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一百零五章 见贾诩徐庶投效
江左白衣2025-07-02 20:134,012

那青年闻言陷入深深沉思,神色不断变幻,似乎是在考虑着什么。

  对坐的少年见青年犹豫不决,不禁一口饮下杯中酒,像是在开劝青年一般:“文和兄深得天机门所学,擅长推衍天机,走无情之道,难道不知如今天机不显,未来渺茫吗?而引发天机莫测,不可知其根本的正是那鬼谷掌门诸葛墨辰。

  相传此人出世之时有北斗七星落身,星光闪烁彻夜不止,家师也曾言道,能决定天下未来大势者,非诸葛墨辰莫属。再者说,文和兄,天机门和阴阳宗千年之前之事,岂能就此作罢,以前没有机会,是因为阴阳宗不曾出世,而且先辈之中并无天资卓群之人。

  而今文和兄传承天机门,比天机门先辈强之甚多,阴阳宗之人也已经参与到这乱世角逐中,何不就此世做个了断,再扬天机门之名?”

  听到少年的话,青年不禁目光微闪,像是有所触动,然而并没有开口。

  对此,少年也没有再开口相劝,天机门之人向来以能推衍天机,预示未来著称,走的乃是无情之道,眼中只有天机,只要能够达到目的,不惜任何手段方法。也正是因为这个,天机门之人大多善于自保,深谙韬光养晦之道,若是让他们放手一搏,基本上并无可能,只有他们深思熟虑之后,有了十成把握,才敢有所行动。

  就在这时,一位书童来到中堂,对青年躬身行礼道:“先生,门外有四人求见,说是特地前来拜访先生。”

  少年听了,不禁眉毛一挑,看向青年,只见青年依旧保持沉思的姿势,只是从怀中掏出两枚铜钱,扔到桌案上成一卦象,本来毫不在意的眼神突然直直盯着桌案上的铜钱,深深吐出一口气,对书童吩咐道:“快快有请。”

  见青年如此模样,那少年不禁疑惑问道:“文和兄,门外来人是谁,怎么见文和兄如此郑重?”少年可是知道,面前的这位青年可是性子孤傲,天机门之人向来如此,毕竟他们都能预测天机,自然有着高傲的资本,而且青年向来深居山林,来往者不过二三好友,怎么今日竟然一改做派?

  青年满饮杯中酒,站起身来对少年说道:“元直,鬼谷墨家之人已到,随我前去相迎吧。”

  少年不禁讶异一声,鬼谷之人,除了诸葛璟之外还能是谁,没想到自己奉师父之命前来相邀青年一同前往并州投效诸葛璟,诸葛璟竟然出现在这里,难不成也是为了青年而来?

  ………………………………………………………………………………………………

  ………………………………………………………………………………………………

  ………………………………………………………………………………………………

  诸葛璟身穿四海星辰袍,同顾言,诸葛亮俱都是一脸饶有兴味地打量着这片草堂居所,而小五则是好奇地飞来飞去,自从诸葛璟教会小五轻功之后,以小五的根骨此时已经是身轻如燕,来去自如了。

  “大梦谁先觉,平生我自知,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看着周遭景致,虽然是隆冬时节,但依旧有绿竹葱茏,诸葛璟不禁曼声吟诵道《三国演义》中的诗句。

  一旁的顾言和诸葛亮听了,不禁呵呵一笑,“好一个草堂春睡足,窗外日迟迟啊,能在如此地方高卧草堂,闲时抱膝长谈,躬耕为乐,强过乱世杀伐,征战不休多矣。”

  诸葛璟微微一笑,对诸葛亮开口说道:“其实,二哥,如果天下不乱,是个太平盛世的话,我倒是想要一直待在南阳隆中,我们一家人安安静静地生活,至于名权利禄,不过是过眼云烟而已。”

  听到诸葛璟的感慨,诸葛亮也是露出一副怀念的样子,接口说道:“三弟所言,未尝不是我想要的,只是命局如此,你我不过是局中之人罢了。”

  见诸葛璟和诸葛亮都是感慨的样子,顾言不禁朗声笑道:“这又有何难,待到天下平定之时,墨辰,孔明,我们就直接归隐山林,不问世事,每日饮酒涉猎,岂不美哉?至于地方嘛,我看墨辰你老家南阳就不错!”

