左慈,字元放,道号乌角先生,祖居庐江。
一个令人捉摸不透的神秘道人。
诸葛璟前世也曾对左慈有过一番了解,只是无奈史书中对其只是寥寥几语,《三国演义》中对其倒是有过“左慈戏曹操”的叙述,诸葛璟本以为这不过是无稽之谈,但现在看来,并不是。
这个世界,虽然历史走向大致相同,但显然不是诸葛璟认识的演义世界,或者是正史世界。诸子百家齐出,神通术法纵横,世间的征战杀伐似乎只是山门中人的博弈棋子,这让诸葛璟花了很长时间才接受了这个现实。
言归正传,诸葛璟之所以想到了左慈,不仅仅是因为左慈身在庐江,而且因为左慈手中便拥有着天书,更准确地说,是叫做遁甲天书!
左慈见曹操,自言道“于西川嘉陵峨眉山中,学道三十年,忽闻石壁中有声呼我之名;及视,不见。如此者数日,有天雷震碎石壁,得天书三卷,名曰《遁甲天书》。上卷名‘天遁’,中卷名‘地遁’,下卷名‘人遁’。天遁能腾云跨风,飞升太虚;地遁能穿山透石;人遁能云游四海,藏形变身,飞剑掷刀,取人首级。”
这三卷天书在诸葛璟此时看来,应当便是天道经的那一分身了,其中天遁之能诸葛璟虽然尚不能推测,但是地遁与人遁,诸葛璟却大致能够了解到这两卷天书的威力。
地遁穿山透石,诸葛璟倚仗手中天律剑,汇聚灵阵之威差不多也能做到,至于人遁就更爱好解释了,遁影潜踪,御剑杀人,对于现在的诸葛璟来说不过是举手之间便能做到。
唯有这天遁一卷,左慈口中的腾云跨风,飞升太虚想来不过是掩人耳目之词罢了,天遁天书的真正威能,或许就是天书自天道经中保留下来,制约修道之人的术法了。
诸葛璟忽然想起那夜在洛阳城中,刘辩带着自己去取二十八星宿旗,临走之时诸葛璟发觉那神秘力量,以苍生意志为禁制,同天遁天书之能有异曲同工之妙,自己又该怎样去制约呢?
缓缓起身,诸葛璟目光投向天边的那一轮残月,不知道在想什么,酒儿在一旁替诸葛璟披上一件外袍,轻声说道:“主上,虽然身在江南,但夜寒难受,还是早些歇息吧!”
酒儿知道诸葛璟出去是见苏璃月,而诸葛璟回来之后却是没有去找孙尚香,反倒是在院落中发愣,除了刚刚喊了一声“左慈”,便再次陷入了沉默之中,让酒儿有些莫名。
酒儿知道自己的智慧同诸葛璟相去甚远,也不知道诸葛璟口中的左慈是个人还是个地名,酒儿却还是希望自己能够帮到诸葛璟的。
诸葛璟这才回过神来,对着酒儿暖暖一笑,任由酒儿替自己紧了紧衣襟,忽然看着酒儿开口说道:“酒儿,我有一件事需要你去办一下。”
“请主上吩咐,奴定然不会负主公所托!”酒儿显得十分欣喜,急忙说道。
诸葛璟笑了笑,从袖中取出一枚亮莹莹的珠子,递给酒儿说道:“酒儿,这枚珠子乃是我鬼谷至宝,名唤雾隐,持之可隐藏气息修为,只要你气息不乱,即便是修为高深之人也发现不了你的存在,而且此珠还另有一番妙用。”
只见天律剑忽然出现在诸葛璟手中,而与此同时,雾隐珠忽然散发出水蓝色的光芒,而且能够感受到雾隐珠传来的温热之感。
酒儿见状,不由得出声问道:“主上,这是……”
诸葛璟微微一笑,将雾隐珠交给酒儿,温声说道:“这便是雾隐珠的妙用,若是周遭有如同天律这般威能的法器,雾隐珠便会如此。我要你持此珠寻遍庐江城,它可以助你避过血盟之人的探查,并且可以探查到一些东西。
若是能够确定其所在,莫要轻举妄动,立刻回来禀告与我。”
说到这,诸葛璟顿了顿,指尖在酒儿眉心一点,紫光闪烁之间,似乎诸葛璟指尖出现一道如同水波般的涟漪,酒儿只感觉全身一轻,识海中突然出现一道剑形结晶,不知是何物。
只听得诸葛璟的声音传来:“酒儿,这是天律剑剑意结晶,我将它赠予你,明日探查之时务必小心在意,而且有它在,可以在无形之中淬炼你的体质,对于你的修行将事半功倍。”
毕竟现在不知道天书是否真的在左慈手中,而且不知道左慈是敌是友,修为几何,要是真的像诸葛璟推测的那样,以酒儿如今的修为,若是被左慈发现了的话,即便是有雾隐珠和千机引在,也难保周全,故而诸葛璟才会给酒儿留一个后手。
而酒儿此时得知诸葛璟传与她的竟是天律剑剑意结晶,其中更是包含了诸葛璟对于剑道的感悟,不禁惊喜万分,急忙拜道:“奴家追随主上,未立寸功,怎敢受主上如此厚恩!”
