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云梦,你若是被谁哄骗,看完这个便明白了。”
李青山示意佣人将这份亲子鉴定报告拿给李云梦。
然而,李云梦没有去看那什么亲子鉴定报告,而是在陈清惊讶的注视下,拍了拍手。
在场所有人,都不由看向被李俊志带进来的年轻人。
只见此人身上穿着破旧道袍,本人来到这里的时候,很是局促不安。
“这人是谁?”
“看起来像是个街边算命先生?”
“这李云梦让一个算命先生过来做什么?”
然而,就在众人议论纷纷的时候,反倒是李青山本人脸色微不可查的一变。
接下来,李云梦说了一个离奇的故事。
是关于李青山的。
说着李青山在三十岁之前,不过是普普通通的国营工厂的车间主管,手下有十几号人的那种。
按理来说,李青山这辈子应该到头了。
最后无非是在工厂内升职,最后做到副厂长的位置。
然而,李青山偶然遇到了一名算命先生。
李青山原本不相信这些的。
然而那算命先生却一眼认定李青山不是非凡命格之人,告诉他。
他李青山的财星闪在南边,靠海。
于是,将信将疑的李青山,辞掉工作,拿上全部积蓄去刚刚改开的特区溜达了一圈。
这些寻常国内闻所未闻的商品,在特区中十分常见。
到底是当个小主管的人,李青山在注意到这个后,当机立断,干起了来往倒卖的生意。
要知道在那个念头,光是靠着走街串巷兜售瓜子,都能在短短几年的时间养出来个百万富翁!
要知道,在当时,百万富翁等同于如今的亿万富豪。
可想而知,在李青山这本就精明的脑瓜子操持之下,他的倒卖生意做大做强。
甚至李青山拉着李家家族的人,一并往来于特区之间。
这便是李青山积累第一桶金的办法。
只是好景不长。
这种赚苦力的倒卖生意,也渐渐有了同行。
在这种情况下,李青山当即决定改变路子。
于是,一家衣制厂成立。
从此,在外人看来,李青山这一路顺风顺水之下,将李家做大做强,甚至成了省城前列的李氏集团。
然而李青山心里隐约觉得,自己能够有今天这个家底,归功于当年那算命先生。
正因为如此,李青山在发达后,不止一次找过那算命先生。
结果都是一无所获。
哪成想。
在李青山六十有余之际,竟然又遇到了那算命先生。
这次,算命先生说李青山财路走到了尽头,若要接上财路,得找一个五行八字对应的女子才行。
或许是在命运的驱动下,白清秋成了算命先生口中的女子。
当时白清秋因为遇到渣男抛弃,在剩下李云梦后只能在酒吧打工。
所以面对李青山抛来的橄榄枝,白清秋没有拒绝。
于是,白云梦这个名字消失,取而代之的是李云梦。
“一派胡言!”
李金淼听闻小算命先生讲述的故事,感觉荒唐无比。
在他看来,什么八字财路之说,只是算命先生为了诓骗财钱的说辞而已。
正当李金淼想要询问李青山,对方是否在信口开河的时候,却见老人微闭眼睛,叹了口气。
“活在这个世道上,我到底还是愿意信命。”
言下之意,他李青山真的觉得,自己能够干出这么大的企业,当初那位算命先生的批言功不可没。
更何况,当初李氏集团的确遇到点麻烦。
哪成想自己在名义上娶了白清秋后,公司转忧为安。
李青山的表态,顿时让在场宾客眼神闪烁起来。
年轻一辈对于这种说辞不屑于顾。
倒是老一辈当中,有人对于李青山的话很是赞同的点头。
可是,李云梦的故事还没有讲完。
“我师傅当时说,他只是想要骗一个人,去特区探路,看看国家的政策导向而已。”
然而,小道士断断续续的话,让李青山猛然睁开了眼睛。
因为按照对方所说,那算命先生只是觉得李青山这个人看起来呆瓜一般,应该很好骗。
正因为如此,对方才找上了李青山,用了这番说辞。
并且如果李青山没有上当的话,算命先生无非再找另外一个相信这番说辞的倒霉蛋罢了。
那算命先生本人,也有下海经商的念头。
心中却胆怯,想要让别人去趟一趟独木桥,而后自己再跟上。
后续在算命先生看见李青山发达后,自然也动了相似的念头。
李青山为什么后来怎么都在家乡找不到那算命先生?
原因便是对方此时离家,去特区找发家机会了。
可是。
这算命先生的运气到底不如李青山,自己也未曾找到财路。
最后跌跌撞撞,大半生的时间浪费在其中,却一无所获。
在赔光最后的本钱后,算命先生只能重新回到家乡,操持起了算命先生的营生。
哪成想,他再次遇到了李青山。
对比起来已是省城有名大富豪的李青山,算命先生却沦落如此。
这让算命先生如何能咽的下这口气?
所以,计上心来,想要在名声上毁掉李青山。
就比如六十老者,包养小姑娘的传闻如何?
算命先生打定主意,只要李青山按照他的办法去做,他就会把相关消息送到报社,让李青山好好的在省城“名声大噪”。
然而。
没等算命先生施行计划,便病重,一命呜呼。
按照这个小道士所言,他是师傅收下的徒弟。
正因为如此,他方才知道师傅的全部计划和经历。
言下之意,李青山自觉信命的人生,全都是在意外和巧合之下,堆叠而成。
这桩陈年旧事被李云梦说出来后,全场鸦雀无声。
许多宾客不由得看向李青山,眼神中带着各异神色。
因为在这个故事里面,李青山所扮演的角色,可不太光彩。
仿佛是一路被骗的傻子。
“老板,这李青山也太蠢了吧?”
叶红听完故事,小声对陈清说道。
陈清闻言,不由摇头。
有时候,只能说旁观者清,当局者迷。
再者李青山活跃的年代。
只要站对了风口,猪也能起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