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水城的信徒来了。
来了一大群。
穿着短袍,身强体壮手上布满老茧的是镖局的武夫。
满脸横肉,笑起来像是要吃人的是码头搬运的工人。
一脸温和,见到人就作揖你好的是江水城的买卖人。
这些人鱼龙混杂,就连见多识广的法师都觉得头疼。
心想这个向公子还真是厉害,竟然从江水城弄来这么多各行各业的人。
白教在传教的时候不光光要那些读书人,也需要许多的基层帮助扩散影响力。比如码头搬运工。他们在码头做苦力,身强力壮,只要待遇降低,就会非常的不满。
镖局的武夫见多识广,经常到各地行走。能够帮白教传递消息,扩大影响力。而那些江水城做买卖的买卖人用处就大的多了,既可以为白教提供资金,也可以发动店铺里的伙计直接加入白教。到时候里应外合,他们就能够给江江水城拿下来。
也正是这群人的到来,让向锦玉在白教的地位不断的提高,现在向锦玉已经能够做到穿紫红色法袍的法师身旁。
那些法师也有意无意将自己学到的戏法骗术交给向锦玉,并言明这些只是最基本的障眼法,想要学到核心的内容,还需要对教派有更加突出的贡献。向锦玉心中一边冷笑,一边观摩着这些障眼法。
无非就是戏法里面的手段,只要你的手速够快,就能够做到。
向锦玉对此不屑一顾。倒是徐文夜看的津津有味。徐文夜在九夜庄的时候,就学过古彩戏法。有道是外行看热闹,内行看门道,他这个学习多年的内行就看出了一些门道,这白教的法师有许多学的是已经失传的戏法。
戏法手段不光障眼法,还有那些使用道具的制作。比如那个能够快速飞到半空之中的黄纸,就是用特殊的手段制作的。
徐文夜这段时间学到了不少的东西,可他快乐的学习时光就要结束了。因为白教在当地的首领决定提前举行活祭。虽然主祭品到现在还没有找到,可他们已经从昌平县内拐来了几个女孩。
质量不够,数量来凑。用法师的话来说,反正都是要禀告上天的,大不了就多送几个去,想必天老爷会很高兴。
下面那些乡民一想也是这个理,于是提前准备起了祭祀。来自遥城的那些信徒,在经过简单的考核之后,也加入了这场活动之中。
盛大的祭坛很快就被建好了,那些石头从远处运过来,被那些信徒搭建成型。
一个马脸的中年汉子很快受到了法师的重用,他是从江水城来的工匠,据他自己说。曾经给官府修过水利工程,官府可恨,一分银子也没有给他发。
所以他一气之下就跑到向公子家中做活,现在向公子要在这里学习道术。他也非常仰慕法师,便想尽自己的一份力。
那紫红色法袍的法师高兴极了,有道是术业有专攻,这种专业人士向来是白教招募的首选,而且和官服也有纠葛。他特意派人去江水城打探了,的确有一个工匠因为违反了江北道巡抚衙门的命令,被那些衙役通缉呢。
紫红色法袍的法师也对向公子的能量有了一定的了解,连巡抚衙门通缉的要犯都能够保下来,他们这次是抱上了一条大粗腿呀。
紫红色法袍的法师示意其他法师将更进一步的东西交给向锦玉,并且还派人对向锦玉说。咱们这门派想要修成正果,靠的不光是道术。更重要的是入世修行,如果能够让百姓安居乐业,那就有无量的功德,可以立地成仙的。
得到消息的向锦玉对于这个门派了解更深了,这白教不单是个单纯的传销类教派,还借鉴了王朝许多原有宗教的设定,比如立地成佛,无量功德。
明明表皮是道教,可内核里面却用佛家的东西,让向锦玉哭笑不得。
她和徐文夜讨论道:“白教能够发展到今天绝非偶然,我从它教派的教义之中看出了许多宗教的东西,这种东拼西凑的残次品却能在王朝内飞快的盛行。它最基本的点就是抓住了基层百姓心中的愤怒和怨恨。
徐文夜想了想道:“你是说国中之毒?”
早在春秋战国的时候,诸侯之间相互争霸,底层百姓困苦不堪。国人便会揭竿而起,爆发起义造反的事情,在那时候就有典籍记载国中之毒。说的就是国人会因为国中之毒,起义造反。
虽然时代已经不同了,可直到现在朝廷依旧压榨着百姓。百姓民不聊生,甚至连一口饭都吃不上,便会揭竿而起,推翻王朝,徐文夜是懂这些的。
向锦玉点头说道:“白教的开派祖师,很有可能是个学问大家。不过学问用错了地方,结果搞出这么一个毒瘤。”
徐文夜思考起来,关于国中之毒的信息他也了解的不多。可是他在江北道批改这么多的文件,已经对江北道有所了解,江北道一直以来都是动,乱频发的地方,他通过那些文件认为这国中之毒,主要有几点成因。
一者土地兼并,民以食为天,食物是从土里面刨出来的。那些农人辛苦的种地收庄稼,若是有旱涝,这一年的辛苦全部白费。更何况那些豪强世家比旱涝还要厉害,天灾或许能够让农人困苦一时,而那些豪强世家却能将农人手中的土地抢过来。让农人永世困苦。
二者天灾人祸,天灾自然不用说,那个时候就连朝廷都要赈灾。人祸一般指的是那些贪婪无道的贪官污吏,他们使用各种手段强取豪夺,对百姓造成巨大的伤害。
更多的东西,徐文夜还未想到,不过他知道向锦玉一定对国中之毒有更加深刻的了解,于是他问道:“玉儿,我们除了这些法师,就能让这个地方的百姓富裕起来吗?就能让他们脱离这些淫祠邪祭吗?”
向锦玉微笑道:“夫君,不管行不行,我们总要先做,先把这里的农会建立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