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89章 :吴郡陆氏
微笑卡夫卡2021-06-20 20:563,081

  吴郡陆氏,乃妫姓田敬仲之后,见于《史记·田敬仲完世家》。田齐十一世至齐宣王,其少子通封于平原陆乡,即陆终之故地,因以乡为氏。

  陆通谥元侯,生恭侯陆发,为齐上大夫。陆发生二子:陆万、陆皋。孙陆贾为汉大中大夫。陆万生烈,为吴令,子孙遂为吴县人。

  陆烈十世孙有陆闳,东汉时为颖川太守。闳生桓,桓生续,为扬州别驾。续生稠,为广陵太守。褒生康,汉献帝时官至忠义将军,秩中二千石。

  子俊为郎中,幼子陆绩为郁林太守,博学多识,星历算数,无不该览,作浑天图,注易释玄,皆传于世。

  陆康从子陆骏,官九江都尉,太学博士,生陆逊,为东吴大将,官至丞相。此后,陆氏家族遍布朝野。

  吴郡陆氏,为中国历史上的陆姓世族之一,世居吴郡。与顾、朱、张并称吴中四姓。始祖为陆通,齐宣王的孙儿,封平原县,得姓陆,是为平原陆氏。

  到了汉初,陆烈始迁至吴地,成为吴郡陆氏。汉大中大夫陆贾为吴郡陆氏早期的代表人物。汉颍川太守陆闳立颍川支,为最早成雏形的宗支。

  至二十二世吴丞相陆逊、选曹尚书陆瑁,兄弟二人分立江陵枝、议郎枝。陆瑁的后裔晋中书侍郎陆瓘又派生出侍郎枝。

  至两晋,名士不绝,如陆机、陆云兄弟。至三十三世陆敦信,为唐朝宰相,立相国枝。陆贽为宰相,立宣公枝。

  有唐一朝入相的吴郡陆氏成员有六位。是吴中四姓中最多的一家。分别为陆敦信、陆元方、陆象先、陆希声、陆贽、陆扆。

  陆逊为东吴大将,黄武元年,刘备率大军来攻,举国震恐,孙权命陆逊为大都督,督朱然、潘璋、韩当、徐盛、孙桓等五万人拒敌。

  陆逊在夷陵用火攻,破蜀军四十余营,刘备夜遁白帝城,惭恚身亡。两宫构争,陆逊多次上疏陈己见,孙权不听,多次派使者责备陆逊,“逊愤恚致卒”

  东吴后期对曹魏与西晋的防务,主要依靠陆抗。太平二年,魏将诸葛诞举寿春降,抗都督柴桑,赴寿春,破魏牙门将偏将军。

  凤皇元年,西陵督步阐据城以叛,遣使降晋,也是陆抗率军剿灭叛军,收复西陵。

  后期政治上主要靠陆凯为丞相,凯正直敢谏,积储理财,乃心国事,忠恳内发,使孙皓的独裁暴政不得不有所收敛。

  晋成帝时,苏峻反,右光禄大夫陆晔卫帝于太极殿,与弟陆玩守宫城,玩暗中劝说匡术归降,事平,进陆晔卫将军,陆玩为尚书令,兄弟二人俱开府仪同三司。

  咸康中,王导、郗鉴、庾亮相继而薨,以陆玩有德望,乃迁侍中司空。孝武帝太元十四年,复有陆玩之子陆纳以尚书左仆射加散骑常侍,拜尚书令。

  陆氏沉寂于宋,至齐有陆慧晓享誉极高。建元初为太子洗马,何点称其心如照镜,遇形触物,无不朗然。

  武帝子为南豫州刺史,帝呼其小名曰:“乌熊痴如熊,不得天下第一人为行事,无以压一州。”乃以慧晓为长史行事。

  后与谢朓同为竟陵王萧子良左右长史,竟陵王谓王融曰:“我府前世谁比?”融曰:“明公二佐,天下英奇,古来少见。”