  诸葛璟听了,同样爽声一笑,“尘羽说得在理,到时候定要与你共饮千杯美酒,笑对林泉日月!”

  就在三人相识而笑的时候,只见原本在草堂之中对饮的青年和少年急匆匆地走了出来,见到诸葛璟之后青年便是当先拱手行礼道:“不知鬼谷墨家大驾光临,有失远迎,恕罪恕罪。”

  诸葛璟三人见青年一语道破自己的身份,不由得一怔,急忙还礼的同时也细细打量着青年,只见青年二十几岁的年纪,身高七尺有五,面白无须,一双眸子似乎能够穿透一切,青衣着身,一派令人捉摸不透的样子,而跟在青年之后的少年,年纪和诸葛璟相仿,一举一动方正大气,颇有儒士风度。

  眸中精光一闪,诸葛璟心中已经确定,那位走在前面的青年便是自己此行要找的人——三国历史上赫赫有名的乱国毒士,贾诩!

  在三国时代的众智者中,诸葛亮有街亭之失,周瑜有荆襄之失,司马懿有上方谷之失,独贾诩用谋,千虑而无一失。审时度势,临机善变,察人心曲,游刃有余,能者不胜,藏而不显,乃是后世对贾诩的评价。

  贾诩,字文和,曹魏开国功臣,初为董卓帐下谋士,董卓被杀后,李傕、郭汜欲远遁西凉得一条生路,而就是贾诩,教二人反攻长安,导致天下大乱,生灵涂炭,可谓是一言而乱天下成三国;后又成为张绣的谋士,在此期间,数次献计于张绣,击败实力强大的曹操。

  宛城之战中,曹操掠张绣叔父张济之妻邹氏于帐中,张绣大怒,而就是贾诩献策连夜强攻曹操大营,致使曹操之子曹昂,外侄曹安民,以及大将典韦俱都阵亡,从此名扬天下。

  张绣投降曹操后,贾诩称为曹操帐下谋士,官渡之战时,贾诩主战,继郭嘉十胜十败论之后同样精辟分析时局,言道:“袁绍民心已失,师老无功,明公但以巧计破之,中原得矣”;

  赤壁之战前,贾诩早已看透先机,劝曹操不可动武,应休养生息,若曹操不一意孤行,大战赤壁,岂会发出“哀哉奉孝”的懊悔;

  曹操与西凉军对峙时,贾诩使用离间计,教曹操实施抹书计,离间西凉兵马,马超、韩遂反目成仇,曹操一举平定关中,占据长安数十年之久,即便是诸葛亮北伐,也未曾攻克长安。

  陈寿在《三国志》中,这样评论贾诩:贾诩,庶乎算无遗策,经达权变,其良、平之亚欤!如此高的评价,独此一份。

  而贾诩最让人咋舌的,便是他的用谋之道。贾诩用计,向来只注重如何取胜,天下风云变幻在他眼中只是一种可以达成计谋奏效的条件,百姓的生死艰难从来被贾诩放到最后一位,整个人几乎近于无情,天下在他的认知中只是一盘棋局,所有人不过是棋子罢了,只要能起到效果,贾诩从不计较别人的损伤,当得起毒士之称。

  纵观贾诩一生,先后侍奉多位主公,有董卓,李傕,郭汜,张绣之流,最后留在曹操帐下。要说曹操帐下,贾诩的谋略水平绝对不下于王佐之才荀文若和鬼才郭奉孝,而程昱,刘晔,满宠等人也是大大胜过,只是贾诩一直韬光养晦,从不主动献策,这样,反而使得贾诩终其一生都无恙。

  郭嘉计谋百出,却三十八岁死于辽东柳城,荀彧王佐之才,却被曹操猜忌而自服毒身亡,程昱兵法大家,最终也随曹操而去,只有贾诩一直是官位显赫,在曹操死后竟然官至太尉,最后以七十多岁的年纪善终,不得不说贾诩是个善藏之人。

