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他在这个时候插言,主要目的还不是因为刘阳说了什么“自发的、民间的”这个原因,触动了国内农业模式的根本问题,而是存心搅局。
人在说话的时候,如果说的顺利,这个和人的大脑就会一直沿着这个模式思考下去,说出来的话也会越来越流利,条理越清晰。
但是,如果在说的正顺畅的时候,突然被人打断的话,这个人的思维就会陷入停顿,再接着说的时候,一般就会和原来说的话搭不上界,或者说是似是而非。
更何况,打断刘峰说话的人还是他这么一尊大神。这小子要是还能够说的顺溜,那可真是个奇迹。
他哪知道,刘峰原本上学的时候就是学的社会管理专业,这个专业涉及的知识面相当的广泛,社会的、政治的、金融的等等方面,刘峰均有涉猎。
再加上他到了湖陵县之后,面对着这样一个土地肥沃的农业高产贫困县,这些问题更是不知道琢磨了多少次了。
为什么湖陵县的农业高产不增收?为什么农民付出了艰辛的劳动,却得不到相应的回报?等等等等,刘峰一直都在思考。
要想把湖陵县的经济搞起来,不注重农业发展是绝对不行的。
今天赵振中询问的这个问题,恰好就是刘峰这段时间都在思索、探讨,渐至于成型的东西。只是现在湖陵县的条件还没有成熟,他只是停留在预想当中,还没有实施罢了。
今天就算是赵振中不问,只要是机会合适,刘峰自己都会像这位大伯请教的。赵振中主动问起来,实在是骚到了刘峰的痒处,你现在不让他说都不行。
“不,我说的不是这个意思,你先听我说完……”刘峰这个时候好像已经我那个机了赵振中的身份似得,语气稍微一顿,又接着说道:“第三,是以色列模式的特点,实际就是高科技农业模式,以新加坡、以色列为代表。几乎没什么耕地的以色列,靠科技种地的,因为成本高,所以要靠补贴生存,算是“补贴模式”。对我国实在没什么借鉴意义,这里我就不说了。
“我重点要说的,我在农业生产方面存在着一些错误,而又基于这些错误的认识,导致我们出台了一系列错误的农业政策,延误了我们农业的发展。并且,这种情况至今没有得到纠正……”
一个小县长,居然就敢当着大哥的面批评国家政策有错误?想想都觉得不可思议。
听到这里,就连赵振邦都不由得为这小子捏了一把汗。
心说你小子够胆啊,你这不光是在批评现一届的领导班子,只怕连我们家老爷子在位时候都扫进去了。
无怪他一开始就强调说这是长辈和后辈之间的闲聊呢,原来这小子早就知道,他自己说的话太过骇人!
为了提醒他口下“留情”,赵振邦起身,拿起了水壶,居然给刘峰倒了一杯水放在了面前的茶几上面。
可谁知道,这小子居然说迷症了,根本就刹不住车。
听到这里,赵振邦的心尖子不由得就是一颤,从心而论,他觉得刘峰的话好像也有几分道理。但是,这种说法却又不能被他这种从小就听惯了“正统”理论的人所接受。
看了看老大赵振中,发现大哥脸上的神情也有了一丝不很明显的变化,赵振邦的心就提到了嗓子眼儿。
沉吟了一下,赵振中凝视着刘阳问道:“依照你这么说,你认为,农业的出路在哪里?”
“高端化、组织化、城镇化。”刘峰毫不犹豫的回答道。
高端化,这个概念相对容易理解。然而,近年来不少人质疑,发展高端农产品对我国农业的普遍发展意义不大。他们认为,国民的生活水平尚未普遍提高,对高端农产品的需求相对有限。确实,对于一个农产品供不应求的国家来说,农业发展的首要任务自然是提高产量,30年前我国这样做是合情合理的。但对于一个农产品已经供大于求的国家,情况就完全不同了。
我国城市居民数量约为3亿,假设每人每年消费3000元农产品,全国总消费额也仅为9000亿。乍一看,这个数字似乎不小,但如果平均到10亿农村人口,人均消费额就只有900元。扣除生产和流通成本,农民实际收入可能只有三五百元。因此,即使农民能生产更多的农产品,但由于城市消费能力有限,仅仅依靠增加产量是难以提高农民收入的。
要想提高农民收入,除非能够扩大农产品的需求市场。鉴于国内农产品消费量短期内难以大幅增长,我们只能寻求高端化的国际市场。
然而,要进入国际市场,高端农产品首先必须是安全的。不幸的是,由于过去出现过不安全食品事件,这些事件严重影响了我们产品进入国际市场的可能性。
此外,还有一个更为关键的原因,那就是我们的农业生产方式,或者说农业生产组织形式过于陈旧。这也是为什么尽管生产高端农产品能够增加收入,我们的农民依然难以实现富裕的一个重要原因。
东瀛岛国的农业生产方式,导致农产品的流通利润也在农民手里。而我们的生产方式决定了我们的农产品利润在流通环节,不在农民手里,所以农民就难以富裕。如果由政府出面组织农民的产品直接进超市,农民的收入起码能提高几倍、几十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