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楚公子,且慢!”邓家主叫住了辰君,道:“楚公子先看我几样东西,再做决定不迟。”
辰君停住,要看邓禅还有什么花样。
邓家主一拍手,外边便有一人提着一个金黄色的盒子来了,这金黄色纯一无杂,真的就像黄金一样,上面绣着龙和祥云的图案,一见就知道尊贵非凡。
“这是?”辰君很是吃惊,这种东西怎么看都像是皇家用品。
姬岚见多识广,道:“这是装圣旨的盒子,里面必定是宋皇赐下的圣旨。”
“圣旨?”辰君彻底吃惊了,小小一个商人,怎么请来了圣旨。
“姑娘果然见多识广!”邓禅夸赞了句姬岚,打开了盒子,只见里面有一张金黄色的棉帛卷轴,反面隐约透露字迹。
‘竟然真的是圣旨。’
辰君上前,打开棉帛卷轴,上面写着:制曰:襄阳侯秦天泽有功于社稷,然......
圣旨的意思是,襄阳侯秦天泽有功于天下,但是犯了天大的错误,以至于社稷动荡,天下纷乱。所以罢黜襄阳侯秦天泽的宰相之位,没收秦天泽的大部分田地,夺了侯爵,让他做个玉林县的县令养老。
又因为秦天泽曾经的功劳,玉林县的一众大小事务秦天泽都可以自行处理,不必过问皇上,除了例行需要交税。
辰君在秦府的时候隐约听过秦天泽是秦县令秦晚荣的父亲,当时似乎在朝廷当了很大的官,后来不知道什么原因被贬为玉林县县令。
看了这圣旨辰君才知道秦天泽的官居然如此大,竟然是一人之下万万人之上的帝国宰相,还是封过侯爵的宰相。这简直牛叉到天际了。 辰君回想起来,刚穿越的时候就听到秦晚荣长吁短叹,说秦家不能兴旺,丢了祖宗的脸云云。现在他倒是有些理解了任谁曾经祖上这么风光现在这么落魄也会长吁短叹的。
辰君不知道秦天泽为了什么原因被贬的,史书上一点都没写。他
惊奇的是圣旨上宋皇对玉林县的处理,看这意思似乎是说玉林县就是秦家的私家封底,在玉林县秦家就是土皇帝,任命官员,发布政策等等都不需要请求皇帝的同意。
这就相当于后世的自治区,甚至比自治区权力还大。
难怪上次秦晚荣私自在玉林县发布新政策,一点都不怕上面责怪,原来还有这层原因。辰君总算明白了,以前一些疑惑一下子就清晰了。
辰君观摩了这圣旨许久,问道:“这圣旨为何在你手上。”
邓禅道:“谁来话长,当年秦县令走江路退回玉林县,不慎坠入江中,连带这圣旨也丢了。是我们邓家不遗余力打捞了30年,昨天总算找到了。”
辰君看着干的不能再干的棉帛,心道是昨天打捞的才有鬼了,指不定30年前就找到了,因为各种原因没有拿出来。这一次为了争取好处,总算拿出来了。
邓禅又道:“我们邓家辛辛苦苦打捞30年,每一天都耗费100两银子,这一共耗费了100万两银子。我们邓家是与人为善之商家,公子回去告诉秦府,只要他们出一半价钱也就是50万辆银子就能赎回圣旨。”
辰君差点气笑了,这瞎编连眼睛都不眨的,竟然还敢要50万两银子。
“我会转告秦县令的,第二件东西呢?”辰君淡淡说着。
邓禅再次拍手,便有人拿着几本厚厚的账目来了,当账目摆在辰君面前时,邓禅笑道:“听闻楚公子聪明绝顶,必定会看明白账目。”
辰君拿起账目看起来,心下暗笑。邓禅这一举动是报复辰君之前隐晦的骂他身材矮小,邓禅料定辰君看不懂账目,到时好笑话他。
但是开玩笑,辰君一个后代人会看不懂账目?
