这么多人围观,女孩子心里有些胆怯,第一次来周家村,她可不想给村里人一个不好的印象,于是低声说,
“既然你是从周家村嫁出去的,真论起来,说不定我们还是亲戚。我也不为难你,你给十块钱,这事咱们就算了结了。”
“成交!”
周雪儿爽快地从包里摸出一张大团结递给女孩子,“这事咱们就算是两清了,我还有事,就先走一步了。”
女孩子没想到周雪儿这么痛快,立即后悔自己要价低了。但话已经放出去,哪有收回的道理,只得仔叠好,放进裤兜里。
大年初一就遇到两拨化缘的,大年初二又被人讹了十块钱,这事落谁身上,心情都无法好起来。
萧天霖轻咳了一声,“雪儿,咱们走吧。”
他推着自行车,穿过人群,朝周家走去。
奇怪的是,这母女俩竟跟他们是同一个方向。
周雪儿转身说,“事情不是已经了结了吗,你们还跟着干什么?”
女孩子气道:“这路又不是你家的,你能走,我们为什么不能走。我对象家就在前面,谁跟着你们了。”
这条路过去的几户人家的儿子好像都结婚了,这母女俩会去谁家呢?
周雪儿突然打了一个激灵,三哥周三柱还未婚配,这女子不会是到周家相亲吧?但她很快就否定了这个愚蠢的念头,三哥是大学生,崇尚自由恋爱,似乎不会接受这种相亲的方式吧。更何况,还是这么一个女孩子。
远远的,她就看见朱玉娥迎了过来。
她站住了,因为朱玉娥已经热情地接过了女孩子手里的礼物,还不停地说着客气话,完全忽略了周雪儿和萧天霖的存在。
周雪儿的预感是正确的,这个女孩子叫雨晴,就是朱玉娥替周三柱物色的对象。
一家人吃了周雪儿办的满月酒回来后,朱玉娥感觉自己在这个家被彻底孤立了。没有人理会她的存在,哪怕她用最恶毒的语言诅咒,也没有人接她的话头。
按周二柱的话说就是,被疯狗咬了一口,难不成你还能咬回来不成。咱惹不起还躲不起吗?
话糙理不糙,虽然这话用在自己娘身上确实有些不妥,但似乎再没有比这更贴切的比喻了。
从此以后,家里凡是有朱玉娥在的地方,就绝不会再有第二个声音存在。当然,周二柱不懂事的女儿丽丽的哭声除外。
有时候,朱玉娥从外面回来,明明在院子外听到屋里一家人正说得闹热,她一进屋,所有人都默契地三缄其口,不再说话。
更令朱玉娥生气的是,连一向老实巴交的老伴周兴福,都敢跟她摔脸子了。她生气地不做老头子的饭,没想到人家高高兴兴地带着老娘到大儿子家吃去了。
吃过饭,还咂着嘴直说柳叶儿做的饭菜好吃,合他的胃口。
她撒泼打滚,凡是她能想到的办法都试过了,家里人仍视她为空气,当她不存在。她越折腾,家里人嫌弃的目光就越重。就连老伴,看她的眼神都带着鄙夷。
她整天被寂寞包围着,于是益发地思念起流浪在外的女儿来。
要是媚儿在家就好了,至少,有个知冷知热的人吧。
但她立刻就悲哀起来,这种想法其实是自欺欺人。媚儿并不是个省油的灯,也不见得有多体量她这个娘。
自己替她操碎了心,还替她抓了一手好牌……没想到,这手好牌却让她打得稀烂,现在还不知道在哪儿流浪呢。
转念一想,媚儿在楚家过得春风得意的时候,她这个当娘的,并没有得到过任何好处。
这么一想,她更淡了心肠,索性破罐子破摔,不再下地干活,也懒得打理家务。整天坐在村头的大愧树下,跟一群长舌妇们说东家长,道西家短。不高兴了,就骂家里的白眼狼。骂得最多的,当然是周雪儿了。其次便是家里的两个儿媳妇,柳叶儿和娟子。
有人趁机挑唆,家里两个儿媳妇都跟你不同心,小儿媳妇你可得当心了,再找一个白眼狼,你以后的日子,可有得受了。
这话说到朱玉娥的心坎上,她心里不由得泛起一阵苦涩。这样的道理她何尝不知道,但儿大不由娘,三柱这傻小子是死心眼,眼里只有周雪儿,等闲姑娘他压根就看不上眼。
有人说,你家三柱是大学生,要是在外面替你找个儿媳妇,肯定就在外面安家了,你这辈子,恐怕是享不到儿媳妇的福了。
一席话说得她动了心,现在周雪儿已经生了孩子,这傻小子应该死心了吧。柳叶儿的肚子到现在还没动静,娟子又生了个丫头片子,周家传宗接代的任务,还得着落在小儿子身上。
要是由着三柱的性子找个女人,肯定会娶了媳妇忘了娘。她把所有的希望都寄托在小儿子身上,当然不能鸡飞蛋打一场空。
城里的媳妇娇气,要是娶个大学生,更是娶了个祖宗,还是农村媳妇好。老实本份,没有那些花花肠子,好使唤。
主意打定,她便放出风去,又开始大张旗鼓地替三柱物色起对象来。
周三柱是大学生,天之骄子,一毕业就是铁饭碗,农村姑娘哪有不喜欢的。现在的周家可是今非昔比,家里的姑娘开着工厂,办着公司,这样的家庭就是在丰水县城,能找出第二家么。因此,刚放出风声,便有不少人家托人来说媒。
过年期间周三柱放寒假在家,错过了这个时间,就要等暑假了。万一夜长梦多,周三柱下一次放假回来,有了对象咋办。人人都是一样的想法,怕错过这个机会,争相向朱玉娥献媚。
这是第二次替儿子挑对象了,朱玉娥很享受这种被人追捧的感觉。
选妃似的一轮挑选下来,一个叫雨晴的姑娘终于落入了她的眼帘。
雨晴体格健壮,酷似朱玉娥。一是好生养,二来,地里的庄稼活样样拿手,挑粪插秧更是不在话下。最关键的是,她羞答答地告诉媒人,说她只爱三柱这个人,不要一分钱彩礼,结婚后一切都听婆婆的,婆婆指东,她绝不向西,婆婆让放狗,她绝不撵鸡。
这样的儿媳妇,可是打着灯笼火把也难找啊。
朱玉娥喜欢得合不拢嘴,马上就拍板替儿子决定了。
只是,如何跟玉柱说这事,她却犯了些踌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