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9章 :文华双子
微笑卡夫卡2021-06-20 20:223,052

  幼时为谢安所赏识,成年后出任前军行参军、辅国参军事。

  东晋宗室权臣会稽王司马道子世子司马元显宠臣张法顺,权倾一时,朝廷内外官员无不登门拜访,唯景仁不至,故景仁三十岁才担任著作佐郎。

  元兴元年(400年)元显父子被桓玄所杀,谢景仁获其提拔为太尉行参军,后随转大将军参军。桓玄受封楚王后又让景仁补为黄门侍郎。

  桓玄篡位为楚帝时,领骁骑将军。而因为景仁见识广博,记忆力强,擅长叙述前人言行,故桓玄每次与其谈话都不感倦,而出行时更让景仁与其同坐乘辇。

  刘裕早年在桓玄堂弟桓修手下任抚军中兵参军,并结识了谢景仁。

  刘裕在元兴三年(402年)攻破桓玄控制的建康后,景仁与百官到石头城见刘裕,刘裕便让其任其时以大将军承制的武陵王司马遵的记室参军,后历迁大将军从事中郎,司徒左长史及刘裕的镇军司马,领晋陵太守。

  刘裕于义熙四年(408年)以车骑将军、扬州刺史、录尚书事掌权,谢景仁仍任其司马。

  义熙五年(409年),刘裕图谋北伐南燕,朝中包括刘毅等人大都反对,唯孟昶及景仁等支持。

  刘裕最终在当年率军北伐,但其时刘裕虑及根本,让谢景仁担任时有储君之实的大司马、琅琊王司马德文的左司马,专总府任,右卫将军,加给事中,又迁吏部尚书。

  义熙八年(412年),迁领军将军。十一年(415年),景仁转尚书右仆射,又转左仆射。

  义熙十二年(416年),谢景仁去世,享年四十七岁,获追赠金紫光禄大夫,加散骑常侍。下葬时刘裕更亲临吊祭,十分伤心。

  谢景仁生性好整洁,府第居所安静美丽,每次要吐痰,就吐在身边仆人的衣服上,然后就放一天假让他们去洗衣服。因此每次要吐痰的时候,身边的仆人都争着让他来吐在自己身上。

  刘裕在桓楚时任抚军大将军桓脩的中兵参军,曾经去拜会谢景仁,二人相谈甚欢,景仁就请刘裕一起用膳。

  不过,饭未吃完桓玄召见谢景仁的使者就来了,生性急促的桓玄更在短时间内多次传诏要见景仁。

  刘裕见此多次求去,但景仁不许,坚持和刘裕吃完饭才应召。刘裕于是相当感动,乃至后来对景仁亦相当器重。

  两家亦结为姻亲,景仁的女儿嫁给刘裕次子庐陵王刘义真为王妃。

  《宾退录》之七有这样一条:“谢景仁居宇净丽,每唾必唾左右人衣。殷冲则不然,小史非净浴新衣,不得近左右。均之好洁,相反如此!”谢景仁生性好整洁,府第居所安静美丽,每次要吐痰,不吐在地上,就吐在身边仆人的手帕上。(古代“衣”作“布”解。)

  南朝梁文学家沈约《俗说》记载谢景仁是一个演奏家:谢景仁为豫章主簿,在桓元门下。元闻其善弹筝,便呼之。既至,取筝令弹,因歌秋风,意气殊远,元以此奇之。

  而真正让谢家在世家站稳脚跟的不是朝堂上的功名,而是文坛上的两人的努力。

  谢灵运(385年-433年),原名公义,字灵运,以字行于世,小名客儿,世称谢客,陈郡阳夏县(今河南太康)人,生于会稽郡始宁县(今浙江上虞),出身陈郡谢氏。

  南北朝时期诗人、佛学家、旅行家。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义熙元年(405年),出任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此后任抚军将军记室参军、太尉参军等职。

  刘宋代晋后,降封康乐侯,历任永嘉太守、秘书监、临川内史,元嘉十年(433年),被宋文帝刘义隆以“叛逆”罪名杀害,年仅四十九岁。

  谢灵运少即好学,博览群书,工诗善文。其诗与颜延之齐名,并称“颜谢”,是第一位全力创作山水诗的诗人,他还兼通史学,擅书法,曾翻译外来佛经,并奉诏撰《晋书》。

  谢灵运很小的时候就聪慧过人,祖父谢玄十分看重他,跟亲近的人说:“我生了谢瑍,谢瑍却怎么生出灵运的呢!”

