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川低低念了几遍这个名字,忽然警惕了起来。
赵温!
赵嫣然的堂弟!
丞相赵怀真二弟赵怀安的小儿子!
他跟着范文举来见自己,是为了什么?
该不会是试探吧?
他思索间,那赵温被范文举几句训斥当即垂头,低声道:“先生教训的对,学生知错。”
“知错就别再出声,否则别怪老夫把你赶出去!”
范文举似乎也很不喜欢这个人,说话时几乎丁点情面都不留。
说完这话后,他重新换了副神情朝着秦川微微颔首,“方才老夫在马车里也听到郡王爷与国子监学生王昌安的对话。老夫倒是想问问郡王爷,青山县的事,郡王爷觉得只是个例吗?”
闻言,在场的人都是一愣,就连王德春神情也僵在了脸上。
他以为范文举是真的看重秦川,想跟他探讨下学问,哪想到他问的竟是这样的问题!
青山县的事,现在满朝文武都不敢轻易说,这哪是秦川再能私下议论的?
“范老先生……”
“王内监。”
王德春刚想出声制止,却见范文举朝他深深看了眼,摇头道:“青山县的事骇人听闻,又是郡王爷亲手操办。他出身民间,自然懂得民间疾苦。”
“老夫问这个问题,其实也就是想多了解下民生。这授业传道,传的可不止是学问啊。”
“这……”
王德春顿时语塞。
秦川闻言心中却忍不住冷笑。
如果,如果今天范文举只是带着徐瑶光来,那这番话他是信的。
可他身边跟着赵温!
那这个问题,极有可能就是试探!
而赵温,确确实实应该就是来为赵怀真探听消息的!
可,他不怕!
毕竟,那些得罪人的话,他在朝堂上可没少说。
秦川略作思索后,沉声道:“老先生,我以为,青山县这样的事,并非个例。”
此话一出,几人再度傻眼。
不是个例……
谁不知道,当今陛下文韬武略,励精图治,朝臣忠心耿耿,团结一心,百姓安居乐业,已鲜少有因吃不起饭而饿死的人,大梁明明已进入了一个全新的时代。
可他这话,却全然否决了这一切!
几人心头微动,那赵温脸色更是难看,声音里隐隐含着怒意。
“郡王爷,你这话说的可不对!”
“谁不知道陛下是明君,朝中百官更是各司其职,将大梁治理的井井有条。就不说旁人,单说我祖父,他每年都会拿出自己的俸禄去接济那些较为穷苦的人家,施粥放粮。”
“要我看,这青山县的事满大梁恐怕也就只有这一遭,你可莫要危言耸听!”
“接济?施粥放粮?”
秦川忍不住冷笑一声,跟看白痴一样看着他,冷冷道:“赵公子难道不知道,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而且,这大梁地域辽阔,有什么阴暗是你们看不到的!”
“就拿京都来说,那甜水巷知道吧?”
“什么……”
赵温愣了下,“甜水巷?那不是秦楼楚馆聚集之地吗?”
“什么秦楼楚馆,那是整个京都最穷苦的人容身的地方!”
秦川穿越至今未曾去过秦楼楚馆,可原主先前却常去甜水巷,自然见过这京都最阴暗,最肮脏,也是最贫寒,最让人无奈的场景。
花楼女子大多是为生计所迫,要么是因家中获罪无处可去。她们每日对不同的人笑脸相迎,使尽浑身解数取悦他人,却没几人因这个而快乐。
每到夜里,总会有许多无家可归,衣不蔽体的人蜷缩在黑暗的巷子里,等着旁人的施舍。
“身在那里的人,就算死了,官府也很少会立案。”
秦川幽幽说完这些,冷冷盯着赵温,“就连皇城根都有这样的事,你敢说其他地方没有?”
“这……”
赵温一时语塞,瞬间涨红了脸。
范文举不动声色的看着秦川,眼间露出了几分赞赏。
“郡王爷果然是心系民生之人,那不知郡王爷可有什么理想?”
理……理想?
什么意思?
怎么突然就扯到理想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