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次舞琳琅坐车,都是人挤人,上班族很多,大多是买不起车,或者更准确的说话,买不起停车位和花不起养车的钱。
能够坐公交车就解决的事情为什么还要买车呢?难道就为了一个“财务自由”的标签?
这世上压力最大的不是生活,而是标签,只要标签够多,霉国总统都处理不过来。
舞琳琅在人流的拥挤下上了车,座位自然是早就没有了,他只能被挤在车门边上,做着难度极大的瑜伽动作。
“坐稳了,把手扶好,开车啦!”售票员操着一口流利的方言,整辆车里都没几个听得懂,恐怕唯一听得懂的就是司机了。
一阵抖动,老旧的汽油公交车发车了,轰隆隆,浩浩荡荡地出发了。
“老师傅,听说以后这一路的公交车都要换了?”一个靠近司机的中年乘客问道。
“是啊!换了,换成用电的了!”司机满面笑容地说道:“电车比这大,宽敞得多,还没味,你们以后舒服了哦!”
“哎,那是极好的!这政策真不错啊!”乘客也很高兴。
没有人得了便宜还不高兴的。
“那价钱会不会涨啊!”一个老婆婆头上包着布,篮子里都是早市里打折的商品。
对于她而言,车是汽油车还是电车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她需不需要多花钱。
“不涨价,免费换新!”司机说道。
“这么好咧?不涨价?”
先前的那个中年人笑道:“哎呦,这位婶婶,要是公交车靠咱们这点乘车费,早就开不下去啦!都是靠政府补贴的!”
“再说了,你老人卡又不花钱!”
此言一出,老婆婆自己也笑了。
舞琳琅欣然一笑,环顾四周,有讨论国事的中年人,有议论集市菜价的老年人,有在为爱豆打call的魔怔粉丝,还有对中年人的言论不屑一顾的打工人。
公交车里,最忙碌的就是这些打工人了,他们戴着耳机,手里拿着文件,嘴里叼着早餐,还要经受学生党的鄙视和中年人的不解。
或许在学生党眼里,他们以后一定不会活得如此艰难,一定能坐着豪车,告别无论是汽油车还是电车的公交车。
而在那些中年人眼里,这群年轻人一定是工作不上进,这才落得坐公交车的地步。
可是学生党们不知道,这群打工人曾经,也像他们一般壮志凌云过,而且大多出现在年级组成绩的前列。
上课认真,老师表扬,同学羡慕……
中年人也同样想不到,这群年轻人是他们曾经口中隔壁家的孩子,重点初中,重点高中,起码是个大学的本科……
只有年轻人自己知道,他们生活得如此艰难,是因为没有了学生的无忧无虑,是因为没有了中年人的时代红利。
舞琳琅轻轻摇了摇头,大有感叹之意,但是转念一想,自己不也是打工人的一个?
有什么好感叹的?这么一想,倒有些可笑了。
就在这时,公交车来了一次“悬崖勒马”,突兀地停了下来。
“不好意思哈!老车老车了!”
“没事没事!老师傅开车稳的,这车迟早要换了!”众人倒表示理解,带笑说道。
“***方向,上车的赶紧!”
又是一阵拥挤,车外的人往车里挤,别里的人往车深处里,反正人挤人就对了。
千层饼也不过如此了。
“往里面走点!你们几个往里面走点!”售票员大声道。
几个学生党不情不愿地分开了,一个个地往里面挤,车外的人这才得以进来。
公交车永远是一个神奇的交通工具,因为无论多少人,似乎都能挤进去一般。
“让让!让让!孕妇优先!”一个戴着耳机鸭舌帽的少年一边走着一边说道。
在他的身后,正是一个怀孕的女子,她挺着大肚子,行走都有些艰难。
众人见状,立刻又腾出了一块地,不仅仅是因为孕妇脆弱,更是因为自己的经济能力也脆弱啊,可不兴和孕妇扯上关系。
这倒不是什么阴暗的想法,毕竟意外说来就来的。
你看,要不说公交车神奇?又腾出了一块几乎能让孕妇坐下来的地方。
“方便的让个座!方便的让个座!”售票员随意地喊了两句,也没再说话了。
“切,没钱买车还生什么孩子啊?”
“就是就是!我以后肯定不生孩子,太苦了!你看看她走路都这么慢!”
两个学生党坐在座位上,睥睨地瞧了一眼孕妇,也没有要让座位的意思。
“你们两个说什么呢?你不生就不生,凭什么看不起阿姨?”那个戴耳机的少年显然没有经受过社会的毒打,正义感还是很强的,上前斥责道。
旁边不乏有人赞同,但是眼中的光亮很快隐没下去,变得无动于衷了。
“你凶什么凶?渣男!”
“就是,你凭什么凶她?你这个土鳖!”坐在高处的一个男生也骂道。
“你……”少年没想到这些人做错了事还这么嚣张,简直不知耻为何物!但是又找不到言辞反驳。
“好了,小娃子,没必要哈!”孕妇拉过那个少年,眼中尽是感谢。
“切,你别以为你为我说话就可以泡我!想的美!”那个女孩一脸倨傲,脸上的雀斑跟天上的星星一般多。
而高处的那个男生也是个舔狗,一副贱样。
最好笑的是另一个女孩,眼里不屑,但还要附和。
舞琳琅见状苦笑了笑,暗道本来世上没有好人坏人之分,现在能不能分出来不知道,但是渣滓倒是越分越清楚了。
“那个姑娘,坐我这吧?”司机后面的那个中年人一脸憨笑,他实在是看不下去了,一个孕妇,连个让位置的都没有。
“谢谢啊谢谢啊!”孕妇连忙感谢,坐下后才长舒了一口气,显然累到了。
不少人见状面露羞愧之色,有些人是不好意思让位置,总觉得太突兀,而有些人是假装没看到没听见。
但假装终究是假装,还是心知肚明的。
最气愤的那群人,最属打工人了,他们既瞧不起某些学生党,也看不惯中年人对国家政策的歪曲理解。
但是说到底,他们倒是更像中年人一点,因为公交车上老人的位置,都是他们让出来的。
他们或许没有故意让,但没有抢位子,也是让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