别说,这一翻,还真让徐兴找到了点儿东西。
那是伙房的一个水缸,徐兴本以为里头有水所以一直都没碰过,翻找之下,才总算揭开了水缸上的木头盖子。
里头一滴水都没有,只有一个覆满灰尘的布包。
徐兴把布包捞上来,打开发现里面竟然是一整珐琅瓷盘,盘子后面写着“康熙御制”,按照他的经验,这得是清朝官窑的东西!
两个字瞬间浮现在他的眼前:“值钱!”
当然,他也没有贸然认为这东西是真的,而是拿去了附近公认的古玩行家手里,让他帮着识货。
那人住在另一个巷子里,家中在院子占两间厢房。
因为屋里头放着的都是好宝贝,所以他是这方圆十里之内,头一个安装防盗门的,大家都说,搞古董的手里最不差钱了。
他也是这周围公认的有钱人之一。
徐兴这次拜访,不是空手来的,他还带了两斤鸡蛋,包装是那种送礼用的花篮。
他走到门口,按了按门铃,等了一会儿之后才有人来开门。
出现在眼前的,是个身材瘦小的小老头儿,他穿着一身仿清制的衣服,头上戴着圆帽子,脸上还戴着一副金丝框的蛤蟆镜,一副文明样儿。
他上下打量了一下徐兴:“您那位啊?”
“你好,我是住在隔巷的徐兴,想找您来帮忙鉴定一下东西。”徐兴说着,将那一篮子鸡蛋提起来放在眼前晃了晃。
这年头乡亲们之前送礼,能送上一筐鸡蛋那都是豪气的很了。
一看徐兴这么大方,老头儿也就把他给放进来了:“啥东西啊?拿给我瞅瞅。”
徐兴一边掏出包袱,一边说道:“这是我在家里水缸翻出来的东西,应该是家父留下来的,我看上面写着康熙御制,所以就想着可能是什么好东西。”
那老头儿先不急着将布包打开,而是一副过来人的姿态对徐兴说道:“来我这里找我鉴定的人比比皆是,他们个个儿都觉着自己手里是好宝贝。”
“但是最后我那么一看,大多数啊,都是近些年代的仿制品,并不值钱,最后说什么也不相信。”
“你这小伙子呢,我看着也算是挺机灵的,咱们丑话说在前头,待会儿如果结果不尽如人意,你可别在我这里闹腾!”
徐兴点了点头:“明白的明白的!”
“另外,不管怎么样,我都是给你瞧过了,这送来给我的东西,我是不会退回去的。”
“行,我都明白,您就尽管给我看。”虽然老头儿打的预防针不无用处,但是未免也太啰嗦了一点。
不管怎样,徐兴心里都算是有数儿的,如果这东西能成,那就是意外之喜,若是不能,他无非就多跑几个古董市场,淘个宝贝回来充数也就完事儿了。
所谓拍卖品,无非是值钱就行,他在家里翻腾也就是为了碰碰运气,本身也没强求。
老头儿把该说的话都说明白了,便将徐兴带来的那一筐鸡蛋放到了厨房里,生怕徐兴出尔反尔再给拿回去。
在他看来,徐兴手里不可能拿得出手什么好东西。
作为这附近唯一一个鉴宝高手,动不动就有人从长辈的物件儿里头翻出来所谓值钱的好东西,拿来让他瞧。
但大多数情况下,他们带过来的东西都很一般,根本算不上古物,那就更别说什么值钱了。
只不过每次这些人都带过来一些东西孝敬他,所以他还是象征性的会给人瞧瞧,在他眼里,徐兴也不会是例外。
他戴上胶皮收到,拿上放大镜,摘掉脸上那碍事儿的小蛤蟆镜,然后翻开徐兴带过来的布包。
里面是一摞珐琅瓷盘,看上去确实有一点年份。
他将盘子小心翼翼的取出来查看,正如徐兴所说,盘子底下印着康熙御制的文字。
他用放大镜仔细观察盘身,越看眼神就愈发凝重,看完一个,他又从包袱里掏出其他几个来看,看着看着,忍不住深呼吸了一口。
虽然有点打脸,但不得不说,这确实是康熙年间的真迹,官窑珐琅器,名副其实!
这东西流落民间已久,想要找到一件都十分困难,而徐兴这里却有一整套,简直太不容易了!
老头儿一想,突然梗了梗脖子,睁大眼睛问徐兴:“你再说一遍,你叫什么名字?”
“我叫徐兴啊!”
“那你老爹肯定也姓徐咯?是在东边巷子里开酒馆那一家吗?”
“对,就是那家。”
老头儿这才恍然大悟:“怪不得,怪不得,这就合理了!小伙子,你愿不愿意把这套盘子,卖给我?”
“不好意思,我来问您这东西的价值,就是因为有所用处。”
虽然很遗憾,但老头儿知道不能强买强卖,于是点了点头:“好吧,看来是我与这宝贝无缘,这也没有办法,你拿回去吧。”
徐兴已经不需要问答案了,看来这东西不是一般的值钱。
能让一个极富经验的古董收藏者动心的,向来绝不是一般的好东西了。
“谢谢老先生帮忙,我这就回去了。”
徐兴将布包小心翼翼的包好,生怕弄坏了这里头的宝贝,来的时候他还没觉着这么金贵,回去的时候,突然就不一样了。
临走在时候,老头儿还补充了一句:“你回去再看看,如果还有什么其他的物件儿可以拿到我这里,我保准给你个合适的价钱!”
“我知道了。”
徐兴走出老头儿家里,越想越觉得不对劲。
为啥他一听是徐家,就露出了一切都很合理的表情,而且听他末尾这句话,似乎是很确定他家里肯定还有其他好东西,这究竟是什么原因?
光是这一套值钱的盘子出现在家里,就已经很奇怪了,老徐何德何能,能拥有这么值钱的古董?
他想来想去,出现了一大胆的想法,难不成,他老徐家祖上是皇亲国戚?
如果照这样算的话,家里还真可能有更多好东西呢!总而言之,拍品的事情算是解决了。
眼下他好做的是提前给宾客们发出邀请函,让他们尽可能的准备拍品。
他邀请的人包括老邢、打火机厂厂长、曹爷、四九城制衣厂厂长、羊城制衣厂厂长、音乐酒馆老板等等。
这些人虽然不算上流,但毕竟是有头有脸,请他们过来,也能进一步加深双方的关系,徐兴觉得,再合适不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