  谢灵运幼年时在钱塘道士杜炅的道馆中寄养,十五岁才回建康,故小名客儿。

  谢灵运从小便爱读书,博览经史,他文章写的非常好,江南几乎没人赶得上,堂叔谢混尤其喜欢他。

  晋安帝元兴二年(403年),十八岁的谢灵运继承了祖父的爵位,被封为康乐公,享受两千户的税收待遇。援引先例,谢灵运被朝廷授予员外散骑侍郎的职务,但谢灵运拒绝担任该职务。

  义熙元年(405年),谢灵运出任琅琊王、大司马司马德文的行参军。

  谢灵运喜爱奢侈豪华,他车子的装潢鲜艳而美丽,他的衣着玩的用的东西,无不改变以往的旧样式,世人都学他的样子跟着变,人们都叫他谢康乐。

  义熙三年(407年),抚军将军刘毅镇守姑孰,谢灵运担任刘毅的记室参军。刘毅镇守江陵,又让他当卫军从事中郎。

  义熙八年(413年),刘毅起兵反刘裕,兵败自杀,刘裕任命谢灵运为太尉参军。返京后又转任秘书丞,后因事而被罢免。

  义熙十一年(415年),谢灵运转任中书侍郎。

  义熙十二年(416年),刘裕征讨后秦姚氏,骠骑将军刘道怜留守都城。谢灵运被任命为谘议参军,再转任为中书侍郎,接着又被任命为世子中军谘议、黄门侍郎。

  后来,谢灵运又奉命出使彭城,慰劳刘骏,并写了《撰征赋》。

  元熙元年(419年),刘裕在彭城建宋国,奉命出使归来的谢灵运仍然被任命为宋国黄门侍郎,再升任相国从事中郎,世子左卫率,因为擅自处死门生,被免除官职。

  永初元年(420年),刘裕代东晋自立,谢灵运爵位由康乐公降为康乐县侯,食邑五百户,又出任散骑常侍,转任太子左卫率。

  谢灵运天性偏激,常常有触犯礼法律令的行为。朝廷只把他当做有些才华的文人,而不是有学识才干的政治家。

  而他自己却认为有水平参与国家大政,却不被赏识得到重用,经常愤愤不平。

  永初三年(422年),宋少帝继位,权力掌握在大臣的手上,谢灵运在中间挑拨离间,诽谤当权的人。

  司徒徐羡之等人很怕他,便排挤他外放任永嘉太守。

  永嘉郡有很多名山秀水,谢灵运一贯喜欢游山玩水,因为他是被贬谪出来的,于是便任情地遨游,足迹几乎踏遍了每一个县,每次出游,经常十数天不归,治民、进贤、决讼、检奸等郡守的主要职责,他一概不闻不问。

  他无论到哪个地方,都吟诗作赋,表达他的感受和心意。在郡上任职只一年,便称病离职,返乡隐居。

  他的堂弟谢晦、谢曜、谢弘微等都写信规劝他,但他根本不听。

  谢灵运祖父和父亲都安葬在伯宁县,那里有他家的老屋和别墅。于是他自行把自己的籍贯改成会稽郡,在那里修建房屋和庄园,他的居处前瞰环环的秀水,后背巍巍的大山,极尽幽深静谧的风致。

  他和隐士王弘之、孔淳之等逍遥放纵,作诗为乐,他每一首诗被传到京城,无论贵贱竞相传抄,一夜之间,官吏百姓便对这首诗知晓熟悉了。

  远近四方的人非常仰慕他,一时间,名噪京城。他还写了一篇《山居赋》并自己进行注释,以记述这些事。

  景平二年(424年),刘义隆登基为帝,并于元嘉三年(426年)诛杀权臣徐羡之等人,随后调任谢灵运为秘书监,但两次召见,谢灵运都没理睬。

  刘义隆派光禄大夫范泰写信给谢灵运称赏他,他才应召就任。皇帝叫他整理秘书省的书籍,补增遗漏的地方,又因为有晋一代没有一本完整的史书,所以叫谢灵运写一本《晋书》,他写出粗略提纲,但这书终究没有写成。

  不久又升任侍中,每天早晚被召见,很得文帝的宠爱。谢灵运的文章书法都独步当时,他每次作文,都亲笔抄录,文帝称他的文章和墨迹为二宝。

  既然自己是名人,谢灵运觉得自己应该参与朝政,开始被召见时,便这样自许,但召见之后,文帝却只把他当成一个文人而已。

  他每次和文帝在一起喝酒时,文帝不过让他谈论诗文而已。王昙首、王华、殷景仁等人,名声和爵位一直在他之下,却同时被宠待,谢灵运心中不满,往往推说自己有病而不上朝,只管修筑池塘、种植花树、移栽修竹、摆弄香草而已,并且无休止地让衙门里的劳役服务于他个人。

  出城游玩,有时一天走一百六七十里,往往一走就是十多天,既不上书请示,也不请假。宋文帝见此情形想将其免职,但又不想直接下旨将其免职让他颜面丧尽,便暗示他主动辞官。

  谢灵运于是上表称自己有病,皇帝让他休假回家乡休养。他临行之前,又上了一道奏疏劝文帝北伐。

继续阅读:第210章 :文华双子(二)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纵饮狂歌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