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8章 卡资金
我即天命2025-09-26 19:012,602

“性质极其恶劣!”

“影响极其败坏!”

“今天开这个会就是要成立一个领导小组,在全县范围内启动农业补贴资金规范化管理的试点工作。”

“我亲自担任组长。”

话音一落,会议室里静得掉根针都能听见。

县委书记亲自挂帅抓一个具体的试点工作,这背后释放的信号太过强烈。

“副组长由吴斌同志,还有财政、审计、农业局的几位主要负责同志担任。”

赵海川的目光落在吴斌身上,吴斌下意识地挺直了腰杆。

“另外抽调林风同志到领导小组办公室,负责具体的协调和日常工作。”

又是一记重磅。

谁都知道林风是赵海川的“自己人”。

把林风安插到这个位置,等于赵海川的手直接伸到了试点工作的最前线。

“这次改革目标很明确!”

赵海川竖起一根手指。

“第一补贴标准公开化!”

“什么项目能补能补多少,标准是什么全部上墙上网,让老百姓一目了然!”

“第二申请流程透明化!”

“谁申请了,谁符合条件,谁进入了下一轮,全程公示接受社会监督!”

“第三审核环节责任化!”

“谁审核,谁签字,谁负责!”

“出了问题,终身追责!”

“第四资金发放精准化!”

“钱要一分不差地打到老百姓的卡上,谁敢截留挪用,发现一起查处一起!”

“第五后期评估绩效化!”

“补贴发下去了有没有效果?”

“是打了水漂还是真正带动了产业?要拿出数据说话!”

“五化”标准一出,黄波涛的眼皮跳了跳。

这几乎是堵死了所有暗箱操作的口子。

白凯旋则始终面无表情,端着茶杯,慢悠悠地吹着茶叶。

赵海川看着他们的反应,心中冷笑。

不反对?

很好。

你们越是表现得无所谓,就越说明你们心虚。

等这把火烧起来,看你们还能不能坐得住!

……

下午,发改委主任马卫国敲开了赵海川办公室的门。

他不像李东生那样惶恐,反而带着一股技术官僚特有的兴奋。

“赵书记,您之前交代的关于规范政府投资项目管理的事,我搞了几个东西出来。”

马卫国献宝似的递上几份文件。

《荣阳县政府投资项目评审要点》。

《荣阳县财政资金支持项目绩效评估指引》。

赵海川接过来,快速翻阅。

文件内容非常细致,从项目的立项依据、技术可行性、经济效益,到资金的拨付流程、使用监督、后期评估,都制定了明确、可量化的标准。

“这些要点和指引虽然还不是正式的红头文件,但在我们发改委的职权范围内完全可以先试行起来。”

马卫国解释道。

“以后凡是想从发改委拿项目的,都得按这个规矩来。”

“规矩不通过一分钱别想拿到。”

赵海川赞许地点点头。

“好!卫国同志,你这个搞得很好!”

“就这么办!先试行起来!”

他心里清楚,马卫国这是在投石问路,也是在帮他另辟蹊径。

全面的项目管理办法推行阻力大,那就先从发改委这个关键口子撕开。

只要发改委这个项目审批的“总阀门”卡住了,白凯旋他们想再像以前那样随心所欲地上项目、捞好处就没那么容易了。

这又是一场积小胜为大胜的胜利。

送走马卫国,赵海川站在窗前,看着楼下穿梭的车辆和行人。

发改委这颗钉子楔进去,白凯旋和黄波涛的资金链条就等于被扼住了一个关键的咽喉。

但仅仅是节流还不够。

必须开源。

荣阳县的经济,不能只靠那几个老掉牙的产业。

正在这时,桌上的手机震动起来。

是苏晓宁。

“海川书记有点小发现。”

“说。”

“我托省团委的朋友拐着弯打听了一下,省农业厅那位之前给咱们县打过招呼的,是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的王副处长。”

“王副处长……”

赵海川重复了一遍,在脑中搜索着这个姓氏。

“对,关键是我那朋友无意中提起,这位王副处长好像是咱们江州师范学校毕业的,跟……跟县里某位领导还是校友。”

校友?

