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0章:米仓刚史的认知
影子无2022-05-27 10:131,121

  不过首相只是负责监督,并不是出题者。 这一次随机的路人约有数千人,且采取全国各个州随机选拔人群。

  因此保证了绝对的公平性。

  而这一次密室直播,尽管有违背人权、隐私权,但奈何观众实在太想看到两个人的对决。

  所以监控摄像头录制画面,会经过相关人员的处理,适当时机播放一些短片。

  将两个人的创作画面供给电视机前的观众们看。

  以此满足这些人的好奇心。

  对此原田弘树、米仓刚史都显得无所谓,因为对于他们来说,并不是特别介意。

  这一天题目也终于来了,密室。

  《密室》为主题写一篇中篇小说,也不知道是哪个路人觉得两个人被关押的地方跟牢狱差不多。

  以密室为主题的话,应该还不错。

  于是这样的题目就被随机抽取到了。

  在得知题目后的米仓刚史,第一时间拿起笔在纸上开始规划。

  这是他的习惯之一,先写下大致的轮廓再慢慢填充其中剩余的部分。

  所谓密室并不是一定要写侦探杀人案,这样反而落入俗套。

  米仓刚史第一时间想到的是监狱。

  比起密室杀人案,监狱有更多的东西可以写,而且他是去过监狱实地考察过的,拥有丰富的素材。

  监狱题材确实非常优秀也十分有看点,著名电影肖生克的救赎,演绎一场人生该怎么活。而另一部高智商越狱的电视剧也是调动味十足,让人大呼过瘾。

  监狱题材也有动漫监狱学园,可以说密室这个主题套上监狱这个模子是很有想法的。

  至于对方会不会想到,这个就不在米仓刚史的考虑范围内了,就算原田弘树想到了这点,他更欢迎。因为米仓刚史打心底就不认为青年是自己的对手,要知道他已经75岁了,活了快一个世纪。

  见证了日本从战争到赔款,从一开始的没落到兴起,再到现在的平静。可以说,他积累了太多的阅历,读了太多的书。

  用华夏的老话来说,就是他吃过的盐比青年吃过的饭还多。

  虽然想法是这样,不过米仓刚史的手一点也不软,从下笔的那刻就使出了全力,一点也没有小看对手的意思。

  《浪潮》这本书,当时他在深山中创作,他几乎是闭门不出,一直住在山中与世隔绝。不与任何人联系,也不需要任何人陪伴,他习惯了这样的封闭式生活,完全不会想要和谁交流。

  保持这样的状态创作完浪潮一本书,可以说他米仓刚史把这里当成住在深山里一样,所以他占据了非常大的优势。

  而根据自己孙子的调查,原田弘树创作的书往往是取材现实,他尽管有天赋,可他缺少大量的阅历,也就是人生经历。

  因此他往往要去外界取材,才能创作出高水平的作品,像这次的古代一书,是去了华夏才创作出来的。失去外界取材,那么对方的实力肯定大打折扣。毕竟他喜欢现实属于本格派,对此米仓刚史不赞同这种写作手法,他更多的是借助阅历,来发挥自己天马行空的想象力。

  至于符合不符合现实那不重要。所以说青年成也萧何,败也萧何。在米仓刚史看来,青年确实有才华,但进入了密室且还砍掉了一半的创作时间,他赢的机会可以说十分渺茫了。

继续阅读:第131章:原田弘树的初心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东京文豪拒绝病娇引诱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