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客没有明白李安的突然发问,但也清清楚楚看见李拾遗的动作,再结合谢必安的话,立刻就明白李安的意图了。
这世间不管如何变幻,都遵循一个法度,无农不稳,无商不富。
每一个地方上的父母官,都明白自己身上的担子,自从太宗年间发布法令,不允许没有地方治理经验的官吏担任守民之官。
而李安这个县令虽然是圣人任命的,但也是因为李安在之前,一直担任从八品上的绵州县丞,所以才能被圣人钦点为三泉县县令。
大唐有一条不成文的规矩,没有在地方执掌过县州的守民之位,是不可为宰相的。
这条不宣于人口的规矩,让大唐的宰相们奉为金科玉律,甚至天子也会遵循这个原则选官,听从他们的建议,让自己规划的法令更加容易实行。
知民才能驭民,如果一个不食人间疾苦的膏粱子弟,去治理地方,即使自己不去巧取豪夺,也控制不住手下人中饱私囊。
并不是你拥有权力,就可以让人臣服,如果没有过硬的手腕,那一定会被人刷着玩,之后再把这口黑锅扣在掌握权力者的脑袋上。
这也是李安上面的老爷子,为什么要把在长安蹉跎半生的刘衡招到身旁,上上下下的提点,就是避免李安在任上做出什么二杆子事儿。
可以说李安现在是众望所归,就连他自己都明白自己的重要性,只要他做出成绩,就能打开朝臣对宗室子弟的限制。
所以他到三泉县已经有一段时间了,除了发兵解救谢必安以外,其他的时候,还是让三泉县根据以前的节奏运转,并没有突发奇想的高什么大动作。
李安从小就明白,一动不如一静,外加自小长在蜀中,接受的更多的是黄老之学,无为而治,也是他比较认可的意识形态。
但现在不一样了,开门四件事,柴米盐茶,缺一不可,况且现在因为前两年的蝗灾,圣人已经下令不允许私自酿酒了。
天下就算是富裕的江南,也没有多余的粮食供应关中,自然而然,除了几个百年的老字号以外,就没有百姓和商户酿酒了。
饭都不够吃了,谁还有心情喝酒,禁酒令在今年的时候才被终止,但老百姓多数都没有家底了,商人和勋贵也不敢引起民愤。
太宗云:水可载舟,亦可覆舟。
但三泉县一直是蜀中通往汉中的要道,商业十分发达,商业发达原因也不全在道路上,也是因为县中的田地多数山田,就算全部耕种,也是看天吃饭。
就算是年景好,也只够一家老小吃个半饱,饿不死人罢了。
相两汉一般,夫五口之家耕百田的社会形态,已经不能适应蜀中的人口了。
说到根本上,就是蜀中根本就没有那么多田分给蜀中百姓耕种,既然耕田不行了,就只能给商人做工了。
这才让三泉县和蜀中不是那么压迫蜀中商户,整个益州加上汉中,已经三十年没有重新编商户了。
每一个蜀中出去的官员,都不停的帮助益州和汉中抵御朝堂上的压力,如果是别的事儿,那大家都各有各的算盘。
可是,朝堂上一旦有关于益州重新编订商户的声音,他们就会不自觉的站在一起,在朝堂上据理力争,让这项决定不了了之。
并不是这些出去的官员收受了商人的贿赂,而是这帮在蜀中当过官的人知道,一旦重新编订商户,会惹多大的麻烦!
谢必安也是看中了这一点,火速的将自家从扬州迁往蜀中,来获得一线生机。
李安正是明白这点,才不敢有所动作,生怕自己一处莽撞之举,就害了整个三泉县的百姓们。
但李安更加明白自己的任务,这就任三个月以来,月月都有绵州老家的来信,来询问自己有何动作,让自己不厌其烦,但也不得不回信讲述困难。
按照绵州父亲的意思,修建几个渠道,加固一下堤坝,在领会上意,找几个县中大户凑一些钱粮,建立当地县学,之后在派人上下活动一番,应付应付过去就完了。
李安好不容易从绵州跑了出来,自然是不愿意还在自己父亲教导下做事儿,但后来李安发现这些举动对于三泉县还是有帮助的,所以就让华县丞督促的办理了。
之后行文给益州刺史府,没有想到刺史府大喜,在公文中大加赞赏了一番,并发往工部和礼部报功。
再加上这次剿匪,自己需要的功劳已经全部集齐,就等三年任期一过,吏部官评升官了,这让李安心里憋着一股闷气。
但天无绝人之路,谢必安的来访,让李安沉寂的心又一次焕发起来,谁年少时不想建功立业,名垂青史,报效君王。
谁想在别人掌控中活着,之前没有机会还罢,现在有了机会,怎么可能让这个机会从自己手上溜了出去。
李安平静了一下自己激动的内心,装作面色平静的说道:“那谢先生认为,这三泉县的花茶是否能贩卖到关中那?”。
听到李安的提问,谢必安恨不得扇自己一个耳光,之前在驿站中,自己孙女就夸赞三泉县的花茶,清新脱俗,不像小龙团子的茶汤油腻,很合自己的口味。
还说要订上一些,给祖母和母亲带回去,让她们平日里解渴用。
而今天李拾遗冲自己递茶碗的时候,自己就应该立刻领悟到李安的意图啊!人真是老了不中用啊!要是在五年前,自己一定会想到其中的关联的。
但现在也不晚,谢必安立刻正色回答道:“县尊,在下认为,只要把这三泉县花茶运到长安和关中,一定会大卖的。”
“但到长安售卖的货物都需要,东西两市的擅权的同意,或者说是本来就有铺子,否则不好进入关中售卖啊!”
“不过东都和中都到没有这些顾忌,只要在当地购买两处铺子就可以营业售卖!”
“县尊是有意将这三泉县的花菜贩卖到天下?”。
“本官正有此意,但三泉县的商业发达,但是没有几个出类拔萃的领头之人,所以一直没有将此事推行罢了!”李安看了谢必安一眼,似笑非笑的说道。
谢必安被这个天降的富贵砸花了眼,没有想到会有这种好事儿,真是祸兮福之所倚,福兮祸之所伏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