辰君一目十行,一息就翻过一页,迅速看起来。
邓禅眼底含笑,他看出辰君是在装模作样,一会他有办法让辰君难堪。连他看这些账目都要认认真真,拿着算盘盘算,他不信这个小子这么快还能明白账目。
一盏茶功夫,辰君翻完账目,闭上眼睛开始在脑子里打草稿。
睁开眼睛的时候,辰君终于明白这账目是什么意思了。
这账目记载着宋国国库向三元会借贷的明细,前前后后加起来一共有5亿两银子,也就是说宋国国库一共欠了三元会10亿两银子。
这可是一笔天文数字,宋国国库一年税收也才5千两银子,5亿就是十年的税收,一个国家竟然欠下10年税收,可真是签古未有的荒谬之事。
换做以往朝代,欠了这么多钱的国家早该亡国了。
邓禅带着戏谑的笑意,“楚公子以为这些账目如何?”
辰君道:“你们三元会当真有钱。”
“那是自然,楚公子不妨猜猜我们三元会到底多有钱?”
“你们总资产怕不有10忆两白银,连带这没有收回的5亿,一共15亿。”
辰君说的平淡,邓禅七人却震惊了,见鬼似的看着辰君,三元会的辛密楚云飞怎么知道。
邓禅看了眼账本,更是惊呆,暗道莫非这人真是从账本看出来的?一盏茶功夫算出我需要一个月才能算出来的账目,这只有仙人能做到吧。
辰君心下一笑,想让我出丑,还嫩了点。
“邓家主,第三样礼物是什么呢?”
邓禅晃了晃头,不去想想不通的事情,第三次拍手,又是一仆人拿着账目进来。
辰君翻看这些账目,跟上一次一样飞快,然后闭上眼睛消耗。
这些账目比之刚才凌乱多了,没有丝毫的规则可言,似乎是查到什么记载什么。
记载的是玉林县与其他郡县的交易记录,记载的商品有大米、玉米、小麦、薯类,有高粱、有各类水果、有白酒,有各类花卉,破布、麻布等等...
记载的年份只有去年和今年,每个月都有记载,尤其上个月和这个月的,更是重点打上红色记号。
上面数据显示,玉林县以前从来不进口棉麻、花卉、白酒等物,因为足以自给自足,但是自从这个月以来,开始大量的进口。
以前玉米、高粱那些进口的幅度较小,基本是民间交易,可是这个月以来,开始大量收购,导致玉米和高粱的价格比比皆生。
水果也是一样。
总之,许多之前没有进口的一些农产品都开始大量进口了,连碎步、牛粪这种奇怪的东西也收购。
而正是这个月,玉林县开始大量输出书籍、香水、果酒、菜肴等物。
看似无关联的东西其实关联很大,各类花卉、白酒是制作香水的原材料,棉麻碎布是造纸的原材料,造纸可以用来制作书籍、牛粪是灌溉庄家的,用以提供餐馆所需。
也就是说玉林县因为香水、书籍、辣椒食物、果酒的兴起,需要大量的原材料,这些原材料玉林县自己是不能满足的,只能依靠附近的郡县。
一旦这些原材料被控制,玉林县的发展就只能止步不前,永远出不了玉林县。
这是威胁,是强有力的威胁。
辰君睁开眼睛,叹道:“邓家主真是好手段,好算计,难怪百年皇商赵家着了你的道。”
邓禅呵呵笑道:“好说好说,这么说楚公子看明白这些账目,不需要老夫解释了。”
“不必了。”
邓禅眼里异色一闪而过,问道:“楚公子聪明绝顶,以为秦县令此人如何?”
“守成中庸之人。”
邓家主一拍手,“楚公子有识人之明,秦县令的确是守成中庸之人,甚至可以说是守成昏聩之人,若是没有之前那个文曲星辰君和楚公子的帮助,秦县令一定会导致秦家的落寞。”
“若是寻常境况,秦家也无非变得寒酸一些罢了,守成是有余的。但是自从秦家出了30年前那事,秦家在宋国几乎是人人喊打,只有玉林县这处地方才是他安生立命所在。一旦失去了玉林县,不出一个月,秦家一定会落得满门抄斩的结局,李府和陆府就算不被牵连,也必定是远遁深山做野人了。”
辰君不得不佩服这个邓家主了,辰君有后世先进广博的知识明白这一点,没想到一个土著商人竟然也看明白了。
而且这个土著商人知道宋国更多的历史知识,得出的结论更加精细,甚至大胆的推测秦家满门抄抄。
虽然辰君不知道为什么秦府在宋国人人喊打,但是如果这件事是真的,满门抄斩是百分九十会发出的大概率事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