  慧晓历抚五政,立身清肃,以礼处人,毋论贵贱。他是六朝时代士庶观念转变的代表,自云生平未尝卿士大夫,或问其故。

  慧晓曰:“贵人不可卿,而贱者乃可卿。人生何容立轻重于怀抱,终身常呼人位。”这种观念在士族与寒门对立的时代,是极为可贵的。

  它表明随着战乱与寒门的崛起,门第显赫如陆慧晓者,也正发生着价值观念上的重大转变。陆氏入梁有陆倕、陆杲、陆襄等,陆倕为昭明太子宾客,礼乐多所创革。

  陆杲为御史中丞,执法敢言,不畏强御,累迁太常卿,金紫光禄大夫。陆襄亦见知于昭明太子,除太子洗马,掌管记,后死于侯景之乱。

  由梁入陈,陆氏有陆山才、陆琼、陆子隆堪称,其余陆琰、陆瑜、陆琛皆以文学见重。

  陆家论武功还要数的上的,只有陆逊了。

  更何况,平定南蛮一直是陆逊的功劳,当时吴郡、会稽、丹阳(今安徽当涂东北)一带也有很多隐匿人口。

  陆逊上书孙权陈述征讨的利益,请求让他去招募,当时会稽有山贼大帅潘临,造反多年,官府无法平定。陆逊便招兵进讨,终将其平定。时陆逊手下已有二千余人。

  建安二十一年(216年),鄱阳的贼帅尤突作乱,影响甚大,陆逊率军配合奋武将军贺齐将其讨平,斩首数千。陆逊因功被拜定威校尉,屯兵利浦。

  通过这些战事,陆逊很受孙权器重。孙权招陆逊娶自己的侄女为妻,并经常找他商讨治国大策。

  建安二十二年(217年),陆逊向孙权建议说:“当今英雄各据一方相持争雄,豺狼般的敌人窥测时机,要战胜敌人平定战乱,没有大量的人马不能成事,而山寇与我们怀有旧怨,依山据险。我们的内乱尚未平定,就难以图谋远方敌人,应当扩充军队,挑选精锐兵卒。”孙权采纳其建议,任命他为身侧的帐下右部督,统领帐下亲卫部队,授给陆逊棨戟,让他都督会稽、鄱阳、丹阳三郡。

  同年,费栈被曹操策反,在丹阳煽动山越起事,充当曹军内应,配合曹军。孙权命陆逊率兵前往征伐。时费栈人多势大,陆逊带去的兵马较少,敌我悬殊。

  但陆逊采用多插旌旗牙幢、分布鼓角、夜里派人潜入山谷吹号击鼓等疑兵之计,很快击破费栈武装。

  勒令各山区越族居民迁徙到平原地区,编入户籍,种田纳赋,从中挑选强壮者从军,得精兵万余,使东吴统治得以加强和巩固。之后,陆逊回驻芜湖。

  会稽太守淳于式这时上表告陆逊违法征用民众,所辖区域的百姓受其扰乱而愁苦不堪。陆逊后回都拜见孙权,言谈之间,提到淳于式是好官。

  孙权问:“淳于式控告你而你却推举他,是什么原因?”陆逊说:“淳于式的心意是想休养百姓,所以控告我。如果我再诋毁他以混淆圣听,此类风气不可长。”

  孙权说:“这确实是长者才能做到的事,一般人是不能做到的啊。”对其风范甚为佩服。

  建安二十四年(219年)秋天,驻军陆口的虎威将军吕蒙与孙权定下夺得南郡,擒获关羽的计划。

  闰十月,为隐蔽企图,吕蒙称病返回建业,途经芜湖,陆逊前去拜见。

  陆逊对吕蒙说:“关羽自恃他的骁勇胆气,欺悔别人。现在更加意气骄横志向狂肆,未存戒心,他若听到您病重,必然更加不为防备。您见到至尊,应好好计划。”

  吕蒙敷衍道:“关羽勇猛又据有荆州,不是可以图谋的对象,”

  吕蒙回京,孙权问谁可以替他在陆口指挥,吕蒙回答说:“陆逊考虑事情深远,有担当重任的才干,而且名声尚未远扬,不会被关羽重视。”

  孙权即拜三十六岁的陆逊为偏将军右部督代替吕蒙。

  陆逊至陆口,即写信给关羽,陆逊利用关羽骄傲自大的弱点,在书中以卑下的言辞写信吹捧关羽,赞赏他的功德,表示自己对他的仰慕,并且表示绝不与关羽为敌。

  关羽看信后,甚为轻视陆逊,愈发大意,完全丧失对东吴的警惕。把留守后方、用于提防东吴的军队调至前线,全力对付曹操。

  这时,关羽虽然在前线取得节节胜利,但他的后方却危机四伏。关羽不善团结部下,引起部下的不满。

  留守江陵、公安的将领麋芳、士仁因军资供应不及时,关羽声言要惩治他们,麋芳、士仁不堪忍受,顿生异心。这些情报,陆逊都了如指掌。

  陆逊见破关羽时机已经成熟,立即上报孙权,孙权于是征讨关羽,命吕蒙与陆逊为前部同时分道攻取荆州。吕蒙率军攻打公安、江陵。

  陆逊则长驱直入,十一月,陆逊率军直下荆州公安、南郡,被孙权任命为宜都太守,拜抚边将军,封华亭侯。

  宜都太守樊友弃城而逃,其它据点长吏和蛮夷酋长都望风而降。接着,陆逊又派将军李异、谢旌等率三千人攻蜀将詹晏、陈凤。李异率水军,谢旌率步兵破蜀军詹晏等,俘陈凤。

  又率军大破房陵太守邓辅、南乡太守郭睦。秭归大族文布、邓凯等招聚夷兵数千人,企图抵抗吴军。陆逊再次令谢旌攻讨文布、邓凯,二人逃走,关羽军任用他们为将。

  陆逊派入前去诱降,文布率众而降。陆逊指挥的吴军所向披靡,势如破竹,占领了秭归枝江、夷道,守住了峡口,堵住了关羽退回益州的大门。

  当关羽得到消息,勿勿忙忙从樊城撤军的时候,公安、江陵已经被麋芳、士仁献给了吴军。关羽军进退维谷,走投无路,疲于奔命,军心动摇。

  关羽只得领兵退守麦城,十二月,关羽率少数骑兵从麦城突围逃窜,被吴将潘璋部司马马忠擒获并斩首。

继续阅读:第190章 :文武双全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