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的话,将高欢的脸讽刺的够呛,这是讽刺自己刚到三泉县的时候,仗着骠骑大将军杨思勖的关系,话里话外的欺压李安的,让他快点结案。
高欢赶紧站起身来,急忙作揖请罪道:“当时为兄是猪油蒙了心,不知道其中的厉害,现在听李兄细细讲来才知道其中凶险。”
“这里面为兄愚昧无知,还请兄弟看在勋贵一体的面子上,一定帮兄弟一个大忙啊,之后为兄定有大礼奉上!”。
李客轻蔑的笑了笑,知道高欢在刻意推脱,但心中没有在意,要说高赫被判死罪,那是一定不可能的。
一则,谢必安没有受到任何伤害,二也是,没有财物上的损失,如果没有崔澜这档子事儿,随便就结案了。
那就没有李客来三泉县这档子事儿,但李客一想到自己离开昌明县,心中就憋不住火,虽然大军出动,就会有自己的功劳,但没有亲自指挥,只能看许圉师转过来的公文。
平定吐谷浑的最初策划者就是李客,圣人这些年都在休养生息,就是想在文治武功上超越太宗,但一年前的蝗灾,让大唐错过了吐蕃国内阿里地区叛乱的时机。
但天随人愿,吐蕃大相钦次,留在拉萨的家族成员,被吐蕃赞普以行刺的名义全部处死。
钦次大怒领兵回到大雪山跟赞普对峙,藏南的部族纷纷投奔大唐,给了大唐一个机会再次染指吐谷浑。
王忠嗣已经带兵集结完毕,在长安的弘化公主和河源郡王诺曷钵已经到了凉州,召集了旧部,准备一雪前耻。
说起弘化公主,李客心中还十分感慨,算起来弘化公主还算是自己的堂姑,她是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之幼女。
贞观十四年二月,太宗皇帝遣其父,左骁卫将军、淮阳王李道明及右武卫将军慕容宝携带大批物资护送弘化公主入吐谷浑与其国王诺曷钵成婚。
弘化公主入吐谷浑,是大唐将公主嫁于外蕃的开端。
龙朔三年,为吐蕃所袭,遂与弘化公主奔凉州,吐蕃并其地,唐徙其部众于灵州之地,置安乐州,以其为刺史。
弘化公主不仅聪明贤惠,而且具有超人的胆略。弘化公主入嫁吐谷浑后,吐谷浑和大唐的关系进一步密切了,而这却引起了吐谷浑国内不少大臣的不满。
龙朔元年,吐谷浑丞相宣王和他的两个弟弟密谋在祭山活动中,劫持诺曷钵和弘化公主投奔吐蕃。
弘化公主得知这个消息后并没有惊慌,她飞身上马,和诺曷钵一起带着少量亲兵,连夜向鄯城(西宁)奔去。
并在鄯州刺史杜凤举的帮助下一举粉碎了宣王的阴谋,吐谷浑国内很快就安定了下来。
高宗遣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等救吐谷浑,为吐蕃所败,于是吐谷浑遂为吐蕃所并。
诺曷钵以亲信数千帐来内属,诏左武卫大将军苏定方为安置大使,始徙其部众于灵州之地,置安乐州,以图后势。
高宗皇帝听到苏定方的上奏,勃然大怒,于是遣右威卫大将军薛仁贵等救吐谷浑,为吐蕃所败,于是吐谷浑遂为吐蕃所并。
天后娘娘武则天代唐立周,感念弘化公主一生坎坷,几次命人攻击吐蕃,想夺回吐谷浑,但大多未果,所以万岁通天元年在时赐姓武,改封西平大长公主。
要说是历代天子想夺回吐谷浑不假,但是要还给河源郡王诺曷钵,就是痴人说梦,就算是河源郡王诺曷钵也不敢相信。
吐谷浑地处祁连山脉和黄河上游谷地,是河南兵家必争之地,只要控制住吐谷浑,就掐住了西域商道的流向,大唐和吐蕃争斗十几年,就是想把这一处要道收入囊中。
吐谷浑建国也颇具传奇,吐谷浑既是地名,亦是人名,吐谷浑开国君主吐谷浑,是慕容廆之庶长兄也,其父涉归分部落一千七百家以隶之。
及涉归卒,慕容廆嗣位,而二部马斗。慕容廆怒曰:‘先公分建有别,奈何不相远离,而令马斗!’吐谷浑曰:‘马为畜耳,斗其常性,何怒于人!乖别甚易,当去汝于万里之外矣。’
于是遂行,廆悔之……鲜卑谓兄为阿干,廆追思之,作‘阿干之歌’,岁暮穷思,常歌之!“。
西晋末年,首领吐谷浑率部西迁到枹罕,后扩展,统治了今青海、甘南和蜀中西北地区的羌、氐部落,建立国家。