  但在诸葛璟看来,却是十分欣赏贾诩,不说别的,只一点用计朴实无华,直击要害便足以让诸葛璟亲自请贾诩出山,诸葛璟不敢想象,若是贾诩投效了别人,再和自己对敌,该是一件多么头痛的事。

  而且贾诩只要一出手,那你就算不死也要脱一层皮,要是万一他被别人,甚至是曹操收揽,那就相当于在诸葛璟面前放了一座大山。

  说起曹操,诸葛璟不禁微微腹诽,原来历史上曹操手下智囊云集,猛将如林,文有荀彧,荀攸,郭嘉,程昱四大谋士,武有典韦许褚虎卫双雄,夏侯曹氏宗族猛将,张辽、徐晃、于禁、李典、乐进五子良将。

  而现在,自己穿越过来,荀彧郭嘉尽入帐下,五子良将得其三,虎卫双雄更是成为自己的护卫,真不知道曹操知道这原本就是他的谋士猛将会是什么表情。

  不过现在曹操还没有滋生出那颗枭雄之心,对于汉室刘家还存有着热血维护,这也是诸葛璟再三考虑之下将西园禁军校尉的职位给了曹操,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这句话一直在诸葛璟心中徘徊者,挥之不去。

  若是曹操生在盛世,绝对会是一个能臣,丝毫不夸张地说,曹操在盛世为臣足可比肩管仲;但现如今已经是乱世之初,曹操注定成为一个奸雄,诸葛璟只希望着,那一天能够晚点到来。

  ………………………………………………………………………………

  ………………………………………………………………………………

  ………………………………………………………………………………

  这一切不过都在诸葛璟脑海中一闪而过,听到贾诩对自己的称呼,诸葛璟只不过是微微一怔便神态自若道:“鬼谷诸葛璟,特来拜见先生,冒昧之处,还请见谅。”身后的顾言和诸葛亮也是一脸淡然地一同施礼。

  见诸葛璟瞬间恢复常态,贾诩心中不禁微微点头,他刚刚故意直接道出诸葛璟的师承门派,就是为了看看诸葛璟的心神,果然如少年所说,心境非常人可比。

  刚刚少年说得话对贾诩并不是没有触动,少年口中的诸葛璟乃是出自他的师父水镜先生的评价,贾诩根本不怀疑真实性,只是,贾诩仍旧想亲眼看看诸葛璟,看他是否能当得起自己辅佐。

  “诸葛公子远来不易,还请入寒舍奉茶一叙。”贾诩说话的同时,安排诸葛璟等人来到草堂之上,见诸葛璟对身后的少年有些好奇,不禁微微一笑,“我来介绍,这位乃是水镜先生座下弟子,儒门徐庶,徐元直!”

  诸葛璟听了又是一怔,小爷今天这是行大运了吗?原本诸葛璟就一直在念叨着三国中有名的谋士,徐庶绝对能数得上,原来历史上,徐庶投靠刘备,曹操意欲南下,以曹仁为大将往新野试刘备虚实,被徐庶摆下八门金锁阵打得仓皇逃窜,只不过曹操用程昱计谋,引徐庶来许昌,从此便羁留徐庶身在曹营,让诸葛璟身为可惜。

  现在好了,本来诸葛璟一位徐庶还应该在颍川,这次外出行程匆忙,原本不能去颍川,没想到却能在这里遇到徐庶!

  “不知元直乃是水镜先生座下,璟施礼了。”诸葛璟急忙行礼,既然碰到了,那就更不能放过了。

  徐庶同样是笑着还礼:“诸葛都督不必多礼,以后庶便要在主公麾下做事,还请主公允诺!”说着,徐庶便从座位上起身来到诸葛璟面前,行大礼参拜。

  诸葛璟一下子就被巨大的幸福笼罩,这,这尼玛什么情况,难道是小爷的王霸之气散发,让徐庶感觉到了,瞬间,诸葛璟觉得自己的脑子不够用了,但是还是急忙起身扶起徐庶,“元直快快请起。”

  待徐庶起身之后,诸葛璟极为认真地看向徐庶,“元直真想来我并州?”

继续阅读:第一百零六章 叙过往收服毒士

使用键盘快捷键的正确方式

请到手机上继续观看

三国之诸葛封神

微信扫一扫打开爱奇艺小说APP随时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