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宗心痛不是没有缘由。
五百两银子,别说放在杜家村了,哪怕是放在县城里也可以过得很舒服。
就算买不起房子,但租一间房住,再日日去逍遥,也能过上好几年的快活日子。
现在却拿来买了马车。
虽然不是用杜风的钱。
马实笑道:“不是我说,这马绝对值这个价格!能买到都算是赚到了!”
杜宗一愣:“你、你是谁?”
马实眉头飞扬:“我是东家临时雇来驱车的!我名马实。”
原来是马夫。
杜宗悄声问道:“请个马夫得多少钱啊?”
杜风笑眯眯的:“一个月二两银上下吧,不贵。”
“这还不贵!”
杜宗心痛得眉头紧皱。
杜风觉得有些好笑:“宗叔,你现在一天都不止赚这些钱,何须心疼?何况这车都是文少送的!”
“我知道,我只是觉得这钱没必要。”
“怎么没必要?你想想,我们总不能天天用牛车拉奶皮子去送吧?那五味斋和文东楼是什么地方?牛车进出多掉价啊?”
“这倒也是……”
杜宗又看了两眼马车:“这样说来,这马车看起来也气派了许多,万一日后我们要用,能否……”
“能,当然能,你们要是想用,跟我说一声便是!”
杜风答应得很痛快,忽听身后传来了叫骂声。
“族长,你瞧瞧,这马车竟是杜风的!他得偷偷赚了多少钱?!”
“是啊族长,之前他小打小闹,我们也就不说什么了,这回他在县里都开了铺子了,也不想着点村里人!”
“你瞧瞧,庄小娘子身上穿的戴的都是什么?赚钱都拿去买这些没用的东西去了,也不知道给族里捐点!”
杜风回头一看,方才在村门口说闲话的那些人,簇拥着一名老头,直往他的方向走来。
这老头不是别人,正是杜家村的族长兼里长,杜永寿。
杜风拱了拱手:“见过寿伯。”
这杜永寿看起来年纪大,却是和已逝的杜仲是一个辈分的。
所以杜风称呼他为伯。
杜永寿眯着眼,打量着杜风现在的穿着。
“小风啊,听说你在城里开了铺子,怎么不叫村里人去做活?”
杜风笑了笑:“店内忙碌,怕累着了叔伯姑婶。”
有人不乐意了:“放屁!你分明就是不想带大家伙赚钱!说那么多作甚?”
杜风故作惊讶:“你问过我了吗?就知道我不想?”
“你!那你为何不叫大家伙去你店里?”
“我方才已经说了,店内忙碌,也赚不了几个钱,与其累着了你们,不若让外人苦一些。”
杜风笑眯眯的,似乎真没有恶意。
杜永寿眼睛微眯:“小风,不必说那些虚的,现在族里有诉求,要去你店里做活,你是让还是不让?”
“这……可我店里的人目前已经够了。”
杜风沉吟一番:“这样吧,我目前需要一些人手,来帮宗叔做些灶台,一个灶台两口锅,我出一两银子,现在差三十口锅,十五个灶台,你们谁来做?”
说着杜风直接摸出了两锭整银。
杜宗家本就有六个灶十二口锅,日后要批量熬制奶酪和火锅底料,而且可能还会要加货。
这么点锅,肯定是不够用的。
杜风这银子一摸出来,人群立马就炸了。
“我去!什么灶台,金子做的吗?一两银一个?!”
“我来!我最擅长做这种活路了!”
“放屁!我先来,我资历老!”
“资历老有什么用?还得是我们年轻人,身强体壮!”
众人叽叽喳喳地吵着,半天没有个结果。
杜永寿眉头一皱:“小风,你弄那么多锅灶,要放哪儿去?”
杜风眉头微挑:“是噢,这也是个问题,不知村里可还有空的宅基在卖?”
“不用买宅基!”
杜宗慌忙插了话进来:“我家,我家后院没建完,可以扩一扩,还有大约半亩地的地方!”
杜风笑道:“那正好,我再加点钱,给你那后院也扩建一番。”
说着他又摸出了一锭整银。
这下人群更是炸开了锅。
“三、三十两银?!就建几口破锅灶,再弄一个破院子?”
“不、不能吧,这价格也太高了!”
“可恶,这犊子到底在县里赚了多少钱!”
“他赚了多少钱不重要,重要的是,现在这三十两我要定了!”
“滚开,让我来!”
眼看众人又要吵起来,杜永寿愤怒地用拐杖敲了两下地面。
“都住口!老子还没走呢!”
众人瞬间息了声。
“杜风,你真的愿意出三十两银子,就为了扩建杜宗家的院子和锅灶?”
杜风点了点头:“那是自然,我刚想去找你们说这事呢,没想到你们就找上了门来!”
杜永寿轻咳一声:“好,你能想到村里人,很好。”
他环视一周,附近全是虎视眈眈的村民。
杜家村人口不多,左右也不过五十户人。
这三十两是如论如何都不可能雨露均沾的。
杜风看出了他的为难:“族长,这次我要的急,明天我要见到成品,若是手脚不利索的,暂且别考虑了,等下次我再想些活路给大家伙!”
“好!就等你这句话!”
杜永寿似乎抓住了什么救命稻草。
他朗声道:“大家伙都听见了?这次的活,优先手脚快的来做,明日赶不上货,别怪小风不给钱!”
即便如此,那些人也很是积极地响应着。
“我来!我家里有工具,也常做这些活,手脚也快!”
“我去你的吧!上次你做的那锅灶,歪七扭八的,能用么?”
“那也比你好,你上次和的泥,都不能用!”
杜风满意地看着这群人斗嘴。
果然解决矛盾的最好方法,就是转移矛盾。
此时杜宗悄声道:“小风,怎么突然要加这么多锅?”
“宗叔以为呢?”
“难不成,是那边要加货了?!”
杜宗两眼放光:“现在他们要多少了?”
“不多,一天五百张奶皮子,折算下来一天最少要熬一百二十五锅!”
“这么多!难怪你给我加锅呢!”
杜宗掰着手指头:“四十二口锅,烧个三轮,也就够了!就是看锅麻烦了点!”
杜风笑道:“到时候我让根生叔和壮哥也来帮你,放心,忙得过来。”
“他们也来?他们不收牛奶了吗?”
“文家包送货,你们专心烧锅就行了,烧锅费叫你们平分,如何?”
“好!那感情好!”
杜宗高兴得合不拢嘴。
一锅一百文,一百二十多锅,就是十二两多银。
除去柴火费用,他们每人还是能分四两银。
而且还轻松许多,每日还有分红拿。
一箭双雕的好事!
那边的村民们似乎吵出了个结果来。
有十五人走上前来。
“杜风,我们几个今晚就开工,保管你明日能用上那些东西!”
杜风点了点头,他把整银收入了怀中。
有人面色一变:“杜风你什么意思?是要反悔不成?”
掏出来的钱,哪有收回去的道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