至其孙叶延,始以祖名为族名、国号,南朝称之为河南国,邻族称之为阿柴虏或野虏,因此被南朝称为河南国或河南。东晋十六国时期控制了青海、凉州等地。
叶延传子辟奚。辟奚传子视连,通聘于西秦,被封为白兰王。视连传弟视罴,西秦封他为沙州牧、白兰王。
视罴传弟乌纥提,曾败于西秦,求保持于南凉。乌纥提传位于视罴之子树洛干,势力复振,率部落数千家奔慕贺川,自称大单于、吐谷浑王。
曾败于西秦,被西秦封为平狄将军、赤水都护。
自吐谷浑至树洛干,经六世八传,其中多具才略,且留心吸收士人、司马、博士等官,均用儒生。
而其时正当中原十六国割据混乱,吐谷浑部得据甘、青间,实控东至洮河、龙固,西达赤水、白兰,北界黄河,南至大积石山。北邻南凉,东为西秦。
南北朝时期吐谷浑,树洛干传弟阿才,兼并氐羌数千里,居浇河(今青海省贵德县),处诸羌中,号为强部。
曾登上西倾山,寻找江源,以求至长江下游的通路,派使至建康,通贡于刘宋,被刘宋封为沙州刺史、浇河公。阿才传弟慕瞶,宋封为陇西公、陇西王。
慕瞶曾擒获与北魏为敌的赫连定,送至北魏,魏封慕瞶为西秦王,占有金城、陇西等郡。慕瞶传弟慕利延。
这时吐谷浑土地广袤,除总部在沙州外,还有四座大城,分别在清水川、赤水、浇河、吐屈真川等地。
慕利延传位于树洛干子拾寅,始邑于伏罗川,总部西移。拾寅受宋封为河南王,又受魏封为西平王。
拾寅传子度易侯,度易侯传子伏连筹,伏连筹传子夸吕,居伏俟城,始称可汗。
后来隋朝两次征战吐谷浑,曾在吐谷浑地区设河源、西海、鄯善、且末四郡。
隋末,吐谷浑渐复故地。夸吕传子世伏,娶隋朝光化公主为妻。
不久,世伏死,弟伏允立,依照风俗,仍以公主为妻。
唐初,吐谷浑累为边患,太宗贞观九年伏允兵败,奔走至鄯善,自杀。
从此吐谷浑分成东西二部。西部吐谷浑由伏允子达弘化公主延芒结波率领,居鄯善,后来降伏吐蕃,吐蕃称作“阿柴”或“阿辖”。
东部吐谷浑由伏允长子慕容顺率领,居伏俟城,大唐封为西平郡王,不久,慕容顺死,子诺曷钵继位。
大唐封为河源郡王,号乌地也拔勒豆可汗,贞观十四年,唐朝以弘化公主妻之,加封青海国王。
这次如此大功,就算是自己在功劳簿排名第二,也会在朝臣的心中失了分量,这正值自己要恢复越王一系的族谱,没有大功如何堵得住这天下人的悠悠之口啊!
李客越想越气,眯缝着眼睛看着高欢,高欢哪里知道李客心里想的,见李客不言语,以为自己的言语不诚恳,于是继续说道:“李兄,为兄也知道您有难处!”
“但是李兄,我高家愿意出一些代价,只想给高赫换一个流放之地,这个要求并不过分,还请李兄抬抬手,放高赫这个无知小儿一马!”。
李客听着高欢的痴心妄想,差点没有笑出声了,你还想换个流放之地,你真当你高家是什么重要的角色,还有这个不要脸的想法。
李客果断的摇摇头,对身旁的高欢斩钉截铁的说道:“高兄,您这是让小弟为难,流放之地乃是朝堂制定的,并不是小弟随口一说就能改变!”
“要是犯人家属都是高兄这般想法,王朝的法度怎么能在天下推行,高兄,就算我点头同意,等崔家人到来,也绝不会善罢甘休啊!”。
“崔家的事儿,为兄自然会解决,只要李兄给为兄一点点时间,我高家自然会给崔家闭嘴的条件!”高欢高兴的说道。
李客听着高欢要利益解决崔家,面上不喜,脸上一下子就冷了下来,淡淡的说道:“高侯,说话还得慎言。”
“您虽然不是朝廷命官,但还是国侯,本侯还是本案的主审,能行的方便,本侯看着当年的交情也给您行了,就不要知法犯法了!”。
高欢听着李客的训斥,面上虽然挂不住,但毕竟是有求于人,只能忍了下来,继续说道:“前些天,骠骑大将军来在下来信,说圣人在拍卖会上给李兄买了一只王鼎!”
“这些日子,在下忙的前仰后合的,就忘记了祝贺李兄,圣人此举,必有深意,在下有一个不情之请,还不知道李兄可否听在下一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