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千六百三十八章局势分析
玄舞阳2024-11-21 13:081,697

房间内,现任军事情报处负责人——沈南风正在向三位大领导汇报。

左边位置,是秦峰委员。

右边位置,则是总参谋长张东邺。

至于中间那位中山装老者,看过新闻联播的人都知道是谁了。

“这一战,同盟军以约一万人的伤亡,通过战略欺骗、运动迂回、分割围歼的战术,歼灭、俘获印国加丹第一军团约5.7万人,该军团仅有约1.3万左右的残兵顺利逃脱......”

中山装老者评价道:“同盟军这一仗还是打得不错的,打出了我们的威风,极大地震慑了那帮小国。”

老者看向张东邺,吩咐道:“东邺同志,给我们分析一下目前的战局吧!”

张东邺应了一声,起身在大幅加丹岛地图上分析起来:“目前,同盟军第二军以秋风扫落叶之势横扫整个东加丹行省,先头部队已经到达三马达林外围,他们拿下三马达林这个行省首府只是时间问题。”

“至少在一个月内,印国在加丹东部、南部地区已经很难组织起对抗同盟军的成建制军队。”

“根据我们的情报,同盟军已经进行了内部二次动员,动员范围包括民兵、司机、机械工人、运输车辆,不难猜测他们是要搬空占领区的有用物资,可见他们头脑还是很清晰的,没有被胜利冲昏头脑......”

东线,同盟军处于一种无敌的状态。

但在西线,战事就没那么顺利了。

正在进攻同盟军腹地的印国加丹第二军团,已经紧急撤回西加丹行省防守。

西加丹行省距离印国本岛更近一些,会更快得到兵力和物资的增援。

根据最新的情报,印国第一批1.2万人的援军刚登陆西加丹行省坤甸港。

最多三天的时间,这1.2万援军就能跟加丹第二军团汇合。

而同盟军这边,以第一军为主力聚集了6万人的兵力,由军长张祖辉亲自指挥。

但这一仗不好打,同盟军要面对已经汇集成一股的敌加丹第二军团,很难在短时间内拿下对方。

即便能拿下,也绝对要伤筋动骨。

别忘了,人家最多三天就能得到援兵。

如何打破僵局,就非常考验指挥官能力了。

最后,张东邺做了总结发言:“如果同盟军能够在短时间内击溃这个加丹第二军团,那他们将为自己赢得宝贵的喘息时间。”

“在这个时间内,他们可以收拢更多的人口、编练更多的军队、囤积更多的战略物资,增强自己获胜的砝码。”

双方的体量差距太大了,远不是几次胜仗就能抹平的。

如果进入持久战,确实印国获胜的几率更大。

最终胜负如何,还是要看谁能坚持得更久。

不可否认,同盟军也有自己的优势。

第一个优势,同盟军可以说得上是百战百胜了。

至少在加丹这一片地区,同盟军没有输过。

同盟军的战斗力,甩这帮东南亚土著一大截。

军队战斗力的差距,是多方面因素组成的。

首先一个,东南亚那嘎达物产丰富。

这些本地土著不需要怎么劳动就能够果腹,这也造就了他们懒惰、不求上进、怕死的性格。

而同盟军则不一样,主体民族是流落东南亚的华人。

这几百年来,他们受尽了欺压和凌辱。

以前,他们只是缺乏一个如同“狮子王”般的领袖而已。

阿成和同盟军的出现,极大程度将他们信念凝聚到了一起。

这一点,从源源不断投靠同盟军的青壮就能看出来了。

支撑他们战斗下去的,不仅有复仇的坚韧意志,还有为后代争取一片自由生存土地的信念。

这种有信念,有坚韧意志的人,是很难战胜的。

其次,双方的战略、战术水平也不在一个起跑线上。

而且,印国当年的军费开支也不过一百多亿美元而已。

累计军费支出,也就跟同盟军持平。

但同盟军的人少,人均军费开支更高。

同盟军只是在海军、空军上处于绝对劣势,但在陆军装备上,同盟军是占据武器优势的。

再者,加里曼丹岛绝大部分地区属于还未开发的原始森林,这里本身就不适合大兵团作战。

兵力调动、后勤运输、排兵布阵,都会受到地形的限制。

要说几十万军队深入岛屿内陆地区400百公里作战,光是后勤就能拖死你。

而对于擅长丛林战、运动战的同盟军来说,只要事先在各种隐蔽地区埋藏好弹药和补给物资,他们就能将敌人玩死。

以前,还有很多华人担心同盟军会输,担心被清算而不敢家人。

现如今,同盟军已经露出横扫加丹的态势,越来越多的当地华人认为同盟军会赢。

同盟军动员这么多民兵、工人、运输车辆,可不仅是要搬光占领区,还要将这些地区的华人尽数收拢回去。

光是东加丹行省,同盟军就能收拢二十多万华人。

如果能够将西加丹行省、南加丹行省大部分人收拢起来,同盟军有望将辖区内的人口突破200万。

这些,可都是实实在在的兵员和劳动力。

并且,是跟同盟军一条心的。

继续阅读:第一千六百三十九章牵扯太深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重生我的大学时代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