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李闯发脾气的时候,管家忽然到了门口。
这明显是有事情回报。
不过看到他的发脾气,所以不敢进来。
这让李闯的心中邪火直接撒到了他的身上。
“怎么了?怕我把你吃了不成?”
管家听了这话,打了一个激灵,匆匆进入房间之中躬身禀告道。
“老爷刚刚得到消息说是太子出城了!”
这话让李闯好忽然愣了一下。
他搞不清楚这个时候武宁出城是干什么事情?
于是皱了一下眉头,他开口问道。
“知不知道太子为什么出城?”
“暂且不知我们的人已经跟过去了,用不了多久就会有消息回报!”
“盯紧了一点,这个太子可不是省油的灯!”
这次的事情虽然说有一些巧合,但是李闯总感觉自己是被算计了。
按武宁的表现,并没有让人感觉有什么不妥!
但是他好死不死,撞了自己胳膊一下!
让郑万虎正好死在自己的手中,临死之前还来了那么一句话!
算是把李闯这么长时间以来经营下来的好名声毁于一旦!
这让李闯的心中有说不出来的愤恨。
感觉最近一段时间真是诸事不顺!
而此时武宁已经来到了王源的住处。
这是建在山腰处的一处宅院,占地并不大,不过显得非常的幽静典雅!
田安上去敲门,过不多时里面出来一名老仆。
得知是太子殿下,大驾光临,那老仆连忙进去回报。
过不多时,一名中年男子迎了出来见面便开口说道。
“草民王源见过太子殿下!”
口中说草民,但是态度却是显得不卑不亢,颇有气度。
武宁微微一笑,挥手说道。
“王先生不用客气,这一次本宫前来,是想请王先生出山的!”
王源听到这话以后并没有当场答应下来,而是淡然说道。
“草民才疏学浅,能够得太子殿下看重,实在是三生有幸!”
“还请太子殿下入内说话!”
于是他便在前带路,只是一边走一边对身旁的老仆吩咐道。
“去请公子过来!”
武宁听到这话,眉头轻轻一皱,不知道他这么做是什么意思,不过也并没有多问。
到了房间之内分宾主落座,武宁便当即说到。
“本宫在京城之内也是久闻先生大名,只是前一段时间俗务缠身!”
“又时逢本宫身体不适,所以才耽误了这么久。”
王源自然知道武宁说的是客气话,当下便笑着说道。
“太子殿下客气,草民在京城之中,虽然说有些名气不过都是书画所得!”
“而且没有入过官场,自认也没有什么本事,能够做些什么事情!”
这明显就是推脱之言了,武宁正在盘算着要如何回答。
就在这时候,一名年轻人迈步入内,躬身行礼。
“草民王拓见过太子殿下,见过父亲大人!”
武宁转过头来看到这年轻人剑眉朗目一身英气掩盖不住,心中就起了几分欢喜之心。
这时候王源脸上露出来了一抹开心的笑容。
“这是犬子王拓,最近一段时间才来京城!”
俗话说听话听音。
武宁到了之后见到王源,他口中颇有推脱之意。
但是这边却是引荐他的儿子。
难不成他是想让自己的儿子入东宫?
心中有了计较便询问了一下王拓平时都读什么书!
这一问才知道他不但是读圣人典籍,而且还学习治世之道!
简单询问几个问题,也颇有见地。
这时候,王源趁着间隙挥了挥手说道。
“好了,你下去读书吧!”
王拓躬身行礼退了下去。
老仆这时候见到他们茶杯之中的茶水少了许多,上前就要提壶倒茶。
王源摆了摆手说道。
“你也下去吧,这里由我来亲自侍奉太子殿下。”
老仆听到这话以后,躬身行礼退下。
武宁这时候心中已经有了几分猜测,手摸着茶杯轻声问道。
“王先生看起来是有话要讲!”
王源轻轻点了点头,随后叹了一口气说道。
“如今天武帝国,处处烽烟,明显有动荡之势!”
“太子殿下虽然说在此之前一直默默无闻,但是最近一段时间颇有作为!”
“而我广平王家,因为担心得罪李闯,所以一直都是没有子弟入朝为官!”
“也就是因为如此,我也就无心仕途,所以整日醉心于书画!”
说到这里他叹了一口气,手握成拳在桌子上轻轻捶打。
“都说百无一用是书生,在此之前我觉得此言有些过了。”
“可是现如今,看看我自己,文不能治国平天下。”
“武不能带兵征战沙场,为天下百姓谋太平!”
“每每年及此处常常夜不能寐!”
武宁听到这里,便轻声说道。
“先生只要想做事,此时入东宫也正恰逢其会!”
而王源则是缓缓摇了摇头说道。
“我倒是想这么做,可惜有掣肘无法成行!”
武宁算是听明白了他的意思其实很明显。
他们王家在广平是一个大族,如果得罪了李闯,那么不用想,今后的日子肯定不好过!
这些大族子弟最看重的就是家族。
所以说出来这种话,武宁也是能够理解的。
于是他心中也就有了打算,当下便说道。
“既然王先生这么说了,本宫也不会强求!”
“那先生先考虑一下,过一段时间本宫再来!”
“说不定先生会改了主意!”
而听到这话以后,王源则是连忙起身说道。
“太子殿下误会了,非是我不入东宫!”
“而是以现在的情况来说,我要是入了东宫,反而是对太子殿下极为不利!”
武宁略微一思索,便明白了他话中的意思,于是便说道。
“事情已经走到了这种地步,本宫与李闯已经是你死我活的局面!”
“就算先生不如东宫那李闯也不会放过本宫!”
“先生这么说,是不是心中还有别的打算?”
王源听完之后轻轻点了点头,然后说道。
“其实我儿王拓曾经与我私下谈及此事,说太子殿下韬光养晦之策是在高明!”
“而且最近又发生了郑万虎之事!我儿认为可以适当利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