做完这些事儿,他拿起电话,就给市长杨振的办公室打电话。
“杨市长呀,我是海川,你现在方便嘛?”
“我想跟你汇报个工作。”
半小时后,赵海川就坐在了杨振办公室的沙发上了。
赵海川身体往前坐了坐,态度很好,说话也很老实。
“杨市长,谢谢组织相信我,但是荣阳现在的情况,我走不开。”
“哦?”杨振看着他,没什么表情,“你说说看。”
“开发区有几个大项目,地还没弄好,后面的事儿都要人管着,要是跟不上,人家就不想投资了。”
“还有农业改革,荣阳模式才刚开始弄,怎么让它弄得更好,让老百姓能多挣钱,还有好多事情要做。”
“最重要的是人,马卫国他们才刚会干活,还要多干干活,我走了,来个新的人,不了解情况,想法要是不对,把我们干的都给否定了,那我们干的活也许就白干了。”
杨振听了以后,就端起茶杯喝水,没说话。
赵海川直接看着杨振的眼睛,
“杨市长,我还年轻,我不着急。希望能继续留任荣阳一段时间,把工作收尾。荣阳是我第一个工作的地方,我想给自己一个交代,也给荣阳的老百姓一个交代。”
这话说的很实在。
杨振放下了茶杯。
他相信赵海川了。
他觉得,一个干部,要是连自己干出来的事儿都不管了,那他还能管啥?
“你的想法,我懂了。”
杨振点了点头,“组织上会听你的意见的。”
他停了一下,又换了个话题说。
“不过,海川,你既然要留下收尾,那这两个月就要干得更好。”
“我明白。”赵海川马上回答,“请市长放心,也请市委放心。”
从杨振办公室出来,赵海川回到荣阳县,他就把县委办主任林风、副书记马卫国,还有几个重要部门的头头都叫来了。
会议室里都是烟味。
赵海川把那份文件的复印件扔在桌子上。
“大家先看看这个。”
几个人传着看了一遍,马卫国的脸一下就变了,他抬头看赵海川,嘴巴动了动,没说出话来。
林风的表情也挺复杂的,有点不想他走,又有点别的想法。
赵海川看着大家,
他笑了笑,把自己的回执也拿了出来。
“再看看这个。”
当看到“恳请继续留任”这几个字,马卫国那张脸,就不那么紧张了。他长出了一口气。
林风的眼睛一下就亮了。
“赵书记,你......”
“我哪儿也不去,”赵海川打断他的话,说得很干脆,“最少两个月里,哪儿也不去。”
“叫大家来,不是说这个事。是在离开前要干一件大事。”
“从今天开始,我们弄一个工作小组,我当组长,马县长当副组长。”
“干什么呢?”赵海川一个字一个字地说。
“把我们这一年多在荣阳干的所有事,遇到的所有困难,解决的所有问题都写下来!”
“从开发区拉投资,到三山村扶贫,从管干部,到打坏人,每个事,每个细节,都要写成材料。”
马卫国不明白:“书记,这不就是写个总结吗,费这么大劲干嘛?”
“老马,这不是总结,”赵海川看着他,“这是要总结出方法。我们要搞出来一套东西。”
“我们要告诉所有人,荣阳为什么能从一个不好的地方变成现在这样。我们是怎么干的,我们是怎么想的。”
“我不搞那些没用的,”赵海川的手指在桌上敲得很响,“我要的是一套拿到哪儿都能用,都能学的荣阳工作法!”
“这是我们留给荣阳的,最重要的东西。比多少钱,比多少项目,都重要。”
“以后,不管谁来荣阳当书记,他想乱来,就得先想想,他有没有本事,能搞出一套比荣阳工作法还厉害的东西!”
会议室里很安静。
所有人都被赵海川的话给惊到了。
他们以前就是干活,从没想过,自己干的事儿,还能总结出理论来。
这个想法,太厉害了。
林风第一个反应过来,脸都红了,很激动:“赵书记,我明白了!这是定规矩,是让我们说了算!”
“对!”赵海川看了他一眼,觉得他不错,“我们种的树,就要让它长成大树,谁也弄不倒!”
……
云州市市委常委会上,气氛有点怪。
会议快结束的时候,市长杨振咳了咳。
“最后,我说个事。”
所有人都看他。
“省委组织部前段时间有个去外地锻炼的机会,给咱们云州一个名额,市委研究了,推荐了荣阳县的赵海川同志。”
坐在杨振对面的吴常青,抬了抬眼皮。
纪委书记魏光明低着头,手指在本子上乱画。
“但是,海川同志自己跟组织说,希望继续留在荣阳工作一段时间,给工作收尾,站好最后一班岗。”
会场里有点声音。
大家觉得还有这种傻子?
放着这么好的机会不急着去,非要在那个穷地方继续收尾?
“他的理由是,荣阳的工作才刚开始,他当书记的要把事情做完。”杨振的声音不大,但是说得很清楚。
“同志们,现在有些干部,老想着升官,老想着去更好的地方。像海川同志这样,不图名,不急着走,愿意在基层干活的干部,不多了。”
“这种精神,值得我们市里所有干部学习!”
杨振说完,会场里响起了掌声。
吴常青的手也抬起来,跟着拍了两下,脸上是那种公式化的笑。
但是他心里很不高兴。
会议结束后,吴常青回到自己的办公室。
市府办副主任跟着进来,给他倒水。
“这个赵海川,到底想干什么?”吴常青靠在椅子上,用手捏着额头。
副主任小声说:“我也不知道。放着去省里的好机会不着急,非要在荣阳再待两个月。”
“你不知道?”吴常青冷笑了一下,涂。“你这是装糊”
副主任不敢说话了。
“他这不是傻,是聪明!太聪明了!”吴常青睁开眼,眼神很厉害。
“他这是用退一步的方法来进两步!他知道,他现在去省里,不认识人,没什么用。但继续留在荣阳就不一样了,他会收获人心,到时候再去外面镀金效果就会更好。”
“荣阳的成绩,是大家都看得到的。杨振今天在会上这么一夸,他赵海川就成了全市的榜样。那下一步呢?”
吴常青坐直了,看着副主任。
“镀完金下一步,他要是有了足够的成绩,就要进市委班子!”
副主任心里想了一下。
“他这是把荣阳当跳板,直接跳到我们面前来了!”吴常青一拳打在桌子上,“这小子,野心太大了!”
副主任的头上都是汗。
一定要在他升官之前,找到他的毛病。
一定要找到!
不然,等他真的进了市委班子,自己的日子就不好过了。
然而,就在云州市大家心思各异的时候,一份内部的刊物,放在了省委主要领导的桌子上。
《基层治理新实践》,是省委政策研究室印的。
这个小册子不对外卖,但是是省里干部升职的重要参考。
最新一期的第一篇文章,就是一篇很长的报告。
标题是《关于荣阳县改革实践的调查》。
署名,荣阳县委课题组,组长:赵海川。
文章前面,还有一段话。
“荣阳县在新一届县委班子的带领下,敢于改变,大胆想办法,他们的荣阳工作法想法很清楚,干得也很好,效果很不错,对我们省其他穷地方的发展,有很重要的参考作用......”
几句话,评价很高。
这篇报告,就好像一块大石头,扔进了江北省的政坛,引起了很大的反应,还传到了更上面。
荣阳开发区,有很多旗子。
红色的背景板上写着一行大字,荣阳智能制造产业园战略合作签约仪式,在太阳下很显眼。
这是云州市下边的县里,有史以来最大的一笔投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