顷者枭獍兴谋,干戈作衅,太上皇帝既命朕除讨,元振又驰奉宸极,始则赍予为弼,终则宁朕问安,可谓格於皇天,贯於白日。
元恶既翦,庶物惟新,昌言是图,朕岂忘旧?宜开井邑,永誓山河,可进封代国公。赐实封四百户,物一千段,子五品官。“
寻兼御史大夫、天下行军大元帅。是岁,大徵兵众,阅武骊山,兵一百万,号三百万,并奉公节度。
是日三令之后,上将亲鼓,公虑有大变,因略行礼。上大怒,引坐纛下,紫微令张说犯鳞而谏,上乃曰:“元振有保护之功,宜舍军法流新州。”
未至,属开元元年册尊号,赦曰:“元振往立大功,保护於朕,顷因阅武,颇失军容,责情放逐,将收后效。可饶州司马。”
公少负气纵横,遣意磊落,作尉巴蜀,不修名检,及登朝受任,屡使遐方,霜明烈心,玉立贞节。言行忠正,居取俭约,饬体杂於皇王,致君期于尧舜。
公务之暇,手不释卷,虽子弟家人,未尝见其喜怒。前后上事切谏得失十数道,俱焚其藁草,不以语人,故朝廷莫知也。
睿宗尝曰:“元振正直齐於宋璟,政理逾於姚崇,其英谋宏亮过之矣。”旧於宣阳里居二十馀年,不至诸院马厩。每朝回,对二亲言笑,归室俨如也,不问家事。
与狄仁杰、朱敬则、魏元忠、李峤、韦安石、赵彦昭、韦嗣立、薛稷、张说等为忘言之友。
事父母以孝闻,父爱,授济州刺史,后以为相,奏请解职,授银青光禄大夫济州刺史致仕。
公退后,二亲犹在,自我唐受命,宰臣有二亲者,惟公而已。
李拾遗每每读完都感觉哀伤,从诗文上看这就是浪子回头的典范啊!
程若冰见李拾遗还在沉思,感觉是二人分量不够,继续说道:“尉迟家族也会派出他们的嫡子参加经略西南之地,所以李兄大可不必犹豫!”。
听到程若冰的话,李拾遗更加的吃惊,天下姓尉迟的数不胜数,能在长安城这个权贵云集的地方叫出名号的只有尉迟敬德一家了!
鄂国忠武公尉迟恭,字敬德,朔州平鲁下木角人。唐名将,官至右武候大将军,封鄂国公,是凌烟阁二十四功臣之一。
尉迟恭纯朴忠厚,勇武善战,一生戎马倥偬,征战南北,驰骋疆场,屡立战功。玄武门之变时助李世民夺取帝位。
晚年谢宾客不与通,于显庆三年(658年)去世,唐高宗为其废朝三日,册赠司徒、并州都督,谥号“忠武”,陪葬昭陵。
尉迟恭是朔州善阳人,年少时以打铁为业。隋炀帝大业末年,在高阳参军讨伐暴乱兵众,以勇猛闻名,一直提拔到朝散大夫。
大业十三年(617年)三月,马邑鹰扬府校尉刘武周杀太守王仁恭,起兵反隋,并遣使归附突厥。刘武周闻知尉迟恭作战勇猛,便将其网罗到自己麾下,担任偏将。
太原起兵的唐国公李渊建唐后,部将宋金刚建议刘武周“入图晋阳,南向以争天下”。
武德二年(619年)三月,刘武周在突厥支持下举兵南下,尉迟恭也在其中。九月,刘武周占领太原。
尉迟恭随宋金刚继续南下,攻克晋州。十月,又攻占浍州。此时夏县人吕崇茂起兵响应刘武周,击败唐右仆射裴寂。
李渊诏令永安王李孝基、工部尚书独孤怀恩、陕州总管于筠、内史诗郎唐俭等率兵讨伐吕崇茂。双方对峙于夏县。
是月,秦王李世民奉命统关中兵进攻刘武周。十一月,李世民率军自龙门关乘坚冰过黄河,屯兵柏壁,与宋金刚军对峙,并同固守绛州的唐军形成犄角之势,进逼宋金刚军。
十二月,吕崇茂向宋金刚求援,宋金刚即遣尉迟恭和寻相率兵潜往夏县,接应吕崇茂。
尉迟恭与吕崇茂里应外合,夹击唐军,大败唐军,李孝基、独孤怀恩、于筠、唐俭及行军总管刘世让全部被尉迟恭俘获。
高祖李渊为救回被俘诸将,便免去其罪,派人招降了吕崇茂,拜夏州刺史。同时还让吕崇茂暗中除掉尉迟恭,尉迟恭闻讯后,将吕崇茂杀死。
尉迟恭、寻相击败唐军后,还军浍州。
李世民闻讯后,即派兵部尚书殷开山、总管秦叔宝等在美良川(今山西夏县北)截击尉迟恭军,尉迟恭毫无准备,被唐军斩首二千余级,大败而归。
不久,尉迟恭、寻相秘密率精骑前往蒲坂,救援王行本。
李世民又亲自率步骑三千连夜从小路赶到安邑,截击尉迟恭、寻相军,尉迟恭这次败的更惨,除自己与寻相只身脱逃,其众全部被唐军所俘。唐将独孤怀恩也乘机逃走。
当时独孤怀恩本欲反唐自立,在狱中曾将此事告诉了唐俭,独孤怀恩逃回后,又奉命攻蒲坂。
唐俭闻讯后,恐独孤怀恩反唐,便说服了尉迟恭允许他派人给李渊报信。李渊遂将独孤怀恩诛杀。由此可看出尉迟恭当时已有归唐之心。
武德三年(620年)四月,与唐军相持约五个月的宋金刚军终因粮秣断绝,被迫以寻相部为后卫,向北撤退。
李世民即率军跟踪追击,大败宋金刚军。宋金刚率余部2万精兵退至介休(今山西介休),出西门而战,宋金刚惨败而逃。
刘武周放弃并州(治晋阳,今山西太原)与宋金刚逃往突厥,后为突厥所杀。尉迟恭则收拢残兵,坚守介休。
李世民知其武勇出众,便派任城王李道宗和宇文士及进城劝降。尉迟恭遂与寻相以介休、永安(今山西霍县)二城降唐。
李世民见尉迟恭来降,非常高兴,任命尉迟恭为右一府统军,让他继续统领旧部八千人,与诸营相参。
李世民的过分信任引起唐军众将的不满,李世民行军元帅长史屈突通怕尉迟恭会反复,多次向李世民提起此事,均被李世民拒绝。
武德三年(620年)七月,李世民奉命率军东征割据洛阳的郑帝王世充。
九月,寻相和刘武周手下的一些旧将相继叛变逃走,诸将对尉迟恭也怀疑起来,认为尉迟恭必叛,就把其关押在军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