诸葛璟却是不以为意地摆了摆手,将酒儿扶起说道:“好了好了,你唤我一声主上,我自然是不能亏待你的,你且好生感悟这结晶,明日我要去寻访周瑜,你自行前往,一定要小心在意才是!”
酒儿闻言心中有些甜甜的,轻声应道:“主上放心,奴一定完成任务!”
诸葛璟笑了笑,伸手揉了揉酒儿的秀发,便转身进了屋子,只留下酒儿在原地不知想到了什么,嘴角抿起一道弧度,旋即便消失在原地。
而此时庐江城外的一间道观内,一个老道正盘膝坐在蒲团上,当月光透过窗棂投在地上,老道似有所觉地睁开了眼睛,目光似乎能穿透空间一般看向了庐江城的方向,口中低声呢喃道:
“终于来了么……”
…………………………………………………
…………………………………………………
…………………………………………………
清晨,细雨如丝。
诸葛璟站在院中揉了揉腰,当然,腰疼自然不是因为进行某项剧烈活动导致的,疼的是腰间的那块软肉。
虽然诸葛璟昨日去见苏璃月之前孙尚香因为奔波劳累而早早歇下,但是却不提防孙尚香醒过来没有找到诸葛璟,然后小五又好死不死地出现在孙尚香面前……
结果可想而知,对小五来说,这几位嫂嫂也就蔡琰最温柔,剩下的可都不是好惹的,更不要提学过武进过军营的江东大小姐,孙尚香了。
于是,在孙尚香的威逼利诱下,小五再次将诸葛璟出卖了,不仅仅告诉孙尚香诸葛璟出去同苏璃月相会了,还跟孙尚香算了算诸葛璟出去了多久。
“嗯……至少一个半时辰了!”小五掰着手指,如是说道。
然后,诸葛璟吩咐酒儿任务进了屋子,就发生了一系列不可描述的人间惨事,最要命的是孙尚香逼迫诸葛璟签订了众多不平等条约之后,还狠狠地压榨了他一晚上,直到快要天亮的时候才放过诸葛璟。
想要孙尚香剽悍的样子,诸葛璟心里又是一阵火起,急忙按住,今天可是要去找周瑜的,这可是大事,不能耽误了!
“咦,哥哥,你什么时候回来的啊?”小五的声音突然传过来,语气中似乎还带着点疑问:“这么快就把苏嫂嫂拿下了?”
诸葛璟面上浮现几道黑线,然而却是笑容满面地对小五招了招手说道:“小五,你过来,哥哥有东西要给你。”
“什么啊?”
小五兴冲冲地跑到诸葛璟面前,好奇地问道,却见诸葛璟嘴角露出一抹十分残忍的笑意,心中大感不妙,急忙转身想要逃跑,却被诸葛璟一把抓住脖领子,横放到腿上。
“我让你告密!啪!”
“我让你乱叫嫂嫂!啪!”
“我让你再皮!啪!”
……
许久,诸葛璟方才神清气爽地走出了院落,身后还跟着一脸委屈揉着屁股的小五。
“今天就我们两个了,一会儿放机灵点,别给你哥我丢人!”
轻车熟路地来到周府门口,诸葛璟回头吩咐了小五一声,早就有周府的从人注意到了诸葛璟,见他气质不俗走上前来,急忙拱手说道:“不知这位公子有何贵干?”
