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瞬间,所有人都赶忙闭了嘴,生怕他真的会做出如此行径。
估计这样不要脸的人肯定能做出这等有辱斯文的事情。
李公公实在是看不下去了,赶忙拉了拉叶安宁的胳膊。
“贤弟,陛下还等着咱们呢,真把他们得罪死了,恐怕也没有你的好果子吃!”
“恐怕这些人早就已经视我为眼中钉肉中刺了,不过大哥你放心,我这个人什么都怕,就是不怕这群废物!”
听到叶安宁这么说,还有人怒目圆瞪地抬起头,可是当他看到叶安宁的动作时,又匆忙地将头低了下去。
眼看着这帮人不敢再多说话,叶安宁也转身钻进了马车。
很快他就跟着李公公回到了御书房。
如今剩下的人已经不多了,夏皇让朝中重臣纷纷落座。
“叶爱卿做什么去了?怎么去了这么长时间?”
“别提了陛下,我看那些人对我误会挺深的,所以打算和他们好好地聊一聊!”
“罢了,你也不要去碰那些人的霉头,为人臣者要端庄稳重坐到这里来!”
叶安宁尴尬地笑了笑。
还说让自己端庄稳重,你都已经那么大岁数了,对于朝中重臣还不是说杀就杀。
你杀了也就算了,竟然还把所有的锅全都甩给我。
如果你老小子不甩锅,我至于和那些人成为死对头?
夏皇似乎读出了叶安宁的想法,冷哼着笑了两声。
“叶爱卿,你可还有什么话要说?”
叶安宁摇了摇头。
“今日朝堂之上,让那些人一闹正事儿都没处理,如今有什么事情要上奏就在这御书房上朝!”
“陛下,臣有话不知当讲不当讲!”
叶安宁又一次当起了显眼包。
“但说无妨!”
“我想着外面跪在水中的那些人确实辛苦,想来经过此事也能感受到百姓的生活之苦,但这还不够!”
所有人的眼睛都看向了叶安宁。
就算你落井下石,也不能拿这么大的石块吧?
这帮人都已经这么狼狈了,你竟然说还不够。
“臣建议,让所有的官员都能把一日三餐,换成和百姓吃的同样的东西,让大家也体验一下百姓的生活!”
体验生活?
老子拼死拼活考进朝堂,当个小官儿,竟然还要体验那些老百姓的生活?
你小子就不想想,此话一出要得罪多少人?
“虽然眼下桃源县已经培育出了红薯,这东西口感不错,但吃多了难免会对身体有影响,诸位如果有了切身的体会,将来肯定会因为百姓吃饭问题忽略其他困难!”
所有人都用诧异的眼神看向叶安宁。
万万没想到,如此小人竟然还有这样的体恤民情之心。
莫非是自己看走眼了?
夏皇大笑。
“没想到你叶安宁竟然还有大善一面,叶爱卿性情敦厚,那就照你的意思办!”
所幸将所有官员的一日三餐全部改成了红薯,让他们也体验一把老百姓的生活。
可谁都没看出来,叶安宁的脸上却露出了一抹邪恶的笑容。
你们都以为那东西是香喷喷的,只不过你们忽略了,吃完还要继续喷喷喷。
到时候你们那些所谓的读书人的体面,读书人的优越感,估计全都消失殆尽。
叶安宁就是要撕下他们伪善的嘴脸,真的以为自己修炼成仙已经没了人最起码的需求?
一个个装得人五人六,要不了多长时间就让你们颜面扫地。
最好是把这些人全都围起来,至少自己还能卖一卖参观的票。
到时候再赚一把银子,好好地改善一下城南和城东的生活质量。
叶安宁打着自己的小算盘,而夏皇这边已经开始商量正事了。
“陛下,昨日户部呈上来的奏折,南方的粮灾依然有扩大的趋势,不知陛下可有应对之策?”
夏皇点了点头。
“奏折朕已经看过了,不知道诸位可有什么好的方法?”
吏部尚书。对着陛下拜了拜。
“臣觉得应该开仓放粮,若是再迟一些,等到消息传到大夏,恐怕会引起百姓的政变!”
“可是开仓放粮能不能撑到今年秋收?”
“刚刚闹过水灾,又闹了旱灾,大部分粮仓被淹,还有很多地已经处于荒芜的状态,不知道能否撑过去!”
户部尚书又站起身了。
“陛下,粮食是肯定不够,就算是秋收恐怕今年的收成也会有所减少,还需要尽快让各地压低粮价,以免有人买不起粮食!”
“各地乡绅家中肯定有存粮,到时候我们可以选择征收,也可以向他们借!”
叶安宁这才认真地听着诸位的谈话,也不由得摇头叹气。
桃源县的人按理说已经过去一段时间了,给自己写过几回书信称那里的粮价还没有受到红薯的冲击。
上涨的趋势比较明显,而且价格一天比一天高。
叶安宁也不知道问题究竟出在了哪里。
不过这一切早就在他的意料之内。
朝廷那些大臣,手中的把戏自己是能看得出来的,没想到他们的动作竟然如此之快。
肯定是有人走漏了风声,如今这几位尚书说的话,在叶安宁的耳朵里基本上都是废话。
开仓放粮是肯定的,粮食不够吃也是肯定。
至于征收和借用,得到的结果恐怕也微乎其微。
毕竟谁愿意将这白花花的银子徒手送人呢?
你上门来征收,我说没有不就成了,难道官府还真能挨家挨户去查看人家的粮仓?
就算知道那粮仓早就已经出现了鼠患,人家不给你还能去抢吗?
虽然自己也幻想过一些不要脸的办法,但是拿到这地方上恐怕也没有什么大用。
碰到灾荒,实实在在的利益,对于那些有权有势的人来说比什么都重要。
估计经过这场灾荒之后,那些乡绅也会摇身一变。
成为地方上比较厉害的存在。
不过想来自己派出去的那些人,已经有二十多天没有消息了。
夏皇看着叶安宁正在低头沉思,于是开口问。
“叶爱卿,你可有什么好的办法?”
“陛下,臣认为不应该控制粮价,应该放任自流,等粮价达到最高点的时候,天下的粮商便会向灾区伸手!”
“只要熬过这段时间,剩下的就好解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