赵海川的眼睛眯了起来。

在官场,校友关系有时候比亲戚关系还管用。

一个省厅的实权副处长,会是谁的校友?

答案几乎呼之欲出。

“我知道了。”

赵海川的声音很平静,“晓宁谢了。”

“这事到此为止不要再往下查了。”

“明白。”

苏晓宁很识趣。

挂了电话,赵海川立刻叫来了周正。

“周正给你个任务。”

“书记请讲。”

“省农业厅,农村社会事业促进处王副处长。”

“查一下他的背景,尤其是他和黄波涛之间,除了校友还有没有别的关系。”

“是。”

周正没有多问一句,领命而去。

赵海川看着周正的背影,心里有一条线慢慢清晰起来。

白凯旋经营多年,关系盘根错节,省里有“校友”照应,再正常不过。

如果只是正常的打招呼,那无所谓。

但如果牵扯到经济问题,那这条线,就是一把能捅破天的尖刀。

……

几天后,市长杨振在市政府的经济工作会议上,再次敲响了警钟。

“同志们,省里关于开发区提质增效的文件精神,很快就要下来了。”

“这是一次大浪淘沙,也是一次机遇。”

“搞得好的,政策、资金都会倾斜。”

“搞得不好的甚至可能会被摘牌!”

“各区县要提前谋划主动作为,不要等省里的督导组到了门口才发现自己裤衩都没穿!”

赵海川等周围县的干部也受邀坐在下面,手里转着笔。

他知道,杨市长的话,既是说给所有人听,也是在提醒他。

荣阳县经济开发区,成立多年,半死不活。

那里是白凯旋的地盘,多年来,开发区成了某些人套取国家政策补贴、低价圈地的自留地,真正能打的实体企业,一个没有。

这就是下一个战场!

散会后,赵海川直接把常晓雯和马卫国叫到了办公室。

“晓雯把咱们县经济开发区成立以来的所有资料,包括入驻企业名单、土地出让合同、享受的各项补贴政策全部给我整理出来。”

“马主任,”

他转向马卫国,“你那边从发改委的角度,悄悄对开发区这些年的项目立项和资金使用情况,搞一个内部的摸底调研。”

“我要真实数据不管多难看。”

两人神色一凛,立刻明白了赵海川的意图。

这是要对开发区动刀子了!

“书记,我马上去办。”

常晓雯点头。

“放心吧赵书记,保证完成任务。”

马卫国也表了态。

看着两人离开,赵海川揉了揉太阳穴。

白凯旋,你的另一个钱袋子,我也要给你扎紧了。

夜幕降临,常晓雯还在办公室整理着开发区的资料,只觉得头昏脑涨。

她起身想去倒杯水,刚走到门口发现门缝底下塞着一个黄色的牛皮纸信封。

没有署名,没有邮票。

是有人直接塞进来的。

常晓雯心里咯噔一下,捡起信封,入手很薄。

她左右看了看,走廊里空无一人。

回到办公桌前,她小心翼翼地撕开信封。

里面掉出来几张纸。

是复印件,纸质很差,上面布满了模糊的黑点。

照片?

不,像是……

合同的复印照片?

常晓雯凑近了仔细看。

【甲方:荣阳县人民政府。】

【乙方:荣发建设有限公司。】

【项目名称:荣阳县农业科技推广中心大楼建设项目。】

合同金额那一栏,一连串的0看得人心惊肉跳。

数额巨大!

常晓雯翻到最后一页,签署人那一栏。

甲方法定代表人签字处,是黄波涛?

常晓雯的心脏猛地一跳,

她立刻抓起电话,拨通了赵海川的号码。

“书记,我……我收到一封匿名信。”

继续阅读:第219章 匿名信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从县委大秘开始平步青云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