望。”
没了。
台下许多准备听长篇大论的人都愣了一下。
这就完了?
没有表态,没有“三把火”的豪言壮语,甚至连一句场面上的漂亮话都没多说。
短得让人意外。
短暂的安静后,掌声再次响起。
这一次,似乎比刚才还更复杂了一些。
赵海川坐回原位,脸上依旧没什么表情。
他要的就是这个效果。
说多错多。
在这种所有人都盯着你的场合,最好的策略,就是不给他们任何可以解读的材料。
让你们猜去吧。
……
大会结束,小会议室。
烟味,茶味,还有一股子人味儿,混杂在一起。
县委班子的成员悉数到场。
赵海川坐在主位,手里夹着一支烟,但没有点。
“同志们,客套话我就不多说了。”
“从今天起,我们就是一个锅里吃饭的兄弟了。”
他姿态放得很低。
“我是丰山的新兵,初来乍到两眼一抹黑,情况不熟。”
“今后的工作,要靠大家多支持,多帮助。”
他看向关正阳。
“特别是正阳同志,你一直在丰山工作是老大哥,对县里的情况最了解。”
“以后,我得多向你请教啊。”
关正阳的脸上挤出一丝笑容,但笑意没到眼睛里。
“赵书记太客气了。”
“欢迎你来丰山。我们班子坚决拥护市委的决定,全力支持你的工作。”
话说得很标准,无懈可击。
关正阳看着眼前的赵海川。
太年轻了。
比自己小了快十岁。
自己从乡镇干事员一步步熬上来,在丰山这片土地上干了二十多年。
眼看着老书记要调走,这把椅子,所有人都以为是他的。
结果呢?
从市里直接派下来一个。
他心里能舒服吗?
不舒服。
憋着一股火。
可他不能表现出来。
他得笑,得表态,得说“全力支持”。
这就是规矩。
他倒要看看,这个年轻人,到底有多少斤两。
丰山这潭水,可不是谁都能趟的。
其他常委也纷纷表态,话都说得很好听。
“请赵书记放心。”
“我们一定全力配合。”
赵海川微笑着点头,一一回应。
但他心里清楚,这些话,听听就算了。
真正的态度,要看以后怎么做。
他注意到,宣传部长是个女同志,看他的眼神带着几分好奇。
政法委书记则一直低着头,不知道在想什么。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心思。
这第一场见面会,就像一出戏。
每个人都戴着面具,说着台词。
真正的较量,还没开始。
县委办给赵海川安排的住处在常委楼三楼。
一个两室一厅的套间。
常晓雯正指挥着县委办的工作人员,把赵海川从荣阳带来的几个箱子搬进来。
“书记,您的书放这个书架上可以吗?”
“这个卧室朝南,采光好一些。”
常晓雯做事一向利落,很快就把房间的格局规划好了。
工作人员走后,屋子里只剩下他们两个人。
赵海川走到窗边,拉开窗帘。
“晓雯。”
“到了新地方就我们两个外来户了。”
这话里有几分自嘲,也有几分感慨。
常晓雯正在用湿抹布擦桌子,闻言停下了手里的动作。
“书记,您到哪里,我就跟到哪里开展工作。”
“需要我做什么,您随时吩咐。”
从赵海川把她从市委要出来当秘书的那天起,她的职业生涯就和他绑在了一起。
一荣俱荣,一损俱损。
赵海川转过身,看着她。
这个比自己还小几岁的姑娘,身上总有种超乎年龄的沉稳。
她是他在这个陌生地方,唯一熟悉,也唯一能完全信任的自己人。
“晚饭还没吃吧?”
“叫个外卖,简单吃点。”
“已经点好了,一家本地菜馆,评价不错。”
“估计还有十分钟就到。”
常晓雯做事,永远想在他前面。
赵海川点点头,没再说话。
外卖送来,三菜一汤,摆在客厅的小茶几上。
两个人相对而坐,默默吃饭。
“我下午去了一趟县委办和档案室。”
常晓雯扒拉着米饭,一边吃一边汇报工作。
“把丰山县近三年的政府工作报告、经济数据、重点项目规划还有主要领导干部的名录,都找了一份。”
她指了指沙发上那个半人高的纸箱。
“都在这里了。”
“我做了一个摘要和索引方便您查阅。”
赵海川看了一眼那个纸箱,心里大概估算了一下分量。
“辛苦了。”
“我的工作。”
常晓雯说。
吃完饭,常晓雯收拾好餐盒,又给赵海川泡了一杯热茶。
“书记,您早点休息。”
“明天上午县长把近期的重点工作议题报过来了,需要您看一下。”
“我明天一早过来。”
“好。”
常晓雯离开后,房间里彻底安静下来。
赵海川没有去休息。
他走到那个纸箱前,蹲下身,开始翻阅那些资料。
常晓雯的工作做得非常细致。
厚厚的材料被她分门别类,用不同颜色的标签纸贴好。
她甚至还手绘了一张丰山县的行政区划图,以及一张县委县政府主要领导的组织架构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