“请转告贵府主人,某家乃是来寻人的!”
诸葛璟从袖中取出拜帖,递给那从人笑着说道:“你将这拜帖交给你家主人,他自然会知道某家是何人了。”
那从人见拜帖上以金边描绘,知道诸葛璟身份不俗,告罪一声便转身进了府中。
诸葛璟安然等待了片刻,便见到一位少年人手拿拜帖从府中急匆匆地跑了出来,只见那少年生得姿质风流,仪容秀丽,举止之间风流倜傥,见到诸葛璟急忙施礼道:“不知君侯到来,未曾远迎,望君侯恕罪!”
“君可是周郎,周公瑾否?”诸葛璟笑着拱手说道。
周瑜不禁微感意外,还礼道:“正是在下,君侯如何知瑜姓名也?”
诸葛璟并没有直接回答,笑着说道:“公瑾打算在这里同某促膝长谈吗?”
“哎呀,是瑜考虑不周,君侯快快请进,来人,静室奉茶!”
周瑜急忙伸手将诸葛璟请进府中,来到一处静室,各奉香茗之后,诸葛璟笑着说道:“公瑾之名,某早就有所耳闻,只是某好奇的是,公瑾仅凭一份拜帖就认定某是诸葛璟,难道就没有任何疑问吗?”
周瑜闻言莞尔一笑,拱手说道:“君侯说笑了,瑜虽然不曾见过君侯,然对于君侯的传闻却是知之甚详。君侯官拜骠骑大将军,又蒙天子许诺天下侯之位,然而君侯尚未弱冠,瑜觉得没有哪个少年敢这么大胆子冒充君侯。
而且我大汉有明文规定,黔首着麻,唯能以复色染浸,朝服三品之上方可着紫绶,君侯之位为百官之长,更是一身紫衣不变,且君侯整个人的气势便摆在那里,瑜这才认定君侯为真也!”
诸葛璟听了不由得哈哈一笑,赞叹道:“公瑾心思之细腻,可谓是世间少有啊,那公瑾可知某来寻公瑾的用意么?”
这也是周瑜疑惑的地方,据传闻诸葛璟刚刚大婚,婚礼场面之宏大可谓是空前绝后,恐怕连皇帝纳后都没有这么大场面,这个时候诸葛璟应该是留在并州陪夫人才对,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江东,还到了庐江来找自己呢?
周瑜摇了摇头说道:“君侯之机鬼神莫测,瑜愚钝,尚不能知之。”
诸葛璟玩味地笑了笑,看着周瑜说道:“公瑾既然不知,那某也就不卖关子了,某此番来庐江,正是为了公瑾而来!”
“为瑜而来?”周瑜一愣,似乎还没有反应过来。
诸葛璟这时接着说道:“不错,公瑾之才,我素有耳闻,如今乱世方兴,公瑾可有意相助某一臂之力,平复这天下否?”
周瑜吃了一惊,急忙起身说道:“君侯言重了,瑜不过是一介书生,虽有虚名在外,然而才识浅薄,君侯有众多贤才辅佐,周瑜又何必前去献丑?”
诸葛璟深深地看了周瑜一眼,这是他来这个世界招揽人才第一次被拒绝,但诸葛璟却并不意外,因为早在来的途中他就想到了这个可能,周瑜虽胸襟宽广,然而却是心性高傲,并州人才众多,周瑜到了那里只能成为他们中的一部分。
而且周瑜善水战,于陆战虽说谋略百出,但还是少了些经验,到了并州就更显得逊于他人,周瑜自然不肯前往。
但诸葛璟可不是这么轻言放弃的人。
“公瑾不忙推辞,且坐下听某一言!”诸葛璟笑着抬了抬手,说道:“公瑾之所以拒绝某的原因,某大概也能猜到一二,不过公瑾可能有一些误会,某请公瑾相助,并不是要将你带回并州,而是另有安排!”
周瑜闻言不禁怔了怔,诸葛璟既然已经明白了自己的意思,为何还要说这些,“请君侯示下!”
诸葛璟淡淡一笑,微抿了口茶,说道:“公瑾乃是蛟龙之属,某怎忍心将你置于陆地,唯有江河,方是公瑾大展宏图之地也!”