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我说。”
赵海川打断了她,语气变得严肃起来。
“第一这件事到此为止。”
“从现在开始只有你知我知,不要对第三个人提起一个字都不要。”
“第二不要再直接查这家公司,更不要去问任何相关部门。”
“一问蛇就惊了。”
“你需要做的是从侧面找佐证。”
“比如去档案室,找找前几年的土地审批文件、园区项目立项报告。”
“所有能公开查阅的资料都可以看。”
“把能串起来的东西都串起来。”
“第三注意安全。”
常晓雯忽然明白,自己脚下踩着的,不是平坦的仕途,而是一片深不见底的沼泽。
“我明白了书记。”
“以后再有类似情况直接打给我,无论多晚。”
赵海川的声音里透着一股不容置疑的力量,“工作上如果有人给你使绊子,让你干不下去也随时告诉我。”
挂掉电话,常晓雯长长地呼出一口气。
……
第二天上午,县委小会议室。
一场小范围的书记碰头会。
赵海川,白凯旋,还有几个副书记。
黄波涛作为常务副县长,也列席了会议。
议程过半,气氛有些沉闷。
赵海川放下手里的茶杯,杯底和桌面碰撞,发出清脆一声。
所有人的目光都聚了过来。
“最近一直在办公室看材料,有点坐不住了。”
“我想安排点时间下去走走,看看几个乡镇的实际情况。”
“特别是那几个农业示范园区和相关企业。”
黄波涛端着茶杯的手,不易察觉地顿了一下。
白凯旋立刻笑了起来,身体向后靠在椅背上,显得十分热情。
“好事啊!书记想下基层了解县情,我们全力支持!”
“这样回头我让政府办那边出个详细方案,路线、陪同人员、汇报单位,都统筹好,一定让书记看得全面听得清楚。”
他话说得滴水不漏,核心意思却很明白——你想看什么,得由我来安排。
赵海川笑了笑,摆摆手。
“不必兴师动众别给下面增加负担。”
他的目光从白凯旋脸上移开,落在黄波涛身上。
“我就带秘书再加个司机,轻车简从。”
“不想听汇报,就想看看真实情况跟老百姓聊聊天。”
“路线我自己定。”
白凯旋脸上的笑容僵了一下,随即又恢复了自然,端起茶杯喝水,没再说话。
黄波涛干咳一声,终于忍不住了。
“书记,您的想法是好的。”
“不过有些园区路途远,山路也不好走条件比较艰苦。”
“还是让熟悉情况的同志陪同比较好。”
“我看就让农业局产业发展科的王科长跟着吧,他业务熟情况清,能给书记当个活地图。”
这话说得“贴心”。
但谁都听得出来,这是要往赵海川身边安插一个眼线。
“也好。”
赵海川出人意料地点了头,“那就让农业局派一位熟悉业务的同志随行。”
“不过我先说好,我这次下去主要是听和看,不搞任何形式的汇报会。”
他做出了让步,但守住了底线。
黄波涛松了口气,连忙点头:“那是自然,那是自然。”
赵海川的内心毫无波澜。
塞个人过来?好啊。
有时候,敌人送来的探子,比自己派出去的侦察兵还好用。
就看你怎么用。
……
碰头会一结束,各种看不见的暗流就开始涌动。
下午,赵海川正在办公室看文件。
县委办一位四十多岁的老科员,叫孙海,是耿群时期就在的老人。
自从耿群退休,他就被边缘化了,每天的工作就是送送文件,打打杂。
孙海抱着一摞文件走进来,轻手轻脚地放在赵海川桌角。
“书记,这是下午要传达的文件。”
他没立刻走,而是弯下腰,装作整理文件的样子,用几乎只有两个人能听见的声音飞快地说了一句。
“书记,档案室的老徐,是跟了耿书记十几年的老人。”
“嘴严记性好,荣阳县的陈年旧事他脑子里都有一本账。”
说完,他直起身,点点头,悄无声息地退了出去。
赵海川头也没抬,只是翻动文件的手指停顿了一下。
老徐……
他记住了这个名字。
另一边,常晓雯也迎来了意想不到的访客。
县团委的一位副书记,三十出头,戴着眼镜,看起来很精神。
他主动敲开了常晓雯办公室的门。
“常秘书您好,我叫周毅。”
一番客套后,周毅说明了来意。
“常秘,早就听说赵书记在清河镇的雷霆手段,我们这帮年轻干部心里都佩服得很!”
“一直想找机会跟书记汇报一下我们团委关于青年创业孵化基地的一些想法,不知道您能不能帮忙安排个时间?”
常晓雯立刻明白了。
这是有人在主动靠拢,在向新书记递投名状。
她客气地回应:“周书记客气了,您的想法我一定转告给赵书记。”
“他一直很关心年轻干部的工作。”
与此同时,县公安局。
局长周正打了个电话。
“小李你带两个人,便衣去县委大院转转。”
“就以检查安防漏洞的名义,重点看看书记办公室和宿舍那一块,最近有没有什么陌生面孔或者可疑车辆出入。”
“记住,只看不问每天给我报个情况。”
“是,局长!”
……
晚上,常晓雯回到家。
手机响了,是她母亲。
“晓雯啊在那边还习惯吗?”
“工作上没人欺负你吧?”
电话那头的声音充满了关切。
“挺好的妈,您放心吧。”
常晓雯坐在床边,看着窗外的灯火,“新来的赵书记很器重我让我给他当秘书了。”
“就是……感觉这里人际关系挺复杂的,有些老同志不太好打交道。”
“那当然基层嘛。”
她母亲笑了笑,随即话锋一转。
“你说的那个新书记叫赵海川?”
“对啊怎么了?”
“赵海川……这个名字,我最近在省里开会的时候听一位领导提起过。”
常晓雯一下子坐直了身体。
她母亲是省里某厅局的副职领导,她的信息渠道,绝非普通人可比。
“省里怎么说他?”
“说他是个能吏,敢干事有魄力在下面搞出了点名堂。”
“但也说他是个刺头,胆子太做事不计后果容易得罪人。”
电话那头传来一声轻叹。
“晓雯你跟着他,机遇很大但风险也一样大。”
“你自己多长个心眼凡事看准了,想好了再做把握好分寸。”
“我知道了,妈。”
挂了电话,常晓雯心里五味杂陈。
省里已经有人注意到赵海川了?
这说明,荣阳县这潭水,比她想象的还要深。
第二天一早。
一辆半旧的黑色帕萨特停在县委大楼前,很不起眼。
赵海川拉开车门坐进后座。
常晓雯提着公文包,紧随其后。
驾驶位上是县委办的老司机。
副驾驶上,坐着一个微胖的中年男人,神情拘谨,正是黄波涛“推荐”的农业局产业发展科科长,王建国。
“王科长都准备好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