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是现在,她却不得不回答吴浩的问题。
“吴总,玉龙建筑公司有舒氏集团公司背书,你们还有什么可担心的。我现在就可以告诉你们,所有工程都会按期完工,不会拖延一天。如果你们喜欢在一些细枝末节上纠缠不休,我没有时间奉陪,就请走法律程序好了。”
众人被舒雅的一席奇谈怪论噎得说不出话来。工程停工这么大的事情,却被舒雅弱化成细枝末节。试问,工程建设还有比停工更大的问题吗?
汪远航说,“舒总,你要是这个态度,我们就没有办法再进行沟通了。我可以再给你一周时间,一周内如果还不能正常复工,我们之间的合作就此终止。”
其他人纷纷说,“吴总说得对,玉龙要是一直不复工,我们也没有理由再继续等下去。终止合同,重新找施工队进场施工,这是唯一的出路。”
舒雅冷冷地说,“我不同意终止合同,我向你们保证,一周内所有工地全部复工。不过,你们的工程款必须按照合同规定支付,否则,我会追究你们的违约责任。”
吴浩怒了,“就凭舒总这个态度,工程款我就不会打。舒总不是要我们走法律程序吗,那就法庭上见吧。”
汪远航和吴浩带着众人走了,舒雅疲惫地跌坐在沙发上。她有点不明白,自己如此用心,公司怎么会是这个样子。
她大学毕业后,没有接受学校的分配,一直想做一番自己的事业,让所有人对她刮目相看。为此,她潜心研究企业管理,参照父亲的成功经验,一心想把玉龙建筑公司打造成一流的建筑企业。
准确地说,她是把玉龙当成了她的实验田。因为,诺大的舒氏家族企业,她是当然的继承人。她自信父亲优秀的遗传基因会遗传给她,父亲是成功的商人,她也不例外。
她在会所里侃侃而谈,仿佛已经是个成功的企业家。可真操作起来,事态却好像有点不受控制。她把这一切归咎于小地方的人不可理喻,完全不按常理出牌。
她不想让人看见她失败的样子,哪怕是她父亲也不行。因此,她把自己关在办公室里发呆。
直到有人敲门,她才回过神来,打开房门,只见父亲站在门口,满面慈祥地看着她。
“怎么,不欢迎爸爸?”
看到父亲,舒雅感觉自己的心一下子就安定下来。有无所不能的父亲在,没有什么问题是解决不了的。
“当然不是,我只是好奇,你怎么会来这里。”
舒庆轩是接到汪远航的电话专程赶过来的。
汪远航在电话里委惋地提了一下玉龙建筑公司好像出了点问题。舒庆轩却知道,能让汪远航打这个电话,肯定是出大事了。他扔下电话,立即赶到了女儿身边。
此刻,他怜爱地看着一脸憔悴的女儿,关切地说,“你的脸色好像不太好,怎么,工作不太顺?”
舒雅敏锐地感到,父亲今天的到来,跟上午那几个建设单位的人有关。
企业之间总是存在着千丝万缕的联系,企业家之间的关系也十分微妙。除了永衡的利益,偶尔也会有一丝温情。
她向父亲坦承了一切。
舒庆轩听后,半晌才说,“你累了,回省城休息一段时间吧,玉龙我重新派人来打理。”
舒雅固执地说,“我不想回省城,不把玉龙的运营恢复到正常状态,我不想回去。”
舒庆轩却知道,有女儿在,没有人能收拾玉龙这个烂摊子。他不想打击女儿的积极性,只柔声说,
“你跟天霖还在蜜月呢,把他一个人扔在省城,不太好吧。”
提起萧天霖,舒雅又是另一层烦恼。
她幽幽地说,“爸,我跟天霖之间,似乎总隔着一堵墙,我不知道什么时候才能走到他心里。”
舒庆轩看着这个倔犟的女儿,叹了口气说,“爱一个人,是会很辛苦的。当初你要是找一个爱你的人,就没这么难受了。”
“为什么不能是我爱他,他也爱我呢?”
“这种爱情也不是没有,只是可遇而不可求罢了。你自己选的路,流着泪也要走下去。给天霖一点时间吧,也许,等他恢复了记忆,一切都好了。”
舒雅却说,“爸,你说,天霖恢复了记忆,他会爱上我吗?”
这个问题,舒庆轩真的没有办法回答。
他沉思良久,才缓缓地说,“尽人事,听天命吧。”
舒雅在父亲的宠溺中长大,一直过得顺风顺水。她认为自己遗传了父亲的优秀基因,一定会青出于蓝而胜于蓝。打理一个小小的建筑公司,不过是小试牛刀,很快就会取得傲人的成绩。
不料,现实却给了她无情的一击。
建筑公司濒临破产倒闭的边缘,一心追求的爱情总算修成正果,丈夫却跟她形同陌路,这样的结果,实在出乎她的预料。
她百思不得其解,幽幽地说,“爸,不管是萧天霖还是玉龙,我真的已经很努力了。”
舒庆轩有些后悔对女儿一味地娇纵和娇惯,造成她自我无限膨胀,不知天高地厚。自己当时也是脑子一热,竟答应跟苏辰联姻。若是当时坚持自己的观点,不贪图苏辰归国华侨的身份,事情也许是另外一个结果。
他想劝女儿放弃这段无望的感情,考虑到苏辰,他又犹豫了。因此,话到嘴边的时候,竟变成了。
“天霖现在情况特殊,你只能再多一点耐心了。你既然爱一个人,就只能接受他的全部,包括他的缺点。”
想到自己的宝贝女儿不得不面对一个把自己完全封闭起来的男人,舒庆轩突然觉得女儿好可怜。女儿跟萧天霖是什么情况他完全清楚,他却无法指责萧天霖的冷酷无情。没办法,只能归咎于女儿命中该有这一劫。
想到自己的来意,他委婉地说,“玉龙是萧天霖一手创办的企业,你想替他打理好,初衷不错,只是事以愿违,没有达到预期的目的,这不要紧。你还年轻,未来的路还很长,不要因为一点挫折就对生活失去了信心。”
舒雅想不明白,“我在玉龙推行的是舒氏成熟悉的管理方法,为什么在玉龙就不行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