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八十六章 一波三折
来财2025-06-25 10:552,247

孟寻洲轻轻将两个孩子放回婴儿床,为徐应怜掖好被角。

  窗外暮色渐沉,病房里只剩下监护仪器规律的“滴滴”声。

  徐应怜已经睡着了,睫毛在苍白的脸颊上投下细碎的阴影。

  护士轻手轻脚地推门进来:“孟先生,新生儿科请您过去一趟。”

  孟思源的保温箱旁围了三四个医生。主治医师林医生摘下听诊器,示意孟寻洲到走廊说话。

  走廊的灯光惨白得刺眼,孟寻洲注意到林医生白大褂袖口沾着淡黄色的药渍。

  “您儿子的脑部超声显示有轻微出血。”林医生递过检查单,上面密密麻麻的数据像天书,“这种情况在早产儿中不算罕见,但……”

  孟寻洲的视线黏在“脑室周围白质软化”那几个字上:“会影响智力吗?”

  “现在下结论为时过早。”林医生斟酌着词句,“但您要做好心理准备,可能会出现运动发育迟缓、学习障碍等情况。”

  走廊尽头的窗户映出孟寻洲扭曲的倒影。

  他突然想起医学院教授说过的话——“医生的职业习惯让我们习惯性寻找病理指征,却忘了每个数字背后都是活生生的人。”

  “有什么治疗方案?”

  “营养脑神经的药物,配合早期干预训练。”林医生突然压低声音,“其实县医院设备有限,我建议等孩子稳定后转去省儿童医院。”

  回到病房时,徐应怜正试图撑起身子。

  点滴架上的药瓶晃了晃,针头处渗出一点血珠。

  “思源怎么样了?”她声音沙哑,产后的子.宫收缩让她不自觉地蜷缩。

  孟寻洲把检查单藏进口袋,扶她躺好:“医生说需要观察几天。”

  他拧了热毛巾给她擦脸,毛巾拂过她干裂的嘴唇时,尝到咸涩的泪水。

  “你骗我。”徐应怜抓住他的手腕,“护士说林医生找你谈了很久。”

  监护仪的电流声突然变得刺耳。孟寻洲看着妻子颤抖的睫毛,想起结婚那天她也是这样,在红盖头下不安地眨着眼睛。

  他终是败下阵来,轻声说出实情。

  徐应怜的瞳孔骤然收缩。

  她突然掀开被子,针头被硬生生扯掉,血珠溅在雪白的床单上。

  “我要去看他!”

  孟寻洲拦腰抱住她,感受到她嶙峋的肋骨。产后才四天,徐应怜的体重轻得像片落叶。

  她在挣扎中踢翻了床头柜,玻璃杯碎成一地晶亮的残渣。

  “你现在去只会增加感染风险!”孟寻洲把她按回床上,声音发颤,“思源需要无菌环境!”

  徐应怜的指甲在他脖子上划出血痕。

  下一秒,她突然瘫软在他怀里,像被抽走全身骨头。

  滚烫的泪水浸透他肩头的衣料:“都怪我,要是那天不坚持去家访……”

  孟寻洲吻着她汗湿的发顶。

  那天暴雨如注,徐应怜执意要去给生病的学生补课,回来时摔了一跤。当时检查说没事,谁想到会引发早产。

  护士送来镇静剂时,徐应怜已经哭到脱力。孟寻洲握着她的手看药液一滴一滴落下,窗外最后一丝天光也被夜色吞噬。

  凌晨三点,孟寻洲在监护室外遇见了值夜班的林医生。保温箱里的思源比白天更安静,胸口几乎看不出起伏。

  “其实有个科研项目。”林医生突然说,“省医大在试验神经干细胞移植,对脑损伤有奇效。”

  孟寻洲猛地抬头,撞上林医生闪烁的目光。

  “但需要三十万押金,而且……”林医生递来一张皱巴巴的宣传单,“成功率只有40%。”

  宣传单上印着“新技术临床试验”几个烫金大字,落款是家没听过的生物公司。

  孟寻洲的医学直觉拉响警报,但看着思源青紫的小脸,他把质疑咽了回去。

  天蒙蒙亮时,徐应怜发起了高烧。感染指标飙升,医生不得不使用强效抗生素。

  第五天清晨,徐应怜终于退烧。

  小姑娘瘪瘪嘴,竟没哭出声,只是睁着pu.tao般的眼睛望着父母。

  这一刻孟寻洲突然看清了女儿的模样,和徐应怜一样的单眼皮,眼尾微微下垂,看人时带着天然的温柔。

  他转身时,徐应怜的哭声像把钝刀锯着他的脊梁。

  “老张,你们神经科有没有干细胞移植项目?”

  电话那头沉默了几秒:“你遇到医托了?最近是有团伙冒充我院人员……”

  孟寻洲的手缓缓垂下。

  他走回病房,看见徐应怜正抱着念槐喂奶,晨光给母女俩镀上金边。

  思源的保温箱影像从手机屏幕里发出微光,两个婴儿隔着屏幕第一次“同框”。

  “我联系了省医院的师兄。”他蹲下来平视妻子,“明天就转院。”

  徐应怜的眼泪滴在念槐脸上。小姑娘伸出粉.嫩的舌头舔了舔,竟咯咯笑起来。这笑声中,孟寻洲隐约听见命运的齿轮缓缓转动的声音。

  转院那天,暴雨再度来袭。救护车穿过雨幕时,徐应怜突然说:“等孩子们长大了,要告诉他们出生的故事。”

  孟寻洲握紧她的手。

  担架上的思源戴着氧气面罩,念槐在护士怀里吮着手指。雨刷器在车窗上划出扇形轨迹,像不断重置的计时器。

  省医院的检查结果比预期乐观。

  专家会诊后认为思源的脑损伤属于轻度,通过康复训练完全可以正常生活。

  孟寻洲在厕所隔间里哭得像个孩子,擦泪时摸到口袋里早已被揉烂的那张宣传单。

  出院回家已是深秋。孟寻洲推着双人婴儿车走过槐树村口时,当年那些乘凉的妇女又围了上来。

  王婶盯着思源看了半晌,突然惊呼:“这孩子眼神灵着呢!哪像有问题?”

  徐应怜笑着给儿子整理帽子上掉落的槐花。

  孟寻洲望着她阳光下近乎透明的耳廓,想起产房外那个暴雨倾盆的午后。

  此刻风过林梢,沙沙声像是岁月温柔的叹息。

  夜深人静时,孟寻洲常会同时轻抚两个孩子的婴儿床。

  念槐睡觉喜欢攥着小拳头,思源则总把胳膊摊成“大”字。月光透过窗帘缝隙,在两张小脸上描出银色的轮廓。

  第一片雪花飘落时,思源学会了翻身。

  他用力过猛差点栽下床,把来看孙子的徐家叔叔吓得不轻。老人扶着眼镜喃喃:“这小子,劲头比牛犊还大。”

  念槐则展现了惊人的音乐天赋。

  每当徐应怜弹起走调的儿歌,她就会跟着节奏挥舞胖乎乎的手臂。

  孟寻洲偷偷录下视频发给院长看,第二天医院就多了台捐赠的钢琴。

  除夕夜,孟寻洲抱着两个孩子守岁。

  思源对电视里的烟花格外兴奋,念槐却缩在他怀里睡得香甜。

  徐应怜端来饺子时,窗外突然炸开真正的烟花,原来是村民们来庆祝双胞胎的第一个新年。

  “新年快乐,应怜。”

继续阅读:第八十七章 喷香的铁锅炖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回到成为恶毒前妻前,我被全家宠了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